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租赁者杜双华(3)
如此看来,杜双华的经营租赁期可达数年之久。虽然日钢名义上进行了“国进民退”的重组,但实际上仍然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延续民营企业的运营机制。
日钢的过渡期
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是一部“国退民进”和“国进民退”相互交织的历史。钢铁产业尤其如此。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所有钢铁企业均为国有性质。之后,中国放开对民营企业进入钢铁行业的限制,由此唐山诞生了一大批中小民营钢企,许多大型民营钢铁企业也是这一时期成长起来。杜双华的京华创新集团正是在1991年创办的。
然而,民营钢企只经历了十多年的繁荣期。钢铁业是一个政策依赖性强、资金需求大的产业。如今,随着钢铁行业不断经受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大整合,民营钢企不仅数量越来越少,规模比之整合后的国有企业来说,差距也是越来越大。
杜双华之所以无奈接受 “招安”,业内专家普遍认为,钢铁业是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的一个产业,无论是企业用地、银行贷款、新建项目审批以及水电保障,都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企业无法脱离政府的支持而独立发展。
杜双华虽然暂时在数年内掌控着日钢的经营权,但租赁期的结束却是早晚的事情。当初,杜双华创业可以一点一滴慢慢积累,但如今杜双华要想按部就班地重新在钢铁行业东山再起却几无可能。
按照重组协议,山钢与日钢将是股份制合作,杜双华并不能从中获得大量现金。按照现有的钢铁产业政策,不但钢铁厂的门槛大大提高,新批钢铁项目更是难上加难。
杜双华意识到日钢的租赁期也是他的转型筹备期。据一位权威知情人士透露:“杜双华正准备借过渡期全力转型。他也在关注中国钢铁业随时存在的收购机会。”
2007年9月,日钢就曾与巴西淡水河谷签订了港口建设物流建设合作意向书。当年10月,还与力拓公司签署了合作建设备忘录。日钢还投资14亿元美元购买了8艘矿船,并在国内定制了12条矿船,准备经营铁矿石运销贸易。
如今,杜双华与当地政府关系随着山钢重组日钢而逐渐融洽,杜双华的二次创业也将得到更多的政府支持。

- · 奢华的背后:迪拜倒债危机 | 2009-12-07
- · 《中华文明大讲堂》——传播最有价值的中华文明 | 2009-12-07
- · 华为的选择 | 2009-12-07
- · 朝日啤酒在华觅食品业并购机会 | 2009-12-07
- · 华泰证券上市前惊险一幕:5%股权化解联合证券难题 | 2009-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