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达沃斯 天津开放的声音(1)
降蕴彰 张斐斐
2010-09-09 11:29
订阅
 1  |  2  |  3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降蕴彰 张斐斐  有人说,在中国的四个直辖市里,天津是一座最没有鲜明特点的城市,它既比不上北京的庄重大气,又没有上海不夜城的繁华,也不像重庆那般山水明媚。即便熟悉这座城市的人,似乎也很难说出她的独特之处。

但是,近几年,天津的超速发展却让很多人惊叹起来。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天津速度”, 整个环渤海经济亦被认为是国家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第三个经济发动机。就像“深圳速度”、“上海速度”一度成为中国政经领域的热门词汇一样,“天津速度”正日渐成为大江南北热辣的词汇。

眼下,以“推动可持续增长”为主题的2010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正式开幕。来自80多个国家地区的1500多名代表云集这里。毫无疑问,在当今中国乃至世界舞台上,天津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寄厚望于天津,人们汇聚视线于天津,全世界把目光观望于天津。

非常“天津速度”

让很多人感叹的“天津速度”绝不是虚的。今年7月份天津工业增速达到24.8%,居全国首位。工业单位能耗指标在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目标的情况下,继续保持了下降趋势。

天津经济实现低能耗高速度发展的背后原因是什么?举个典型的例证,2007年9月6日,天津开发区管委会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签订了《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建设协议》,这意味着万众关注的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制造基地最终“花落天津”。

新一代运载火箭代表了国际一流的航天技术,代表了中国航空航天技术的最高水平。“大火箭”落户天津,很多配套企业可以与大火箭项目实现对接,这样势必形成产业的集群效应。这对促进整个天津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来说,无疑是个十分难得的机遇。

2007年10月30日上午,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在天津滨海新区的重要功能区——天津开发区开工建设。随着第一批基建项目的全部开工、第一批生产设备的顺利调试,直径5米大火箭的生产能力今年将在天津初步形成。据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天津项目副总指挥刘超介绍,现在建的是20万平方米,一期一共28个单体建筑,目前已经完工了8个单体项目的建筑,土建投资要在14亿到15亿元。

近几年,与“大火箭”相继落户天津的还有空客A320总装、中航直升机、无人驾驶飞机等一批航空航天的大项目,以项目带产业,以产业推动经济大发展,从无到有的航空航天产业规模已接近200亿元。三年来,120个大的工业项目先后开工建设,投资总额是“十五”期间的4倍。

据天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贾泓介绍,选项目的标准就是高端、高质、高新,大项目更要是好项目。围绕“高”字做文章,通过引进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现在天津已经初步形成了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为主的8大优势支柱产业,占工业总比重的92%。

现在你如果和天津的政府官员再提起天津工业,他们提到的就是大飞机、大火箭、大乙烯、大炼油、大造船、大机车。天津市委的一官员告诉本报记者,这些大项目对天津工业的增长贡献率已经超过了60%。

上述官员还表示,最近三年来,在天津有940个大项目,投资规模1.84万亿元;范围涵盖工业、服务业和区县建设等多个领域。正是得益于这些大项目、好项目的拉动,天津的工业和经济运行走出一条平稳上行的漂亮曲线,基本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近两年,天津GDP连续保持全国增速第二的好水平。

速度上去了,但是节能减排的压力又大起来。要实现天津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把能源消耗降下来。前述天津市委的官员说,在环评一票否决的基础上,天津率先推出了能评一票否决的机制,将上百个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都挡在外边。

100万吨大乙烯是天津今年投产的最大化工项目,能耗和主要污染物设计指标本来都已经是国内行业的前列,但是为了能将能耗降到更低,一套核心装置的设计几次被推倒重来。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重新进行了设计,使能耗由10.8千克标油降到了10.6千克标油。

别小看这0.2的降低,每年就可以节省2千吨燃油。正是绷紧了节能减排这个弦,大乙烯产能增加6倍,主要污染物反而下降53%,企业生产不消耗一滴淡水,万元产值能耗下降24.5%。而整个天津经济则实现了提前两年完成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任务,才保障了今年天津经济持续向好、能耗持续下降的好势头。

 1  |  2  |  3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