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观澜| 张亚中向前一步,其他人原地踏步

经济观察报 关注 2025-09-29 14:02

在9月27日台湾中天电视台举办的国民党主席选举第二场辩论会上,参选人张亚中问其他参选人两个问题:第一,“九二共识”的真正内容是什么?第二,你们是否主张两岸统一?

不出意料,罗志强、郝龙斌、郑丽文、蔡志弘四人均拒绝回答是否主张统一的问题。

关于“九二共识”,罗志强说,“九二共识”就是一个有创意的模糊,既未谈统,也未谈“独”,形成了主权互不承认、治权互不否认的两岸默契。有了这个默契,才有了国民党执政时期两岸签署的23项协议。两岸之间未来的政治安排、走向统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和平是前提,两岸人民彼此友善是前提。这一点,国民党做得到。

郝龙斌说,“九二共识”“一中各表”是过去两岸之间对话的基础,也就是所谓的通关密语。“九二共识”很重要的一点是模糊。我始终主张我们要用对话代替对抗,我们必须争取对等尊严。台湾民间关于两岸关系最大的共识是维持现状。我尤其要告诉民进党的朋友,对维持现状有帮助的就要多做,对维持现状没有帮助的尽量不要做。

郑丽文表示,我们现在没有办法跟对岸对话的原因, 不是因为“九二共识”的不足,而是因为民进党不承认“九二共识”,步步靠近“两国论”、频踩红线。“九二共识”是创造性的模糊,两岸因此可以进行交流,马英九执政期间两岸不但创造了经济荣景,甚至在治安方面、国际空间方面都有各种突破。未来台湾一定要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重启两岸的交流与对话。

对于上述几个人的表述,张亚中在辩论会结束后进行了犀利的点评。

他说,关于是否主张统一,你们都闪躲了。关于“九二共识”,你们的回答全都是错的。我就很好奇了,如果你们还一直以为“九二共识”就是“一中各表”,就是维持现状,你们今天凭什么站在这个地方侃侃而谈你们的两岸政策,你们的大陆政策,你们的两岸和平,这不是开玩笑是什么?国民党开这个玩笑已经开了十几年了,天天在拖,天天在混,天天在骗老百姓。所以,不要再开这个玩笑了。

关于这一场辩论会,笔者的基本评价是:张亚中向前一步,其他人原地踏步。张亚中向前一步,是因为他看到了风险,所以主动明确立场、试图化解风险;其他人原地踏步,有个人的原因,还有其他因素。

这个其他因素,就是现任台中市长卢秀燕(燕子)。

卢秀燕是国民党内部公认的继秃子(韩国瑜)、汉子(侯友宜)之后的第三个“太阳”。前两个“太阳”参加了两次大选,都失败了。国民党把赢得2028年大选的希望寄托在第三个“太阳”也就是卢秀燕身上。

从这个角度看,有意角逐国民党主席的人,在两岸政策上,需要与未来的“太阳”保持一致。在宣布参加党主席选举之后,罗志强、郝龙斌、郑丽文三人,要么和卢秀燕有面对面的接触,要么通过幕僚有密集的联系,他们还和朱立伦、赵少康等国民党高层和智囊有深度的沟通,他们在两岸政策上,应该是达成了一致和默契。

他们把张亚中排除在外了。

所以,在回答张亚中的问题时,三个人都提到了一个词“模糊”。这绝非巧合,也不是不约而同,而是事先沟通好了,步调一致、观点一致。

郝龙斌甚至公开向民进党的“朋友”喊话。“朋友”这个称呼的背后,有复杂的意味。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卢秀燕真的参加2028年的大选,那么,9月27日,罗、郝、郑三个人对“九二共识”的一致性解释,就是卢秀燕参加大选后两岸论述的基础。

这个论述,在张亚中看来,是不及格的。

现在的张亚中可以说是心急如焚。

因为他有一个判断,留给台湾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甚至都等不到2028年大选。所以,他希望国民党在两岸关系的论述上能向前一步,在答卷上写下“九二共识”的标准答案:认同一个中国,追求两岸统一。这样就能与大陆的对台政策实现无缝连接,从而避免台湾遭遇灭顶之灾。

可惜,张亚中喊破喉咙,国民党高层无动于衷。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经济观察报海外部主任,台海问题专家,长期关注民营经济、国际经贸和反倾销,对宏观经济也有深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