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方式与蔬菜产销新解
陆玉龙
2011-05-10 14:18
订阅

经济观察网 陆玉龙/文 2011年4月下旬,媒体密集报道 “菜贱伤农”事件,尤其是济南唐王镇菜农韩进因无法承受菜价下跌而自杀,令人震惊;针对“农民种菜赚钱难,居民买菜价格贵”问题,农业部紧急通知帮助菜农寻找销路,商务部要求拓宽流通渠道降低成本,国家发改委计划在各大城市建立平价超市,减少农产品中间流通成本。这三个部委采取措施非常必要,但还不够,还必须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尽快出手,切实指导和推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城乡功能布局,为根本解决蔬菜产销问题创造必要条件。

中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现行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是,过度依赖空间外延扩张,呈现单中心蔓延式或“摊大饼式”粗放发展。这一发展方式直接后果是,城市周边长期培育形成的蔬菜生产基地几乎全部被占用,变为工业、商业和房地产开发用地,蔬菜生产被迫远离城市,违背了蔬菜产销的内在规律,由此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蔬菜生产远离城市实质是远离消费市场,菜农获取市场信息的准确性降低,种植什么、种植多少盲目性增大;同时菜农几乎丧失了直销可能,过度依赖经销商,定价权严重减弱,这是菜农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商品流通是交换和运输双重过程的统一,蔬菜生产远离城市,产销距离变长,由以往几公里变为现在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运输时间、费用、损耗增加,流通成本剧增,这是城市蔬菜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蔬菜是特殊商品,易腐易烂如西红柿,远离城市生产,往往未等成熟就进入流通领域;再加上有本土特色的小品种地产蔬菜难以远离城市生产而自然消失,从而导致蔬菜总体品质下降。

在现行城市发展方式制约下,中国城市建设普遍追求所谓高端功能,贪大求洋,热衷于高档商场、酒店和商务办公楼建设,而把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视为低端功能,纷纷从中心城区外迁。例如北京北三环内大钟寺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消失,其功能由位于北五环外的回龙观农产品批发市场所代替;南京下关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可以满足大半个南京城所需蔬菜供给,但近日下关区主要领导同志在描绘“建设现代化魅力滨江新城区”蓝图时,明确表示“将迁出低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外迁,扩大了批发与零售环节的空间距离,直接增加了蔬菜零售商的装运、储存、保质保鲜等费用,进一步推高了蔬菜零售价格。《新京报》4月23日报道,卷心菜在江苏沛县收购价是每斤0.1元,运到北京新发地市场批发价是每斤0.26至0.28元,最终到东城区东花市的两个菜市场零售价是每斤1.5元。从菜农地里到市民手里卷心菜价格相差14倍,其中80%以上在最后一个环节批零差价上,这充分说明了农产品批发市场与零售菜市场的空间布局对城市居民蔬菜消费价格影响重大。

城市化进程不能忽视以人为本,即首先要以满足居民生活的基本需要为本。蔬菜消费是居民生活的基本需要之一,特别是城市居民日益追求健康饮食,蔬菜消费更加重要,满足蔬菜消费需要不应视为可有可无的低端功能,而应作为城市的基本功能优先予以科学规划布局。要根据城市规模、交通、区位、社区居民分布等状况,建设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以星罗棋布的零售菜市场和平价超市蔬菜零售专柜为主体的蔬菜供应基础设施体系,为确保蔬菜供应、稳定蔬菜价格、方便居民买菜奠定物质基础。

在现有的城乡关系中,城市往往占主导地位,城市发展方式不仅与城市功能、品质和结构密切相关,而且对“三农”的发展影响重大。现阶段,必须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建立严格控制城市空间发展边界的制度和机制,在大城市边界周围形成以蔬菜生产为主的农业用地;特大城市空间发展要由单中心蔓延式向多中心组团式转变,各中心组团之间应配置以蔬菜生产为主的生态用地;在中小城市边界周围则形成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用地,这样不仅为根本解决蔬菜产销和粮食安全问题创造条件,而且可以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最终形成保障城乡共同发展的空间结构体系。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