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1日,据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2025年一季度人身险公司经营数据显示,行业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66万亿元,同比微降0.29%。其中,10家银行系险企表现分化明显,合计实现保费收入2027.78亿元,同比增长8.12%,中邮人寿以801亿元保费收入和15.65亿元净利润稳居“双料冠军”。
头部险企格局生变,招商信诺保费逆势下滑
从保费规模看,中邮人寿凭借银保渠道优势持续领跑,一季度保费收入达801亿元,超出第二名建信人寿(230亿元)逾3倍。建信人寿、农银人寿分别以23.74%、15.15%的增速反超工银安盛(209亿元)和招商信诺(155.4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招商信诺保费同比下滑15%,成为唯一负增长的险企。
联合资信报告指出,招商信诺高度依赖招商银行银保渠道(占比超85%),但受银保渠道“报行合一”政策及主力产品转型影响,其增额终身寿险销售受限,分红险与健康险尚未完全填补缺口。此外,招商银行一季度代理保险收入同比降27.65%,进一步拖累其业绩。
新会计准则切换提振利润,7家险企投资收益承压
一季度,10家银行系险企净利润合计43.94亿元,较去年同期显著改善。其中,中邮人寿贡献超三成利润,工银安盛净利润同比激增20倍,建信人寿、中信保诚等4家险企实现扭亏为盈。普华永道金融行业合伙人周瑾分析称,新会计准则切换(如折现率调整、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缓解了准备金计提压力,叠加资本市场回暖,推动险企利润释放。
不过,投资端仍面临挑战,主因一季度债市波动导致固收资产浮亏。农银人寿在偿付能力报告中称,截至4月末其累计收益率已回升至0.81%,显示市场波动对短期收益影响显著。
数据显示,一季度人身险资金增配债券1.01万亿元,占比达51.18%,股票、股权投资等权益类资产占比小幅上升。业内认为,长期利率下行趋势下,险资对高股息资产及战略性股权投资的需求将持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