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伟掌舵国联民生,新高管团队四大看点!

2025-08-08 19:23

8月8日,国联民生证券新一届核心领导班子正式在公告中亮相。公司现任党委书记顾伟正式出任董事长,实现“一肩挑”。 

对于此番履新,业界并不意外。 

2023年3月,国联集团以91.05亿元的成交价拿下民生证券30.3%股权。2023年12月4日,国联集团发布公告,根据无锡市政府通知,任命顾伟为国联集团总裁。同年12月15日,证监会批复,核准国联集团为民生证券主要股东。次年3月、7月,顾伟先后担纲民生证券董事长、原国联证券党委书记,亲自操刀“国联+民生”整合事项。 

今年2月14日“国联民生”首次公开亮相,标志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以及新“国九条”后的首单券商行业市场化并购案例成功落地,随后各项业务及人员的实质性整合有序推进。国联民生证券于6月6日一次性任命5名高管,均来自民生证券,实现了战略力量的有效注入。此番国联民生证券迎来高管团队的第二次调整,明确了董事长、总裁等关键岗位人员。 

据接近国联民生证券人士透露,此次高管团队调整后,国联民生证券全部高管团队已正式确定,标志着国联民生证券整合进入了新阶段。 

“一肩挑”释放双重深意 

国联集团是无锡市政府出资设立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和授权经营试点企业,也是国联民生证券合并后的控股股东,而国联民生证券的合并作为无锡国资成功推动的券商市场化并购案例,这起地方综合性国企收购民营券商,与旗下国资券商的并购案,本质上是地方政府通过地方国资,对地方金融机构、产业体系进行赋能。 

根据《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党委(党组)书记、董事长一般由一人担任。据悉,在无锡市出台的相关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办法中,也明确规定国有企业的党委书记、董事长由一人担任。在未来国联民生证券各项业务实质性整合落地过程中,顾伟可直接协调党委与董事会、管理层的决策方向,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此次公告也对顾伟的履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历任无锡市财贸信息中心科员,无锡市财贸办公室秘书处副处长,无锡市政府办公室综合一处副处长,行政处处长,无锡市南长区政府、梁溪区政府副区长,无锡市行政审批局局长、党组书记,无锡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等职务。 

从顾伟的履历不难看出,75后的顾伟可谓年富力强,其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具有丰富的地方工作管理经验和金融管理经验。特别是自2020年起,他担任无锡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期间,无锡市加快打造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典范城市,截至目前,无锡累计上市公司已经突破了200家。 

从无锡地方金融监管局的主官到国联集团总裁,再到民生证券董事长、原国联证券党委书记,如今“一肩挑”国联民生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背后不难看出无锡市对国联民生的高度重视。顾伟掌舵国联民生,一方面既强化国资对重大决策的把控,又能保障经营决策的专业性,更能为国联民生进一步依托无锡市资源禀赋实现快速发展进行赋能;另一方面,作为推动国联民生顺利合并整合的关键人员,其对双方团队、文化和业务的了解,更有利于稳步推进国联民生下一步的各项整合工作。 

高管团队四大“1+1”看点 

看点一:“国资掌门人+业务型总裁”的合理搭配。此次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 2025 年8月8日收到葛小波先生的辞职报告,葛小波先生因工作调整原因,提请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会风险控制委员会主任委员、董事会战略与 ESG 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仍继续担任公司执行董事、总裁、董事会风险控制委员会委员、董事会战略与 ESG 委员会委员等职务,自辞职报告送达董事会时生效。” 

据悉,葛小波于2019年从中信离任后加盟原国联证券,任公司总裁,其快速构建核心团队,力挽彼时国联证券业绩下滑、A股IPO停滞局势,促成国联证券顺利登陆A股上市、推动业绩大幅回升,开启了国联证券的转型升级之路,包括增资、收购国联基金、员工持股计划、设立资管子公司,雷厉风行、战果显著。2022年以来,因国联证券原董事长调任无锡市其他市属国有企业,葛小波兼任董事长及总裁,期间,国联证券实现了快速发展。此后,便迎来了历史性的整合节点。 

从目前国联与民生的顺利整合来看,顾伟与葛小波的配合可谓非常默契。此次调整后,葛小波作为国联民生的总裁,可进一步发挥其丰富的专业能力专注于业务发展。其二人有望实现国资赋能与业务领航发展的有机配合,为国联民生后续各项业务稳步整合发展打下战略基础。 

看点二:“国联+民生”的平衡搭配。此次高管任命,除明确了董事长、总裁人选外,另聘任熊雷鸣担任执行副总裁,聘任郑亮、胡又文担任副总裁,三人均拥有丰富的证券行业管理经验。通过两次人员调整,国联民生除顾伟担任董事长、葛小波担任总裁外,汪锦岭、熊雷鸣为执行副总裁,另有江志强、郑亮、王卫、尹磊、李钦、任凯锋、胡又文、徐春、杨海、王捷、戴洁春、吴哲锐等高级管理人员。 

从目前国联民生证券高管团队的组成来看,有近一半来自民生证券,其中民生证券党委书记、执行委员会主席汪锦岭,总裁熊雷鸣分别担任国联民生执行副总裁。从券商整合期间最重要的人员稳定上来看,此次安排颇为巧妙且平衡,不但基本符合双方合并前各自的体量,更是不偏不倚,非常有利于双方核心团队的稳定和文化融合,为下一步双方团队的人员和业务的进一步整合打下良好的基础。 

看点三:“国有企业领导人+职业经理人”的有机搭配。无锡市国资一直走在市场化改革的前列,近年来,更是积极稳妥推进市属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合理增加经理层中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比例。据悉,早在2019年,葛小波、汪锦岭等人就是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加入国联证券,推动了国联证券的大发展。此次确定的高管团队,无疑也是“国有企业领导人+职业经理人”的有机组成。 

早在收购民生证券股权之时,国联集团就已表示:下阶段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国证监会批复要求,稳妥有序推进民生证券与国联证券的整合,始终坚持市场化机制和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国有股东资源优势、民生证券业务特色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实现“1+1>2”目标,不断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五篇文章,加快打造国内一流的地方综合性国企集团,为“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看点四:“阶段推进+强强联合”的稳步搭配。从时间来看,6月6日进行了第一次高管调整,5位来自民生证券的高管进入国联民生;时隔两个月后,又有3位来自民生证券的高管进入国联民生。回看近两次的高管任命调整,一方面,从业务及人员整合来看,阶段推进分步走毫无疑问是最稳妥之举,每一步都在为后续研究、财富、资管等各业务条线的陆续顺利整合落地做铺垫;另一方面,从业务发展上来看,双方各自优势业务的领军人物均位列高管,更有利于发挥“1+1>2”的协同整合成效。 

此前业内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国联民生证券合并后将大幅提升综合实力。自市场化改革以来,国联证券在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及衍生品等方面形成竞争优势,而民生证券在“投资+投行+投研”和固定收益业务方面探索出增长新引擎。 

整合稳步推进,锚定打造一流投行 

2024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等方式做优做强”,证监会同步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要求“到2035年形成2至3家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 

今年以来,券商并购重组节奏加快。业内人士表示,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有利于提升券商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同时也推动行业进行供给侧改革。在此背景下,国联民生证券的市场化顺利整合以及持续显现的整合效果,为行业通过并购重组做优做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根据国联民生证券此前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41亿元,同比增幅达1183% 左右,业绩实现大幅跃升,远超市场预期。充分彰显出“1+1>2”的协同整合成效,印证了公司在资源聚合、团队融合以及业务协同上的显著成果。 

从规模上看,整合后的投行优势依旧突出,在新一轮IPO政策周期下,国联民生证券已经与国泰海通、中信证券以及中信建投、华泰联合证券、中金公司构建了“两超四强”的市场新格局;研究业务也成为国联民生证券合并后另一大增长极——2024全年,国联民生证券以4.6亿元、市占率4.22%冲入行业前五,在佣金改革全行业承压的背景下逆流而上,交出了合并后的第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今年2月底,顾伟在发布国联民生证券战略规划时提到一串数字。“1”个中心愿景之后,秉持深耕区域、精耕行业“2”大发展理念,打造产业投行、科技投行、财富投行“3”项战略目标,聚焦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坚持价值投资实现财富转型、围绕新兴赛道布局投研力量、强化科技基因构建数字平台“4”项行动计划,依托大投行+大投资+大投研+大财富+大资管“5”大业务版图,实现跨越式发展。 

回溯国联民生证券的整合之路,无论是高管的团队有计划阶段性确定,还是业绩的大幅增长,乃至其投行、研究等核心业务条线迸发的强劲增长动能,都有效诠释了其整合之路的稳步有效,为未来向着一流投资银行目标迈进注入更多的确定性。同时也充分印证了国联民生证券的整合之路,不仅是规模的简单叠加,更是业务链、客户资源和专业能力的深度融合,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券业整合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提升”的新阶段。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