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姜雷/文 阿根廷也回家了,关于国际足联保送阿根廷夺冠的阴谋论也烟消云散。之前的阴谋论有鼻子有眼,阿根廷足协主席是布拉特的财务总管,阿根廷是票房和上座率的保证,阿根廷夺冠将提升世界杯品牌的价值。
就在之前的一天,几乎所有的中国媒体都郑重地宣布和分析,巴西对荷兰的比赛是一场假球,好事者甚至拿出比赛的种种细节予以证明,梅洛的乌龙球有问题,梅洛放斯内德头球,诡异盘口证明巴西必败,荷兰小胜。
本届世界杯,除了枯燥无味的比赛,最大的贡献就在于阴谋论连续出现。最初,大家都说fifa要保送南非进入十六强,接下来是南非人希望美国队出局,因为美国队安保费用太高了,再接下来就是阿根廷被夺冠。
我这个人书读的少,英语更加的不会。所以只能看本国自己的文字,当然那些翻译过来的文字我也会认真的看,我翻查了关于阴谋论起源的文字,几乎都是来咱们本国的自署名为著名体育评论员或者是砖家;当然还有那些摇旗呐喊的网上妖民。
这时候,本来懒于思考的我开始问自己:为什么巴西自己国内的媒体没有报道梅洛打假球;阿根廷对手德国的媒体同行似乎也没有对阿根体被夺冠进行渲染。只有中国球迷和专家们言之凿凿的告诉我,因为德国和fifa都是阿迪达斯赞助的,所以英格兰被黑了;因为阿根廷需要被夺冠,所以巴西被淘汰了。总是,无论是哪种分析,从论点到论据,都是十分充分,洋洋洒洒数千字。似乎他们都是福尔摩斯,每天都蹲在厕所,偷听布拉特如厕时候,与普拉蒂尼或者格隆多纳的电话。
于是我又搜索了一下最近的咱们本国各路媒体关于世界杯的评论,那些阴谋论的报道,几乎都被置于报纸的显著位置,或者是页面的最上面,加红加粗的编辑手法也是屡见不鲜。在乌乌祖拉的鼓噪中,本来昏昏欲睡的我被这些大红标题惊醒了,我终于找到了阴谋论的根源,点击率和销量。
我似乎看到,众多伟大的球评家们在阴谋论证据叠加后形成的球评,他们发通稿一般给各个媒体发出改头换面的评论后,沾着吐沫数着更多的稿费。我又看到,几乎每天都要在网上宣称自己世界杯报道领先世界的网络媒体,欣慰的看着某条阴谋论稿子之后数以万计的评论。我还看到我自己,阴谋论还满足了如我这样整天在网上意淫的球迷们,他们在各个论坛发着帖子,用着骇人听闻的标题,如英格兰,死于阴谋等,看着自己的帖子,点击率和回复的不断增加,那种现实中无法获得的公众认同感,在虚拟的世界里得到了空前的满足。
那么世界杯到底有没有阴谋论呢?我想说的是,足球也是政治,在体育领域的政治博弈,自然也有大国力量。传统足球强国、在国际足联拥有更多发言权的国家,自然会在比赛的分组,赛程的安排中获得好处。同理,足球领域也有牺牲弱小,布拉特为了竞选,也会对一些国家足协许下诱人的承诺。
但我想这些政治狐狸们智商不会比那些所谓球评家们差,他们不会愚蠢到牺牲世界杯的品牌,去一味扶持阿根廷夺冠,哪怕阿根廷后卫线如漏斗一般空虚。荷兰那些年薪数百万的球员会弱智到为了赌博集团的利益,在胜负还未明确,仅仅领先一球的比赛中,明明有机会而少进几个球。
不要再纠结于阴谋了,大家把心态放正一些,足球,无论是联赛还是世界杯,就是一场游戏。如果你真的较真,或许你还可以研究一下美国911事件是不是美国人自己搞的阴谋;如果你还要较真,你还可以回到清朝,查一查康熙爷到底是传位于四阿哥,还是十四阿哥。
因为阴谋论的出现,原本就索然的比赛变得更加无厘头,大家变着方儿的找出各种新阴谋,这让我本已敖红的双眼加倍充血,求你们了,我只想安安静静的看完世界杯,然后恢复早睡早起的生活状态。
- 世界杯误判何其多 布拉特考虑引入电子裁判 2010-07-07
- 陶短房:中国何以盛产阴谋论? 2010-07-06
- 世界杯1/4决赛:一送C罗,二别卡卡,三和梅西说再见 2010-07-06
- 马拉多纳的影响 阿根廷足球的气质 2010-07-06
- 【记者手记】突如其来的一吻 201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