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百姓聚会:市井里的烟火气

2025-09-12 12:13

作者 文博时空

文博时空 作者 董严 千年前,赵匡胤黄袍加身,开创了一个自由而迷人的新时代,“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细致的描述记录了无数生命曾经存在的痕迹,让我们跟随一个普通百姓李贵的脚步,一起回到烟火市井的故梦。

 

这里是北宋都城东京开封,也是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都市。

 

俯视这座城池,皇城、内城、外城三重宫墙嵌套而立,最外围周长约43公里,陆路城门共十二座,东面设有两门,西、南分别设有三门,北面设立四门供人通行,另有水门数座,供河流穿行。城内道路呈十字相交,街市屋宇鳞次栉比,茶坊酒肆、肉铺庙观挤挤挨挨,养活了五行八市、三教九流。

 

每日五更之时,当寺院的晨钟和打板声响彻内外,整座都城便渐渐苏醒,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清明上河图 宋·张择端 故宫博物院藏


留下《东京梦华录》的宋代散文家孟元老曾用“吟叫百端”来形容开封市场的热闹繁华。三更夜市刚罢,五更早市又起。在城外赶着太平车或挑着货担的小商贩、坐轿骑马的行人们正络绎不绝地赶往城内,城内的小厮们打着哈欠又开始了新的忙碌。适逢元旦期间,诸家店铺都早早备好了茶酒吃食,重新结络门前的花头,搭建彩棚,摆放帽子、梳子、珠翠、首饰、衣着、花朵、领抹、靴鞋、玩具之类的商品,营造节日气氛。虹桥左侧,“十千脚店”的彩楼欢门前早早悬挂上了“新酒”的幌子,为欢庆节日准备了新谷酿成的酒。“孙羊正店”旁卖肉的摊贩,正在肉案上分切鲜肉,同时烧饼、包子、面条、糕点等各种荤素早餐也涌现街头。


《货郎图》 宋·苏汉臣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明上河图中的孙羊店 宋·张择端 故宫博物院藏


和这座都城一同苏醒的,还有我们的主人公李贵。在东京开封,士庶之家过年节,在元旦前一日便开始了。适逢寒冬腊月,天寒地冻,正是农闲季节,因此人们有较多的时间开展各种活动,自元旦头一日到元旦当天,普通士庶人家会有多次聚会,来庆祝这次年节。

 

清晨洗漱过后,李贵和妻子会把准备好的门神贴在门上,并以桃木制成长二三尺、宽四五寸的桃符挂于门头,用来替换去年的旧符,同时燃烧黄术,以达到驱鬼辟邪、除祸降福的效果。午饭通常会准备一些常见的节日吃食,如屠苏酒、术汤,五辛盘,索饼等。五辛盘,就是将五种具有辛辣味的蔬菜装在一个盘中,类似今天火锅中的蔬菜拼盘。宋人认为,元旦吃这几种辛辣蔬菜有益于身体健康。至除夕夜,所有家人齐聚一堂,为来年“守岁”,这一传统盛行于城乡各地。烛光映照下,餐桌上依次摆放有屠苏酒、蜜饯果子、汤饼等小零食,还有妻子特别准备的“百事吉”:将掰断的柏枝、掰开的橘子和柿子置于同一盘中,寓意“百事吉”。但是长夜漫漫,年幼的孩子经常不堪忍耐,哭闹不止,李贵会组织些猜谜语、讲故事、说笑话等活动,来驱赶孩子们的瞌睡,门外爆竹声此起彼伏,门内一家人其乐融融。


牙刷 宋 河南大信博物馆藏
《货郎图》南宋·李嵩 故宫博物院藏


在元旦当天,普通人家也会认真梳洗,换上洁净崭新的衣服,虽然不像富贵人家有罗、缎、织锦等名贵布料,但也要素雅干净,迎接亲友的来访。在宋代,元旦拜年的方式有很多,有同族长者带领若干后生挨家祝贺,有亲朋好友之间相互祝贺,也有大家聚在一起“团拜”。李贵每年都会置酒待客,约三五好友小聚。早上五更刚过,便有邻人熟识前来拜年,除了提前约好的三个好友,也有邻居贪酒留下相聚。一边喝着屠苏酒,一边闲话家常,因酒的度数不高,因此家中老幼妇孺也常常小酌一番。

 

时值冬日,空闲时间较多,这种好友小聚并不会立时结束,真正的欢聚节目往往在最热闹的街市处。酒罢,李贵和好友数人,闲步进入城内游玩,远处依稀传来宫廷大朝会的嘈杂之声,热闹异常。一流动摊贩头顶炊饼和包子等面食,四处寻觅主顾。近旁乳酪张家的伙计,正手拿餐单,往厨房传递,小茶馆内的码头劳工们则三五成群的在茶肆中歇脚小憩。李贵和好友几人一时兴起,决定前往斗茶处凑趣。


《清明上河图》局部,(茶肆歇脚的劳工) 宋·张择端 故宫博物院藏


在宋代,朝廷设立了贡茶制度,茶农们需要用一种方法来评定茶叶品质的高低,因此民间便渐渐兴起了斗茶的风气。斗茶又称茗战,斗茶时茶农们会各自拿出所藏好茶,轮流烹煮,以点茶法互相比试茶叶及茶艺高低,是色、香、味、形、艺的全方位考察。


《茗园赌市图》宋·刘松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不多时李贵一行人便到了一斗茶处,一位兜售“上等江茶”的摊主停了摊位,正注目旁观,左侧五人聚堆站立,各自带着茶碗、茶壶、茶盏等器件儿饶有兴致地参与其中,一个茶客刚刚饮完一盏茶,正用衣角擦拭嘴角不舍离去,另一位手持细吻极长的茶壶,注汤入盏,茶担旁站着一个提茶篮的母亲,拉着孩子驻足观看。


建阳窑黑釉兔毫盏 宋 故宫博物院藏


元旦期间,开封府照例还会开放关扑三日,任由百姓娱乐。关扑是一种带有赌博性质的游戏,一般以食物、日常器具、果实、柴炭之类来赌,赌资大小不限,有时甚至会有车马、地宅、歌姬、舞女等参与。参与双方在地上或瓦罐内投掷铜钱,以钱的正反面的多少判定输赢,赢者可按钱数取走所扑的物品,输的人则要付钱。这一游戏吸引了从贵族到平民的喜爱,许多妇女也喜爱在节日期间观赏关扑。

 

李贵和好友行至关扑处,天色已晚,城中彩灯亮起,一派祥和景象,许多女眷在这一天也会纷纷携伴出游,参加这难得的集会,贵族女子还会佩带枣粒大小的灯球和灯笼,并用华贵珠翠装饰自己,平民女子也会效仿富贵人家,购买簪花和珠宝装饰头发和衣服,以示重视。


金球银簪 南宋 常州博物馆藏


此时游戏正在进行,看热闹的人群已经把场地重重围住,李贵和朋友费力扒开一条缝隙进去,根据约定拿出10文钱作为赌资,掷了5次铜钱,字3次面2次,只赢得一把细画绢扇,人群中喝彩声此起彼伏,御街东朱雀门外的新门瓦子、旧曹门的朱家桥瓦子、梁门外的州西瓦子等处均设乐棚露台,作乐燃灯,尤其是东角楼一带最为热闹,傀儡戏、讲史、般杂居、散乐、影戏、哑杂剧等轮番上演,为了提升演出效果,表演者还会燃放“爆仗”、“烟火”,间或有叫卖吆喝声,一派烟火繁盛景象,雅俗共赏。宋代丰富的市民生活为李贵这样的普通百姓提供了和皇室贵族一样欢聚游赏的机会。

《清明上河图》局部 宋·张择端 故宫博物院藏
《清明上河图》局部 宋·张择端 故宫博物院藏
(传)宋·苏汉臣《杂技戏孩》(局部) 选自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烟云集绘第三册”


像李贵这样的普通人家,因不像文人墨客、富贵人家那样“有钱有闲”,因此只能在元旦、寒食、冬至等重大节日或是农闲时节,才能尽邀好友亲朋,欢聚畅饮。在历史上,有无数李贵这样的普通百姓,日复一日地劳作,为生计奔波,他们一生似乎都没什么特别的大事发生,因而在史书中也显得无可记录,但正是每个普通人的生活细节,丰满了我们的历史,唤回了记录的温度。

 

参考文献:

[1]朱军献.古代城门与城市空间结构关系研究——以北宋至晚清的开封城市为案例[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7,9(05):111-116.

[2]王吴军.北宋“元旦”放假七天[J].政府法制,2011,(08):51.

[3]王丹菲.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食风[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15):107-111.

[4]刘春迎.北宋东京三大节日及其习俗[J].史学月刊,1997,(01):110-116.

[5]陈荣冰.宋代斗茶及其茶艺评鉴[J].茶道,2023,(05):89-91.

[6]党贝贝,常雷.日常生活的历史写照——从《茗园赌市图》管窥宋朝民间茶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2,2(02):128-130.

[7]范沛潍.略论北宋东京的百戏[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1,(03):4-7.


图片 |董严

排版 | 刘慧伶

设计 | 尹莉莎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