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发布日期:2009-03-09
作者:郭娟

孟买剧场(1)

 1  |  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郭娟 “半是好莱坞,半是宝莱坞”?除去在音节上玩的游戏,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 “归属”问题似乎存在着这样的争议,它更靠拢哪个“阵营”?从电影的美学和社会性去分析,从观者的身份和心理去分析,电影是艺术、娱乐、生意,还是社会事件?仿佛从万花筒里所看到的——你的手每微微抖动一次,眼前的图样就发生一次变化。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获得了十项奥斯卡提名,并且最终成为了2009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得主。电影里的印度小演员和主题曲的演唱歌手A.R.Rahman齐集柯达剧场,从来没有那么多印度面孔同时出现在好莱坞,而且成为当晚最热门的人物,在印度,人们猜测着A.R.Rahman会穿什么衣服出席奥斯卡。印度总理Manmo-hanSingh随后说,“他们让印度骄傲。”这只是一面。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一个印度电影还是仅仅是个跟印度有关的电影?即使暂且不提本片是由两家美国的电影公司投资,导演DannyBoyle来自英国,单单是电影里所反映的印度贫民窟生活就已经让一些印度人不能认同。PriyadarshanNair——一位印度电影人,指责《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对印度的嘲讽,“这不过是一个平庸的宝莱坞式电影,聪明地使用了一些其他印度电影里的元素。印度不是索马里,我们是世界上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我们的卫星在太空里运行,我们的警察局看上去并不像破烂棚子,而且孟买大街上也没有盲孩子乞讨。”他在给印度一家杂志《今日印度》(In-diaToday)写的文章中,几乎否定了电影镜头里构成故事的基本事实——孟买城中的贫民窟,在混凝土建筑之间挤成一团的临时屋棚,从这些屋棚延伸出来的遮蔽物像寄生关系般彼此拥簇;印度教徒冲进穆斯林的聚居区,放火、杀人,打扮成印度教中罗摩神的孩子右手里握着弓和箭,而被冲散的穆斯林孩子惊恐逃命,全然顾不上体会刚刚成为孤儿的悲伤;一边是堂皇的演播大厅,出身贫民窟的孤儿Jamal在《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电视节目里一路答题正确,马上就要创造奇迹,观众在欢呼;一边是Jamal被电视节目主持人叫来的警察关在黑屋子里严刑拷打,逼问他究竟是如何作弊才能比许多参加过节目的教授级人物答对了更多的问题,为什么他不知道印度国徽的含义却能说出 《DarshandoGhan-shyam》是出自印度15世纪说唱诗人苏达斯之口。虽然导演在一开始的字幕里就模仿电视节目的形式给出了四个选项:A,他是个天才;B,他很幸运;C,他作弊;D,这是个虚构的故事。在影片结尾的歌舞中,我们看到导演提供的正确答案:一切均是虚构。可现实却不会像电影一样在最欢快的时刻戛然而止,恰恰相反,在华丽的奥斯卡之夜后,电影背后的故事开始上演。

贫民窟,百万富翁

印度究竟是不是电影中的样子?可不可以这样表现印度的生活?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

你仍然可以不断听到刚刚从印度旅行回来的人谈起当地的穷和脏——旅行者最好只饮用有牌子的瓶装水,食物很可疑,街道肮脏不堪,交通系统糟糕,尤其火车,简直可怕,要严防出租司机漫天要价,所有机构办事效率极低,大量的乞丐和专门从事收费合影的人充斥街道,称得上是种产业……虽然并未亲见,但你一次次地得到印证,这还是“那个”印度,你要面对的旅行仍然算得上艰苦,这部分打消了你对这个国家的好奇心。可是好奇心仍然驱之不散,你的这位邻邦不是十分友好,但又散发魔力,它的宗教问题、经济问题、军事问题、外交问题,不论在其内部还是它同外界的联系里都呈现着一种复杂性和让人费解的混乱。

你读到V.S.奈保尔写于1990年代的文字:“在一瞬间,我们已经行驶在贫民窟的边缘。这来得那么突然,那么直接,那么势不可挡,仿佛你看到的是戏台上或摄影棚里的场景,而其中的人只是在扮演贫民窟居民的角色。”孟买,剧场,仿佛一切来自编造和想象,你定义里的“生活”绝不是在此地。你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里也看到了类似的孟买:孤儿被装扮成乞丐,甚至被弄瞎,以便让他更接近那位瞎眼歌手苏达斯的形象——残酷可怕的浪漫主义念头;警察只是接受了一个有地位的电视主持人的示意就可以把人吊起来拷问,虽然渐渐表现出了人情味儿;Jamal哥哥的黑帮生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冷静地开枪打死成年人,甚至拿抢指着自己弟弟的脑门,“谁有枪就得听谁的”,他对这点坚信不疑。孟买很多黑帮大哥是穆斯林,他们没受过太多教育,但又无可避免地要为生活而战,为伊斯兰而战,是个矛盾的角色。

印度并不乏曝光率,时常登上西方主要媒体的头条新闻,印巴冲突,爆炸事件,核武器问题,诸如此类,谈不上光彩。可在另一边,你也常常听到一些不同的消息,它的经济在增长,印度艺术家在世界范围受到关注,印度在全球化里的参与程度上升。电影里也处处伏笔:Jamal在一家电话公司工作,如我们所知,很多西方的IT公司将部分业务转移印度,Jamal在孟买为一位伦敦的女士指路;电视节目主持人也完全掌握了调动现场气氛的技巧,不输西方同行;黑帮大哥家的厨房装修堪称现代化。虽然是英国导演,但作为电影蓝本的原小说《Q&A》的作者VikasSwarup是位印度外交官,他的写作是情节性的,很少议论或批判(可能也因为如此,他的写作被批评为过于商业化),这是作品容易改编成电影的一个前提,也因为如此,当那些连带出现的社会问题显露时,第一时间内它不太具有倾向性,你得足够敏感去回忆其中的细节,甚至有必要去翻翻历史书作为参照。VikasSwarup说他的故事就是讲一个下层人物如何接近梦想,DannyBoyle说电影非常符合宝莱坞模式,并未如人所说的那般严重,但是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未获得奥斯卡大奖之前,印度国内小规模的抗议活动接连不断,电影上升到了政治和民族的高度,贫民窟的孩子举上面写有“不要叫我们狗”字样的牌子出现在参与演出的演员家门口。一个电影引起了如此大的反响,单单因为其不体面的内容还是因为一旦到了好莱坞,一切都被放大?获奖之后,印度国内反应热烈,主题曲“JaiHo”的意思就是“胜利”,这胜利鼓舞人心,毕竟那里是好莱坞,是美国,得到好莱坞的认证可不容易,《甘地传》胜利过,可连饰演甘地的都不是位纯粹的印度演员。这样的矛盾情绪让人联想起2007年入围英国布克奖的小说 《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里面来自巴基斯坦的主人公对西方世界的爱恨关系和对自己身份的疑惑,他在普林斯顿受教育,在纽约的咨询公司供职,爱上一个纽约女孩,家乡拉合尔显得既远又近,很快“9·11”发生,路人对他的大胡子侧目,他对纽约眷恋而厌恶,“既想离开美国,但也不想回到家乡”。

先别急着下判断,让我们再回忆一下奈保尔在《幽黯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中所描述的对印度的贫穷和混乱的观感:你作为一个外来者对它的贫穷感到气愤,你可能是个在西方受过良好教育的印度人,回到家时也感到恼火,你看见一个小男孩在人行道上打扫干净自己的地盘,铺张草席躺下,玩弄着自己的塑胶手枪,对你视若无睹。“置身在孟买城中那浓浊的、热烘烘的空气中,这个小男孩竟能自得其乐。你的惊讶、你的愤怒和不平,反而剥夺了他身为人所应享有的生活的权利。别急,你在这儿再呆六个月看看。”新的观光客涌入孟买城,谈论印度的贫穷,表示义愤。“你会同意他们的看法,然而内心深处,你却感到莫名的恼怒,因为那时你会觉得,他们看到的也只是表面的现象而已。发现自己的感觉被别人抄袭,你是不会开心的。”

 1  |  2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