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部督办滨州案“闪结”无风险囤地5年疑影(1)
种昂
2010-08-28 09:31
订阅
 1  |  2  |  3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种昂 近日,国土资源部暴晒了全国一批闲置土地,其中有6宗被挂牌督办。国土部清理整顿闲置土地的初衷,是为了打击开发商囤地致使房价高涨。但滨州一宗被督办的闲置土地在这场风暴吹起的衣缝中却闪露出地方政府的马脚。

如果开发商的土地被收回将面临着巨大的投资风险,但滨州这宗囤地案因是地方开发区政府投资公司所为,最终各利益方却是毫发无损。

正因如此,滨州案例显露出国土部监管的真空地带——有着特殊身份的投资公司一方面可以借土地为政府大肆融资,另一方面囤地却可以毫无顾忌。根据中国银监会数据显示,各级地方政府所成立的类似投资公司在2009年迅速增长到8000多家。

神秘公司的背后

2010年8月19日,国土资源部向囤积土地的行为再出重拳,对6宗长期闲置的土地公开挂牌督办。其中,滨州一宗土地的闲置显得最为离奇。

这宗土地位于黄河6路以北、渤海18路以西,地处滨州开发区与市区的交界,面积13.54公顷。渤海18路是滨州市的迎宾大道,不仅拥有 “一言九鼎”、“黄河明珠”、“天圆地方”三大标志性建筑,更将黄河风景带、南海风景区、北海风景区贯穿于一线。在周围居民的口中,这里已经是炙手可热的“黄金宝地”。

就是这样一宗处于绝佳位置的土地却闲置了5年之久。

2005年3月25日滨州市鑫诚创业投资经营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滨州鑫诚”)取得上述土地的开发权,并在三天后就全部缴清了土地出让价款1.0466亿元,土地用途为住宅。当初如此干脆的交易,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此后却再无任何动静,直至被国土部点名督办。

滨州鑫诚是一家颇为神秘的创投公司,在网页上几乎搜不到任何资料,甚至在登记注册地——滨州杜店镇政府办公楼上也无法找到任何蛛丝马迹。

但滨州工商局的注册登记资料显示,该公司注册资金为1.0466亿元,开发区公用事业局持股51%,开发区装运处持股49%。企业法人代表为于志刚。而于志刚在2005年任职滨州市副市长、滨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书记。

滨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一位副主任证实,滨州鑫诚是管委会的全资子公司,这是当初开发区政府借鉴南方城市经验成立的。第一任法人代表是管委会书记。

国土部掀起的这股土地风暴,原本是遏制开发商囤地的行为,却意外地打到了滨州开发区政府的身上。

滨州开发区财政局副局长游荣菊回忆道,这宗土地在滨州当地位置极佳,堪称是黄金地段,应该建成地标性建筑。2005年在土地招牌挂中,开发区政府担心被开发商抢购,无法使土地被充分利用,遂成立公司将其买下。

滨州国土局副局长王世祥表示,“当时滨州鑫诚土地转让款是通过财政来缴纳的。”这笔购地款最终在国土局走了一遍流程后,又回流到当地财政中;原属开发区的土地也从开发区的左手流转到右手。

按照规划,这宗土地所在街区被规划为“金融一条街”,这也被写入了 《滨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原本担心开发商设计能力不足的游荣菊却表示,滨州鑫诚曾数易其稿,但始终无法达到滨州市政府的标准,这也导致了土地长期闲置。

最终,这宗土地被当地群众举报。国土资源部将其列为全国六大重点督办案件之一。

 1  |  2  |  3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