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滨海号”飞机
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天津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时,对天津工作着重提出四点意见,继“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后,“着力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希望天津的同志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全力打好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攻坚战”,再次重申“努力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不难看出,中央对天津滨海新区未来发展的期待。业内有中说法,滨海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即所谓经济“第三极”。
滨海新区是天津市委、市政府根据邓小平在天津的视察讲话,比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于1994年决定设立在天津东部沿海的经济区。2006年4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温家宝总理称,“这是含金量最高的政策”。 5月,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写入“十一五”规划纲要, 在“滨海新区开发”写进“十一五”规划纲要之前,中央高层就十分关心滨海新区得建设。有十多位政治局常委以上的领导同志先后视察滨海新区。2005年6月24日至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首次视察天津,49个小时全部在滨海新区度过。
在滨海视察期间,温总理主持了滨海新区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在会上,他语重心长地说,我国有东中西三个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总体战略有一个个具体、大大小小布局,重点发展的地区。20年的经济特区发挥了改革开放的示范效应。这周二,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上海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浦东新区继续进行改革,站在一个新起点上。新区向前怎样发展,靠体制、机制创新。
在座谈会上,温总理让企业家畅所欲言。企业家发言后,温总理举出了十个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题目,他请企业家们共同思考破题。温总理给出的题目是,一、滨海新区的定位;二、滨海新区的产业结构;三、新区的规划和布局;四、为滨海新区配套的基础设施;五、未来新区的组织领导机构;六、新区与老区的关系;七、新区与环渤海的关系;八、新区与腹地的关系;九、新区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十、新区发展的政策支持。
国务院批准天津滨海新区成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之后。同年7月,天津初步起草形成了一个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框架。《方案》分别于2006年9月和2007年2月,两轮征求国务院相关30个部门和负责协调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综合配套改革的国家发改委20个司局的意见,9个部门没有意见,完全同意,21个部门提出118条建议。
2009年10月21日,经国务院批复,天津市撤销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滨海新区,以原三个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天津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启动,滨海新区成为一个新的行政区。“这意味着‘滨海号’飞机已经发动!”前述天津市委的官员这样形象地描绘。
按照天津滨海新区提供的数据,滨海新区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是天津地域面积的19%,是2个香港特区,3.6个新加坡,近2个浦东新区,5.7个深圳经济特区。
面积优势之外,滨海新区更吸引人的还在于其无可比拟的地理位置优势。滨海新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带和京津冀城市群的交汇点,背靠“三北”,依托京津,面向东北亚,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中国北方连接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
- 金融业联合健康管理巨头 为达沃斯提供可持续增长的人力资本保障 2010-09-07
- 管理好世界对中国的预期 2010-02-04
- 达沃斯论坛闭幕 提2010年六大主题 2010-02-01
- 李克强达沃斯发表特别致辞 对全球经济恢复提五点建议 2010-01-29
- 中国与瑞士将加快建立自由贸易区 2010-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