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智能网联汽车大会:“车路云”遇冷,Robotaxi、无人物流车成主角

经济观察报 关注 2025-09-27 23:24

9月24日,第五届沈阳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开幕。本届大会上,出席的乘用车企业并不多,而是智能驾驶企业。Robotaxi、无人驾驶农机、无人物流配送等,成了大会上的主角。

沈阳市有着深厚的汽车制造底蕴,随着AI、通信、大数据在汽车领域的不断渗透,将这些新技术与传统汽车制造结合起来,破解产业瓶颈、培育新增长极,成了沈阳市乃至辽宁省实现老工业基地从制造走向“智造”的关键。

此前几届大会上,有一个重要的主题是“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车路云一体化是指在车路协同的基础上引入云端和其他支撑平台,通过利用地图、气象等平台信息实现更安全可靠自动驾驶的技术体系,它是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方案”产业化落地的关键,同时也为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去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重庆、南京、苏州、成都、沈阳等在列。今年6月,沈阳市政府发布《沈阳市促进“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工作若干政策措施》,设立每年不超过3000万的智能网联“车路云一体化”专项资金,促进车路云协同发展。

但在本届大会上,“车路云一体化”的话题被淡化,显示出这一实现自动驾驶和智慧城市的路径在现阶段遇到一些问题。从实际上应用的角度看,Robotaxi和无人物流车是更受关注的热点。

Robotaxi、无人物流车成主角

此次参展的乘用车仅有华晨宝马的5系V2X后装科研车、华晨金杯海狮王EV、百度Apollo与江铃新能源联合开发江铃颐驰06。而华为、四维图新、蘑菇车联、黑芝麻智能、中科创达、希迪智驾、德赛西威等众多智能驾驶企业都没有出席。

实现自动驾驶的模式,可以分为单车智能和“车路云一体化”两种。当前,大量的乘用车企业更偏向于发展单车智能,特别是接近于L3级的高级辅助驾驶。“车路云一体化”模式在当前并不受企业欢迎。众多布局“车路云”的科技公司,在面对资金投入高、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等问题时,不得不收缩战线,或转而发展更热门的AI大模型。

从整个自动驾驶发展的脉络看,一直存在着L2级辅助驾驶和L4级无人驾驶两条不同的技术路线,前者主要应用智能汽车,后者主要应用于无人车。后者在今年迎来了不错的发展环境。

今年,L4级的Robotaxi和无人物流车出现了一个发展热潮。6月,哈啰、蚂蚁集团、宁德时代发起成立“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进军Robotaxi领域,三方首期合计出资超过30亿元。9月17日,造父智能科技获得了阿里巴巴的战略投资,造父智能科技还有着“最晚8年部署100万台Robotaxi”的目标。9月10日,新石器无人车交付量正式突破第10000台。目前,新石器无人车月销量接近2000台,已经实现单月盈利,正努力实现全年现金流转正。

在这一背景下,沈阳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也更侧重Robotaxi、无人驾驶的农业机械、无人清扫车、无人物流配送车、无人售卖车、无人安防车等场景的示范运营。大会开幕式上,沈阳与哈喽出行签约了哈啰智驾东北总部项目。

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还孵化了沈阳盛科御旷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团队出身于武汉大学自动驾驶团队,自研全栈L4级无人驾驶整体解决方案,生产了无人摆渡车,并与中车时代联合生产了18吨无人驾驶电动洗扫车,与南京司凯奇汽车共同试制了无人驾驶电动农机。

此外,沈阳还与一汽物流大连公司、中环洁(沈阳)城市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沈阳寒武纪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签约项目、百度智能云(沈阳)科技有限公司、九识(辽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产业链伙伴签约超20个项目。

无人物流车冲击商业化门槛

当前,大多数无人驾驶物流车,包括无人车制造企业、无人车代理商和终端运营商,都面临盈利难题。一位来自重庆的参会人员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目前的物流无人车企业,多数都是奔着补贴来的,没有补贴几乎运营不下去。”

九识智能·大米快跑无人驾驶汽车总部负责人傅成华表示:“我接触的各个代理商、无人驾驶平台,都是亏损状态,我现在基本上都不卖车了,我是送车,你每天卖我300斤大米我就送你一台无人售卖车。”

根据《沈阳市促进“车路云一体化” 试点工作若干政策措施》,针对无人接驳、无人售卖、智慧公交、无人配送、无人清扫等智能网联车辆,政府会按企业示范应用车辆和场景建设项目运营成本的30%给予一次性补贴,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对此,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认为,清扫、物流这些场景是廉价劳动密集型应用,对价格敏感度更高,因此更难盈利。“成本下降、技术提升,包括毫米波雷达、摄像头、高算力的AI芯片、数据算法,以及数据闭环的打通、云计算等基础设施建设、核心零部件的开发投入,还是得指望汽车尤其是乘用车,来把产品价格打下来。”朱西产说。

虽然无人物流车、无人清扫车等成为当前智能网联产业的重要落地场景,但大部分无人物流车都并非接入云端,仍依赖单车智能的视觉与雷达系统实现感知决策,既未能发挥“车路云一体化”的协同优势,也难以突破复杂路况下的安全与效率瓶颈。

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武汉大学教授、盛科御旷科技首席科学家李必军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现在运营的无人物流车里有通信模块,能跟路侧基础设施通信,云端也能下发一定的指令,但现在云端的通信延时还很严重,很多地方的5G基站也没开,还属于是单车智能。”

新石器无人车公司副总裁张明辉向经济观察报表示,他们运营的无人物流车是单车智能,是靠视觉+雷达系统感知和决策,并未接入云端通信。

为解决产业发展困境,沈阳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大会开幕仪式上,北京、鄂尔多斯、沈阳、长春、济南这5个首批入选“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的北方城市,启动了城市群协同共建,合作内容涵盖‘标准统一、安全监管、数据共享、场景落地、生态协同’五大方向,以推动五地在技术标准统一、测试评价互认、数据互联互通、场景应用建设、生态合作共享等方面深入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行业产业报道部记者 关注汽车产业发展,对新能源、储能及动力电池关注较多,擅长深入报道及行业分析。联系邮箱:zhouxin@eeo.com.cn 微信号:zx13552437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