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东制造”政府推手 “内销版”广交会试水

订阅
2009-06-23
杨兴云 蔡志杰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杨兴云 蔡志杰 “博览会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震撼!”6月18日,王元清在首届广东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内销)博览会现场对记者说,走进博览会,看到那么多做工精细、质量上乘的工业品,才知道珠三角外资企业的产品是如此的吸引人。

王元清是河南郑州一家大型连锁贸易企业的董事长。他表示,公司已与几家生产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企业进行了洽谈,初步达成一些产品的销售代理意向。实际上,王不过是广东省政府出钱邀请前来采购珠三角外资企业产品的国内众多采购商中的一个。

由广东省政府主办,在广东东莞厚街现代国际展览中心开幕的首届广东外商投资企业产品 (内销)博览会(下称外博会),被业内人士普遍看作是政府出手为珠三角数万家外商投资企业解困的新举措。

广交会主外,外博会主内

广东省政府为办好此次博览会,几乎到了不遗余力的程度。

据了解,广东省政府为此次展会专门安排了500万元专项资金,承诺参展企业免收标准摊位费,另外,还为参会的重点采购商提供免费食宿等优惠服务。

外博会组委会披露的数据显示,受邀前来参加此次博览会的国内客商多达5000余家,出席人员超过万人。由于组委会包下了很多房间,外博会期间,厚街几乎所有的五星级酒店家家爆满。厚街一家不久前还传出房价跳水的五星级酒店总经理表示,政府出面拯救濒临危机的众多外资企业的同时,也使东莞的酒店等相关服务业获得了类似于“天上掉馅饼”的进账。

此外,广东省政府一位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政府有意将外博会打造成外资企业对内交易的平台,“广交会主外,外博会主内。”这位人士说。

外博会组委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整个展会共安排国际标准展位2500个。省政府将组织广东全省,尤其是以珠三角为主的大约1000家外商投资企业进行产品展销。展销产品以质量安全、有竞争优势的终端消费品为主,包括家电、消费电子、服装鞋帽、玩具礼品等九大类。与此同时,广东省政府还与内地各省市联手,发动国内主要城市采购观光团参加博览会,进行观展购物。

“报名参展的企业中,家用电器行业的参展企业205家,消费电子企业144家,服装鞋帽品238家,玩具礼品153家,餐厨用品86家,家居饰品83家,建材饰品63家,日化用品61家,食品饮品69家,其他行业52家。”广东省外经贸厅副厅长吴军介绍说。

官方统计显示,外博会开展首日就签署合作框架协议8项、企业成交协议160项,涉及320家企业,成交金额达到320亿元。

官员“推销团”

为了此次外博会,短短一个月,包括中共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副省长佟星、万庆良等省委、省政府高层组成的豪华阵容 “推销团”,奔赴广西、湖南、北京、上海、沈阳、武汉、成都等各大省市推销 “广东制造”,寻求经济贸易合作机会。

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刘晓捷表示,在4月份广交会经历了史上最艰难经济环境之后,外博会可以看作是“内销版广交会”的首度试水,这也是政府力促下的“危机转型”。

据公开统计数据,广东省外贸出口额占全国总量的1/3,外资依存度非常高。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今年1月至5月,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1.8%。

而来自广东省外贸厅的调研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广东外贸企业来自国际市场的订单减少了40%。

实际上,国际金融危机在重创广东外贸产业的同时,也使广东省政府年初提出的2009年经济增长8.5%的目标面临落空的危险。广东省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广东GDP增长5.8%,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4.7个百分点,低于改革开放30年平均增速7.9个百分点,也低于今年政府预期目标2.7个百分点。

广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成建三认为,广东未来经济的增长几乎不可能再出现高速攀升。

在此背景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占广东工业增加值56.75%、税收总额一半的外商投资企业自然成为广东经济保增长的“头等大事”。

广东省有近7万家外商投资企业,80%以上是生产性企业,出口40%直接或间接与欧美市场有关。去年下半年以来,企业普遍订单不足,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度过危机必须要寻求新的渠道。

在国外市场萎靡的前提下,广东省政府将眼光转向了国内市场。外博会无疑成为广东在当前这个特殊时期保证经济增长的不可多得的手段之一。

在广东省政府官员推销下,各地商会反应火爆。仅沈阳的推介会,现场报名参加外博会的企业就高达40多家。

“如何帮助省内外贸企业度过危机,同时将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落实到企业身上,帮助企业真正打开国内市场的大门,是本届外博会举办的主要目的。”外博会组委会副组长、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刘晓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外博会组委会组长、广东省副省长万庆良,则在5月8日外博会北京推介会上表示:“广东省政府希望通过扩大内需的形式,帮助外贸企业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度过困难期。”

“我们希望通过广东外博会这个平台,促成广东外商投资企业与国内外商贸采购企业,特别是与大型流通企业集团的对接合作,推动广东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品开拓国内市场,推动企业的市场形态由国际市场为主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举转型。”万庆良说。

开拓还是等待?

在外博会现场,前来参会的武汉中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程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靠外博会一下子使珠三角的外商投资企业很快走出困境,并不现实,“因为外商投资企业与国内企业无论在资金结算、物流配送还是采购模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异。”由此,所谓的外资企业与内需对接仅仅是初步的。

在程军看来,现在政府要做的更加急迫的事情,应该是大规模地组织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贸企业沟通,以使双方之间具备“共同语言”。否则既缺乏销售渠道,又没有品牌效应的外商投资企业将很难在短时间内大有作为。

广州新客隆购物广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周柏也表示,此次参会的目的主要是来看一下,基本上没有什么采购意向。他说,外商投资企业产品的目标顾客主要在欧美国家,其在价格、款式等方面是否真正适应国内顾客,还有待观察。

这种不适应其实在外博会上也有所呈现。不少外商投资企业都是首次“试水”内销,缺乏定价经验。曾为世界顶级耳机品牌“铁三角”贴牌加工的东莞丰恩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有一款“幽浮”系列耳机,国际标价21.90美元,而厂家竟抛出40元人民币的雷人价格,降价约250%。

1988年就开始在东莞投资的香港创科实业执行董事、集团副主席钟志平也认为,虽然外博会对外资企业有很大帮助,但因为之前公司产品基本上都是外销,因此,对内贸很不熟悉,只能借此机会“慢慢看啦”。

尽管有广东省政府的强力推行,但也有相当多的外商投资企业有担忧。因为无论从政策上还是销售模式、渠道上,出口转内销,他们都面临不少困境。

根据海关的监管规定,出口加工企业生产出的成品必须限期出口核销。若国内产生短缺或有较大市场,该产品可转为内销,但需 “先补税后销售”,否则视为走私。这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目前,国内加工贸易企业为避免“先补税后销售”带来的资金压力,采取的办法一般是先将产品出口至香港,再从香港进口到内地。显而易见的是,这将大大增加企业的销售成本,令产品丧失价格优势。

此外,由于外销企业是来料加工,以销定产,而转内销则需重新建立分销渠道,收款也不如来料加工稳定,因此一些中小型外商投资企业对内销望而生畏。

吴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由于相关规定,加工贸易企业出口转内销需要相关监管部门审核审批,同时也需要一系列繁复的补税手续。同时,由于销售模式、结算方式以及销售渠道等方面都有诸多不同,外商投资企业还需要一定时间去适应这种变化。

据了解,外贸行业运作的模式是,如果开拓一个新市场,大约需要5到6年的时间,外商投资企业开拓并不熟悉的国内市场也不例外。“欧美市场我们已经很熟悉,这个市场1到2年就能复苏,根本就不需要开拓国内市场那么长时间。”一位外商投资企业的老总说,“我们更愿意等待欧美市场的复苏。”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