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的3D
张一帆
10:28
2010-04-06
订阅
经济观察报 张一帆/文 最近我注意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逐渐站到了两个阵营里:一类人认为《阿凡达3D》是他们这辈子看到过的最了不起的电影,另一类人认为《阿凡达》无非是奇技淫巧,挺无聊。当然还有一类人,没有去看。

3D电影在过去一年里成为了很多行业的寄托:好莱坞片场希望3D电影可以提高票价,而且3DDVD似乎较难盗版;日本和韩国的家用电器商们认为这是HD之后另一个让你更新换代家电的借口;电子游戏公司和成人电影行业也有雄心勃勃的计划。消费者一定会拿出美元、欧元和人名币来体验一个更加立体化的荧屏经历。如果《阿凡达》之前还有人对此报有疑问,26亿美元的票房早已坚定这些人的信心。前几天我碰巧和一位好莱坞片场的高管呆在一个屋檐下。有人问他是如何看待3D电影潮流。这位高管说,和公司的CEO现在开会几乎就讨论一个问题:我们还有哪些产品是3D的?

对我来说,带上色彩古怪的墨镜看电影,和宝丽来的立可拍相机一样,似乎属于另一个时代的科技前沿。80年代西柏林电影院会标榜3D是从美国来的未来电影,而东柏林的居民们只能眼红,九十年代东柏林的人看了之后,也不过如此。记得十多年前我兴高采烈地去了一趟迪士尼乐园,那时他们正在拆除一个3D电影项目,因为它已经过时了。2010年3D重出江湖,还是老一套,可见想象力的匮乏。或者我错了,3D真的是娱乐业的救星?

刚从电影院看完《爱丽丝梦游仙境3D》出来,我对此挺怀疑的。首先,3D电影一看就是特别geeky的人搞出来的。谁想在屏幕前总是带着一副不仅难看,而且和另外两百个人都一样眼镜啊?在电影院里漆黑也就罢了,今年南非世界杯的时候,据说许多酒馆里都要转播3D比赛,我真是难以想像一屋子带着滑稽墨镜的球迷。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数钱,不记电话号码,不削水果的时代,今后看电视电影总要带眼镜这个要求似乎是不可持续的。

再说,3D的承诺是亲临其境的立体感,可是就我个人的观赏经历来说,3D场景都过于立体,我好像一下子变成了一只苍蝇,更别提有时候我看得发晕了。或许我们没有进化出一红一蓝两个视网膜是有道理的。我们需要一个比现实还要立体的世界吗?更多的时候,3D效果更像一行超大的字幕,告知“你在看3D电影!”,干扰了电影本身。就拿《爱丽丝》这个片子来说,为了显示3D的效果,有无数的花鸟虫鱼,甚至是火车向你扑面而来,与剧情和演技都毫无关系,像一个说书的,一讲到打架的段子就给你一巴掌,久了挺无聊的。

1975年库布里克导演的《巴里·林登 》至今都是一部非常高科技的电影,为了真实地再现18世纪烛光下的场景,摄像机使用了一种50mmf/0.7的镜头,不需要任何人为的光源,捕光极好,是蔡司为阿波罗登月特制的。观众只会赞叹烛光下的氛围和故事是多么的融洽,没有受到任何干扰。技术应该为电影服务,而不应该主宰我们有什么电影可看。当好莱坞内外人人都在询问“我们还有哪些产品是3D”的时候,我只想把《巴里·林登 》找出来,再看一次。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