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再出实招:加大中央预算投资,打通并购重组“绿色通道”

2025-11-10 18:10

为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民间投资发展,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出13项针对性政策举措。

在扩大准入方面,对需报国家审批(核准)的具有一定收益的铁路、核电等重点领域项目,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并明确持股比例等要求;对各地方规模较小、具有盈利空间的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新建项目,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建设运营;引导民间资本有序参与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领域建设,积极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清理不合理的服务业经营主体准入限制;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修订分类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的特许经营项目清单;坚决取消招标投标领域对民营企业单独设置的不合理要求;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

民间投资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是推动创新转型的“主力军”。当前,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民间投资的作用更加凸显。一方面,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内需不足的挑战,民间投资的活跃程度直接影响经济基本盘的稳定;另一方面,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目标下,民间资本灵活高效的特点使其成为突破“卡脖子”技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先锋力量。特别是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前沿领域,民营企业已占据全球创新版图的重要位置。

《若干措施》明确,在打通堵点方面,保障民营企业在电力并网运行、油气管网设施使用、运力资源调配等方面的合法权益;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建设一批具有较强行业带动力的重大中试平台,支持国有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面向民营企业提供市场化中试服务;支持民营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第三方服务商建设综合性数字赋能平台,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支持更多民营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升级改造。

在强化保障方面,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对符合条件民间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制定民营企业年度服务目标,满足民营企业合理信贷需求;持续落实好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绿色通道”政策,积极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多措并举提振民间投资信心十分必要,必须通过加大金融支持、拓宽融资渠道来解决民间投资的缺钱投、融资贵等瓶颈。在这次的《若干措施》中可以看到有针对性的举措,比如,明确要求中央预算内投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向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倾斜,这将有效降低民间投资门槛。此外,资本市场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政策延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绿色通道”,并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这些举措既为科技型民营企业提供了直接融资渠道,又能通过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基础设施资产,形成投资良性循环。特别是REITs的推广,将有效解决基础设施领域民间投资退出难问题,吸引更多长期资本进入。

值得注意的是,《若干措施》还进一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民间投资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引导民营企业诚信守法经营,科学进行投资决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切实防范各类风险,促进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方面加强政策指导、统筹协调、督促落实。

促进民间投资需要构建“法治保障+政策激励+服务优化”的长效机制。通过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基础性制度,为民间资本提供稳定预期;通过精准滴灌的政策工具,解决不同类型、不同阶段民营企业的差异化需求;通过数字化政务服务和专业化投资促进机构,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民间投资兴,则经济活力强;民间信心足,则发展后劲大。

《若干措施》的出台,释放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决心。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和市场环境的不断优化,民间投资将焕发更大活力,激荡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宏观经济研究院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