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60年的镜头记忆(1)

订阅
2009-08-04
杜伟
 1  |  2  |  3  |  4 

经济观察报 杜伟/文 著名摄影师DianeArbus说过一句名言:“我真的相信有些东西如果我不拍下来就没人

会看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摄影可以跟绘画、音乐、建筑以及文学等很多其他的艺术比肩,它可以是怪诞的、荒谬的,以嬉笑怒骂各种姿态示人。可是如果作为一种记录,摄影又是极为严肃的,甚至比历史来得更加真实、震撼。

作为摄影爱好者,笔者经常会翻看各种各样的老照片,在网上、在各种摄影画册中、在朋友家的相册簿里……在印证摄影器材发展变化的同时,照片的内容也印证了时代的变迁。当一个古稀老人翻看他年轻时候的照片时,他一定深信,若不是这些留影,他早已经忘却了他过去的模样。而跟随这些老照片,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我们国家从建国到现在60年来的巨大变化。

解放初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解放初期的照片,基本上都是黑白的。有人用热烈、激情等词语来形容那个年代,反映在照片上就是,我们看到的都是高兴的事儿。男士中山装风靡一时,而女士服装也以简单、朴素为主,齐耳短发,俗称“五号头”,或是羊角辫,头发只留到耳朵,然后在头顶一侧扎一个小辫。有的在头上包上围巾,这时候人们脸上永远洋溢着标志性的笑容:士兵在战车前微笑,工人在机器前微笑,农民在田野上微笑……而在这个时期表现这种感情的照片也尤其多,各行各业热火朝天,一切欣欣向荣。

在这个时代,“照相”还只是少数人可以接触到的,而对于摄影从业者,那更是一种特殊的身份,除了大城市的照相馆,更多的照片,是记者或者一类叫做“摄影员”的人拍摄,也正因为此,我们已经没法从照片中窥视那个时代的各个角落。但我们却没办法回避那些老照片带给我们的真实,尽管城市如此破旧,尽管多数地方仍然是马车牛车在街上飞驰,尽管照片上的人们服装单调,妆容也粗糙,可是在品读这些照片的时候却很容易被里面人物的眼神打动,青涩的、羞涩的、激动的……各种感情的掺杂,却很难在其中看到忧伤、彷徨这些字眼。

这个时期还有大量的国家领导人的照片,毛泽东、刘少奇等很多领导人在各个场合的照片以各种形式广为流传。亲民二字在当时极为深入人心。虽然也有大量反映“三反、五反”等运动的照片,不过主题依然是乐观,依然是党政军民鱼水情,依然是形势一片大好。

 1  |  2  |  3  |  4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