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关注
2025-09-29 10:27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宋馥李
9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举行冷门绝学研究重大成果发布会。此次发布囊括近10年来冷门绝学14项重大成果,包括专著11部、译著1部、古籍整理2部,涵盖甲骨学、简帛学、民族史诗与口头传统、民族古文字释读与研究、梵汉语言对勘与研究、古代地图学、濒危语言研究以及中外文明交流史等多个重要学科方向,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与文化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芮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冷门绝学研究领域有着优良的传统和坚实的根基。以郭沫若、贺昌群、王静如、罗念生、胡厚宣、张政烺、水建馥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学人甘守寂寞、孜孜以求,在诸多薄弱甚至濒危的学科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学术基础,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布局。
赵芮说,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推进冷门绝学研究取得显著进展,培养了一批后继人才,通过推进有组织科研,系统整合跨学科研究资源,进一步激发了研究活力,让冷门、“绝学”化冷为热。
此次发布的14项成果汇集了近10年来冷门绝学研究领域的专著和丛书,分别是:《英雄史诗与口头传统:〈玛纳斯〉史诗的文本形态及史诗艺人的演唱艺术》《东巴史诗研究》、“梵语文学译丛”(1—12册)、《梵汉对勘与中古译经语法》《“名词动用”与上古汉语名词和动词的语义属性》《殷墟甲骨断代标准评议》《天长纪庄汉墓木牍》《地图史学研究》《羌语方言研究:语音、词汇》《西夏文〈大宝积经〉整理研究集成》第一辑(10册)、《藏文古文献〈拔协〉文本标注与语法研究》《鄂尔浑文回鹘碑铭研究》《伊利汗国的中国文明:移民、使者和物质交流》、“满语文系列教材”(全5册)。
据介绍,《英雄史诗与口头传统》从学术史梳理出发,聚焦玛纳斯奇的史诗演唱,用田野调查资料和国内外研究成果全面展示了《玛纳斯》史诗的传承发展脉络,梳理了中外“《玛纳斯》学”的发展历程,构建了跨文化的学术视野;《东巴史诗研究》以“仪式叙事”为核心视角,突破传统经籍文本观,将东巴史诗重新界定为融合口头演述、仪式行为与动态文本的“仪式史诗”;《“名词动用”与上古汉语名词和动词的语义属性》基于对上古文献中1816个常用名词的穷尽性考察,首次全面搜罗并系统整理了上古汉语名词动用的实例;《殷墟甲骨断代标准评议》对一百多年来殷墟甲骨断代研究的历史做了细致的爬梳整理,理清其发展脉络,并将四个阶段的断代标准及断代情况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评议;“满语文系列教材”(全5册)包含五本教材,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安排,构建系统完整的教学体系,兼具学术性与实用性,为新时代满学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知识载体。
发布会同时发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绝学”、冷门学科资助名录》《中国历史研究院“绝学”学科扶持计划2024年度、2025年度资助学科名单》《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冷门绝学协同创新研究院设立研究中心名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