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高利贷危情(2)
陈周锡
2010-12-22 07:25
订阅
 1  |  2 

 

为什么疯狂?

王志说,实际上10月份温州储蓄减少,与温州预警的 “产业空心化”和“资金热钱化”有关。

之前温州市人行公布,今年6月温州人民币贷款余额5050.21亿元,比年初新增656.48亿元,余额同比增长25.8%。一位温州银行业管理人士纳闷,按理说,如此信贷规模足以满足需求,但企业把钱贷过去之后,并未见到生产规模扩大、生产设施更新等。

与此相反,小企业买房、大企业造房的投资现象一再疯狂。

“由于前期投资大,后继资金并未跟上,导致目前民间利率高涨。”王志说,金融危机后,在国家经济刺激方案带动下,温州民营企业也加快了扩张的步伐,稍微大点的企业在外地都有项目,比如房地产、工业等。如今,这些企业正需要大量的投资资金,在银行贷款不易办理下,他们就会动用储蓄、或借高利贷来缓冲资金压力。前些时间,一位温州商人在江苏拿了300亩地,为完成公司注册资金急需融资1亿元,于是王志伙同他人给予借贷,一个月利息500万元。

同时,一些在外温州商会已发展成为投资公司,各会员企业在取得银行授信贷款外,还需要民间借贷予以支持。

“更重要的是,在表面繁荣、统计数据华丽的商品零售市场背后,今年的温州中小型商人普遍面临亏钱,这在以往是极为少见的,于是他们动用了存款和民间借贷。”王志说,今年一个人即便代理销售3个产品,也会面临亏钱,更不用说那些遍布全球的温州小商户了。原材料高涨,产品售价微涨,销售额基本持平或下降,这意味着销售量明显下降,这无疑击中了温州商人薄利多销的价格竞争软肋。

刀尖上跳舞

王志说,高利贷犹如在刀尖上跳舞,一旦有一笔贷款收不回来,后果难以想象。

前不久,一家温州担保公司借给某一个生意人1000万元,如今到期后钱却要不回来、人也找不到了。这笔资金是担保公司从民间募集来的,这无疑会影响到放款人的资金安全。如果这笔钱是从银行贷款来的,或者信用卡套现、同业之间的资金拆借,后果更是难以想象。

最近,王志一个做担保公司的朋友,把钱放出去收不回来,就叫了几个兄弟终于找到借款人。那天,他们开车等候在借款人家门口,等借款人出门走在马路上时,汽车从后面直冲过去。类似的非常规手段,在王志看来实属无奈之举。

一个可怕的事实是,信用卡成为温州刷卡消费新军的同时,也成为金融案件的高发领域。今年前9个月,温州共破获9起POS机套现人民币案件,套现金额达到1.43亿元。11月,乐清法院审理一起利用POS刷卡机替别人刷卡套现的案件,涉案资金5237万元,4名机主赚取手续费共47万余元。

如今,民间借贷已成为温州最大的经济纠纷领域。

据温州主城区所在的鹿城区法院统计,今年前11个月,该院已经结案民间借贷官司833件,涉案金额6.9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570件、涉案金额3.4亿元,增长了46%和103%。一位知情律师说,为了应付接踵而来的借贷纠纷,地方法官甚至在休息日也要忙碌着案子。

从业30余年的浙江时代商务律师事务所律师吴玉亮说,他今年已办理二三十件民间借贷案件,民间借贷案件占该所案件的1/4,其他一些律师事务所该比例会高一些。吴玉亮说,从他办理的案件看,这些民间借贷背后的月利息至少5分以上,最高的达到1毛5分,主要用于借款人熟悉领域的项目资金拆借。

吴玉亮说,值得关注的是,高利贷开始向一些高风险投资领域扩展,“一旦投资失误,极有可能倾家荡产。”

最近,温州一电视台发布的“老赖”名单中,案由也绝大部分为民间借贷。吴玉亮担心,在年底银根紧缩下,这样的案件还有进一步扩大的态势。

实际上,之前推出的小额贷款公司,还是难以解决民间资金需求。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说,最近一个月他忙着到温州各乡镇做调研、听意见,酝酿在明年全市金融工作会议期间,推出一项名为“资金互助会”的新型民间社团组织,规范引导温州民间借贷从地下走上台面。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