八部门联合出台23条措施 全方位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2025-05-22 10:59

2025年5月21日,金融监管总局、人民银行、证监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从八个方面提出23条具体措施,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着力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多措并举增加融资供给

《若干措施》明确要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通过多种渠道为小微企业"输血"。在间接融资方面,鼓励银行统筹运用无还本续贷、展期等方式做好贷款接续支持,加大首贷、信用贷和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在直接融资方面,支持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并培育至北交所上市,引导社会资本向创新型中小企业聚集。

精准施策降低融资成本

为切实减轻小微企业负担,《若干措施》要求银行加强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合理确定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清理违规收费,规范与第三方合作。同时,将落实财税支持政策,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高质量发展,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

科技赋能提升服务效率

《若干措施》强调运用科技手段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一方面稳妥发展线上贷款,完善授信审批和风险管理模型;另一方面优化线下服务,精简申贷材料,下放审批权限。通过"一月一链"融资促进活动,重点支持专精特新、科技创新、外贸新业态等领域的小微企业。

完善机制强化风险管理

为打消金融机构"不敢贷"顾虑,《若干措施》创新风险管理机制。包括修订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办法,制定差异化标准;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优化尽职免责制度;倾斜核销资源等。通过健全普惠金融事业部机制,落实绩效考核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激发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内生动力。

政策协同形成支持合力

《若干措施》注重发挥监管、货币、财税、产业等政策协同效应。深化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有序推进信用修复工作,强化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有关人士表示,此次出台的23条措施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将有效提升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对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预计政策实施后,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将得到显著改善,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本网综稿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