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交易所的首日亮相,奇瑞汽车(9973.HK)以34.2港元开盘,高于发行价30.75港元,涨幅达到11.22%。
在当前资本市场并不宽裕的背景下,这样的开局不仅释放出市场对奇瑞基本面的认可,也让它背后的基石投资者们,获得了一个相当亮眼的起点。
其中,地平线的名字格外引人注目。与高瓴、景林、国轩等机构并列,作为基石投资者之一,地平线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财务投资人,而是奇瑞汽车的长期技术伙伴。
早在2022年,奇瑞便对地平线进行战略投资,双方由此开启了智能化的深度协作。此次地平线以投资者身份再次站在奇瑞上市的重要节点,更多是一种战略协同的延续。这种关系的独特之处,在于资本和技术的双重捆绑,彼此已经不止是“金钱与股份”的交换,而是建立在长期互信和共同愿景之上的路径选择。
高瓴创始人张磊常说,“找到最好的公司,做时间的朋友”。对于地平线而言,奇瑞正是这样的伙伴。
过去28年,奇瑞在自主创新和全球化道路上持续深耕,已经成为国内首个累计出口突破500万辆的中国品牌车企,并且连续22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量第一。这一组数字意味着,奇瑞不仅在国内市场扎稳根基,也在国际市场赢得了规模化的先发优势。
对地平线而言,投资奇瑞不仅是押注一家车企的增长曲线,更是为自身的全球化战略找到一个可以同频共振的载体。
在智能化层面,这种协同价值正逐步落地。今年成都车展,奇瑞星途ET5全球首发,成为首款搭载地平线征程®6P旗舰芯片与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的量产车型。这不仅是双方联合研发的技术成果,更是一次技术—产品—市场的完整闭环验证。
征程6P具备560TOPS的算力支持,HSD系统则实现了城区NOA的环境感知与路径规划能力,使得车辆在复杂城市道路中表现出接近人类驾驶员的决策水准。对地平线而言,这是一种真正的“走进市场”的能力展示,它表明技术不再停留在实验室,而是成为能够批量交付、规模应用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更深一层看,地平线与奇瑞的关系,折射出一种长期主义的逻辑。资本市场的波动短期内可能带来估值的起伏,但在产业周期的尺度上,真正能穿越时间的,往往是那些敢于在底层技术和产业链协同中持续投入的企业。
奇瑞需要在新能源与智能化的交汇点上找到新的增长极,而地平线需要通过大规模车企的应用场景来迭代其技术能力。双方的互补性,使得这种长期协同具备了比单纯投资或合作更强的韧性。
对于地平线来说,押注奇瑞,不仅是一次财务与战略兼具的投资决策,更是其全球化发展的一部分。在奇瑞的出口版图中,欧洲、拉美、中东和东南亚市场已经逐步形成规模,而智能驾驶能力能否随着整车出海同步扩散,决定着地平线在全球市场话语权的提升。
换句话说,奇瑞的每一辆出海车型,都可能成为地平线“China Inside”方案在海外市场落地的前锋。
从这个意义上讲,地平线选择奇瑞,既是基于对伙伴的深度了解,也是对自身路径的一种延伸。在智能汽车产业链快速演化的当下,长期主义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通过一次次具体的投资与合作来体现。
正如张磊所说的“时间的朋友”,地平线正在用奇瑞这一案例,把长期主义转化为可以穿透周期的现实路径。
未来,当市场再回望2025年奇瑞上市的这一刻,或许不仅会看到一家车企在资本市场的高开,更会看到一个中国智能驾驶公司在全球化的棋局中,如何通过与伙伴的长期协同,写下属于自己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