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电影:缺失的类型(2)
杨婷婷
10:28
2010-05-13
订阅
 1  |  2 

处处皆职场

在西方,城市是一切故事发生的最好载体或线索,城市里有爱情,有职场,有正义,有邪恶,也有犯罪和暴力,范围十分之广。

欧美电影十分热衷表现各种各样的职场故事,最擅长通过爱情轻喜剧来表现。《假结婚》是近年来的佼佼者,而童话感十足的《律政俏佳人》,讲述的正是如何成为一名优秀律师这样的严肃命题,一部乡下女孩如何在出版界站稳脚跟的故事,编剧为她选了一个老男人做搭档(《钓个金龟婿》,又名《乡村女孩》)。

还有各式各样的严肃正式的电影,成为了经典的励志片。威尔·史密斯拍摄的《当幸福来敲门》将一个小人物在职场中的艰辛与难过、喜与悲展现得入木三分。此外,记者仿佛是最受青睐的角色,在好莱坞电影里,记者代表着正义、勇敢,《真相至上》、《国家要案》、、《永不妥协》都在展示着新闻这行的危险与伟大,《国家要案》里数场记者与主编争吵的戏码都让人能清晰地看到记者这一行背负的政治风险。而《失控陪审团》、《美丽心灵》这些电影也早已成为影史上的经典,可以说,几乎每一部成功的励志电影都是在讲述人和职场的关系。

为《杜拉拉升职记》做服装造型指导的 PatriciaField曾经成功地将《SEXANDCITY》里的Carrie打造为时尚教母,也让大家对《穿PRADA的女魔头里》里的时尚感大声赞叹。但请注意,后者才是真正称得上跟“职场”有关的电影。电影里新人受到的奚落,时尚圈工作中竞争的残酷无情,让Andy一步步从最初的虚荣中走出,开始寻找真正的自己。

时装不能喧宾夺主。Caririe剧中身份是专栏作家和社交皇后,Andy则是整天浸淫在时尚圈中的时尚编辑,二者或多或少都与时尚相互依存,但杜拉拉的工作要求稳重端庄,似乎应可以与潮流保持距离。更重要的是,电影既然命名为“升职记”,却仅仅通过不断更换的服装显示升职,显得未免太肤浅。

据说,中国的打工皇帝唐骏也要拍摄一部讲述个人奋斗的励志电影了。各种尝试在不断进行,中国的“职场电影”春天会到来吗?

链接

被忽视的职场真相

1、《杜拉拉升职记》里镜头每切换一次,演员都有一套全新的装备。这一点无论是身价3000或是月薪25000时都未曾改变。但事实上拉拉逛街的北京银泰中心,白领少的可怜,各大商场试衣间门口人头攒动的永远是ZARA、H&M、BERSHIKAC&A这样的快时尚品牌,这些均价500元上下的时装品牌,才是让北京城越来越漂亮的密钥。

此外,如果你在北京任何一个高级写字楼门口驻足,观望一会进进出出的白领们,恐怕难以发现如此百变的装束,律师Ruby抱怨夏天太热,却依然要严守规矩穿着正式又死板的套装跟客户开会,那些露着香肩需要搭配高级首饰才好看的高级套裙几乎只有公司年会时才会拿出穿上。

2、杜拉拉到底有多有钱?在和王伟吵了一架后,拉拉豪气地给自己买了一辆市价高达30万马自达MX-5敞篷跑车,为了买这辆车,拉拉花光了所有的积蓄11万元,然后分期付款买下了这辆车,当时杜拉拉的月薪在12000元左右,工作仅仅三年。

女性习惯用购物来发泄情绪,拉拉当时的收入也足以支撑她购买的服装。但记者采访了多名白领均表示,即使是要买车,也不会考虑30万元的车型,10万的车用来代步已经够用了,为了一时的快感搭上20万元的贷款,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更何况,车子买回来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踏上贬值之路。

3、拉拉的升职之路看着要多顺利有多顺利,唯一遇到的职场困难就是装修时和销售部的争执,宝洁公司中国区公关经理刘纯看完电影对杜拉拉的升职原因百思不得其解,“她到底是因为剪报做得漂亮还是装修功课完成得好?”

而办公室的政治生态几乎毫无着墨,傻大姐吴佩慈和永远靓丽的秘书李艾,只是在卫生间里传播一些小八卦,每个人都善良的像天使一样,虽然这世界没那么多坏人,但职场里的人,“或多或少做事情还是带着自己的目的的吧”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