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餐厅“现做”宣传遭质疑:广告语撤下,预制菜争议再起

2025-09-19 12:22

公司动态
  • 在“西贝预制菜”风波的持续发酵下,“现做”这一原本用于吸引消费者的宣传词汇,如今却让餐厅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日前,因撤下门店外“本店无预制菜,现点现做”的广告语,绿茶餐厅陷入消费者信任争议。

9月17日,黑猫投诉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多名网友发现绿茶餐厅外卖一次性餐具上原本印有的“无预制菜”字样被涂黑处理。对此,有网友称之前“无预制菜”的宣传有欺骗消费者嫌疑。

据媒体公开报道称,9月18日实地走访了北京市丰台区一家绿茶餐厅,发现门外确实没有“本店无预制菜,现点现做”的广告语。店内也没有“现做”、“无预制菜”等相关宣传标语或提示。

公开资料显示,绿茶餐厅自2008年在杭州开出首店后,凭借创意菜品及良好的用户体验迅速发展。今年5月,绿茶集团在港交所上市。8月,公司发布半年报显示,绿茶集团上半年营收22.9亿元,同比增长23.1%;股东应占利润2.34亿,同比增长34%;经调整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大涨40.4%。截至今年8月,绿茶餐厅已在全国21个省份、4个直辖市、2个自治区及香港地区布局超500家门店,覆盖100余个城市。

然而,快速扩张背后,绿茶餐厅的运营模式引发争议。据其招股书披露:“通过与专业食材加工公司签订框架协议,与该等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我们与食材加工公司的合作使我们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在中国内地加速扩展餐厅网络。我们避免了与建设自营中央厨房相关的大量前期投资。”集团与205家第三方食材加工公司合作,将食材的大部分制备过程分配给第三方食材加工公司。在为顾客烹煮及上菜前只需在餐厅进行简单操作,这样可以“保持餐厅的一致味道及品质,提高运营效率”。

社交媒体上,不少消费者表示,餐厅使用预制菜却未明确告知,涉嫌侵犯知情权。证监会曾就绿茶餐厅食品安全及预制菜占比问题进行问询。此次广告语撤下事件,再次将餐饮企业如何平衡效率与消费者权益的问题推至台前。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