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电价能缓解今年电荒吗?
于华鹏
2011-05-31 16:37
订阅

经济观察网 于华鹏/文 5月30日,发改委上调了15省的非居民电价,上述省份自6月1日起上网电价平均上调2分钱,销售电价平均上调1.67分(其中部分省市4月份已经上调上网电价)。 

对于3月底以来甚嚣尘上、纷纷嚷嚷的“电荒”,从国家层面,算是给予了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一定的平息。发改委言下之意:想要糖是吧?给你了,那么从现在起,迎峰度夏就好好发电吧。 

这次调价类似于2009年11月底的电价调整,都是在不动非居民电价的基础上,对工业用电和商业用电进行销售电价的调整,同时上调发电企业的上网电价。 

目的也很明确,同样是缓解发电企业经营困难,抑制高耗能企业用电。再往前推,2008年7月和8月,也是因为电力紧张,两次上调了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 

从2008年到2009年,再从2009年到2011年,电价调整的步伐依旧,但电力却依旧紧张,高耗能企业用电依旧没有得到根本抑制。 

以此循环,我们的电价调整似乎进入了一个死胡同:但凡电力紧张就瞬间反应到上调电价(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层面,就想到对高耗能企业拉闸限电。 

对于电力紧张,我们似乎毫无办法。但是,一次次的调整电价,就能缓解电荒吗?特别的,这次调整电价,能缓解今年的缺电吗?

先来看今年的缺电情况,根据中电联的数据和口径,今年的缺电属于结构性缺电,非传统的区域和季节性缺电导致。一般情况下,区域性缺电天天存在,季节性缺电年年都有,今年缺电的特别之处在于结构性缺电突出出来。 

何为结构性缺电?中电联的解释是,由于近几年电源新增的机组类型结构、地区结构不均衡,使火电比重快速下降、新能源发电比重提高、西部地区电源装机容量占全国总量的比重快速增加,而相应的电网建设没有跟上,导致全国性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严重受限,东部、中部地区的季节性电力缺口增加,反之西部、东北地区富余的电力无法输送到东中部,这是典型的结构性缺电格局。 

这其中有两点实质,一个是火电企业亏损导致地区电源结构不均衡,以致火电比重快速下降,一个是西部富余电送不到东中部,需加强电网建设,特别是特高压电网的布局和建设。 

前者属于发电企业,后者属于电网企业,也就是说今年的缺电是这两者出现了新的问题。 

那么,上调电价的意义就十分明显。上网电价对应发电企业,销售电价对应电网企业。也就是说,上调上网电价,是将发电企业亏损压力转嫁到了电网企业,而上调销售电价,则是将发电企业转嫁给电网企业的压力通过销售电价传导向工商业企业。 

也就是说,上调电价从根本上暂时缓解了结构性缺电的新问题。 

但是,我们同时也可以看到,这次上调电价的15个省份中,其实有一些省份电价的上调值得商榷。 

以今年缺电较为典型和严重的湖南为例,截至2010年底,湖南发电装机2836.98万千瓦,其中水电1414.36万千瓦,火电1402.96万千瓦,其他19.66万千瓦,水电装机占了将近一半。 

今年湖南省的缺电就出在水电供应上,数据称目前湖南的水电出力只有200万千瓦,枯水期是造成水电供给不足的原因。那么提高上网电价就能使水电来水情况好转同时提高水电出力? 

所以,我们不禁要问,调整电价真能缓解今年电荒吗?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