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头台上无温情-评《刽子手世家》
清川
2010-11-11 10:22
订阅

经济观察网 清川/文 1792年12月,法国大革命依然处在波谲云诡的浪潮之中。出逃未遂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出庭受审,旋即被判处极刑,押上断头台,公开处死。而结束他生命的正是路易十六亲自任命的死刑执行人。国王被处死这在法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一个重大事件。同年9月21日,王权已被废黜,共和国在血与火中诞生。尽管国王已在断头台上丧命,但这一毛骨悚然的杀人机器的使命却远未终结,继续吞噬着许多人的性命。翌年10月6日,王后玛丽. 安托瓦内特也香消玉殒,在断头台下身首异处。 

在残酷的革命主导权的争夺战中,使用极端手段,置对手于死地似乎是各派政治力量惯用的手法。所以仅在1794年的41天当中全法国就有1351人被送上了断头台。他们当中有反对革命的贵族,保王党人,刺客,囤积居奇者,谣言散布者,也有许多无辜的民众。就连罗伯斯庇尔和丹东等革命领导人也未能幸免,两百多年后回顾这段历史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依然是一幅极为惨烈的图景。 

断头台的发明人或更准确的说法是改进者吉约坦从事刑具改良的初衷是减少死刑犯受刑的痛苦。但不经意间断头台这一刑具却成为了“革命祭坛”和“红色弥撒”的象征。而法文里的断头台一词恰恰以吉约坦命名。百喙难辩,吉约坦也永世难以安生。在法国历史上支持使用断头台的人曾对这种并非人道的刑罚和恐怖形态大加赞扬,认为它“足以震憾公众的良知”。正是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使一些反对使用这种刑具的人也被送上了断头台。 

法兰西是一个颇具创意的国家。它的人文思想以及文学和艺术上的辉煌在整个人类的文明史上曾打下深深的印记。在司法和刑事领域,它似乎也要别树一帜。刽子手桑松家族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死刑执行者的鲜活范例。从社会地位上看,刽子手无异于一般的贱民,尽管他们享有一定的特权,在行刑时把自己装扮得威严而得体:脸上扑粉,头发卷曲,身披红色大氅,内穿燕尾服,足登白色袜子和皮鞋,大革命期间甚至头戴大礼帽。 

在中国的历史和公案乃至言情小说中不乏对刽子手的描述。“水浒传”中对病关索杨雄,铁胳膊蔡福和一枝花蔡庆的描写也使读者对这些死刑执行者多了一份好奇和关注。但世袭罔替从事这种职业在中国却鲜有所闻。由张丹彤和张放合译,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刽子手世家”--桑松家族百年日记一书则为我们近距离观察以杀人为业的刽子手生涯提供了生动而鲜活的材料。桑松家族是如何走上死刑执行者道路的?一生以杀人为业的人与普通人有何不同?刽子手都是些意志坚强,铁石心肠的人吗?他们是否有着病态的凶残?当他们终结旁人的生命,面对血淋淋的场面时也有心悸和胆怯的时候吗?这些死刑执行人对司法判决是否有自己的判断,他们又是作何反应的?无疑这是许多人关心的话题。本书作者以丰富的史料,娓娓道来,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 

“刽子手世家”一书展现了法国大革命高潮中恐怖行动的全景画面。书中详尽地记述了桑松家族世代从事刽子手这一职业的经历,对于一般历史教科书着墨不多的法国大革命期间的血腥行为,共和与王权以及派系争斗更有许多绘声绘色的描述,使我们对法国大革命斗争之尖锐,手段之惨烈有了更近一步的认识。该书还叙述了法国刑法的沿革和演变,对了解法国的刑法史,尤其是对法国大革命的认知及其对后世的启迪都多有裨益。 

 人类文明的发展已使许多种酷刑成为了历史的记忆。法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也废除了死刑。但重温法国大革命的那段腥风血雨的历史却让我们感慨良多。革命推动历史,但革命的真谛究竟为何?法国大革命的真谛又为何?这仍然是令后来人不断深思探讨的课题。革命无疑是一种暴烈的行动,断头台上也确实无任何温情可言。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文明终将替代野蛮,草菅人命的做法终将受到谴责和废弃。对于生命而言,即使是死也应有必要的尊严,这也是本书给读者的一个启示。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