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商会调查:上海打造外商总部基地仍存三大挑战
叶静宇
2011-04-08 09:15
订阅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叶静宇 中国欧盟商会联合罗兰贝格管理咨询有限公司7日发布的《2011年亚太地区总部调查》显示,上海、香港、新加坡成为跨国公司在亚太地区设立总部最具吸引力的三大城市,不过,上海仍由监管环境、税收体系、人民币兑换等方面的不足构成跨国公司总部进驻的障碍。 

此次调查涉及中国欧盟商会67个具备一定规模和市场的成员企业。调查报告显示,企业选择亚太地区总部时需要考虑的五大关键因素分别是“与客户/市场的近距离”、“有利的法律和监管环境”、“稳定且有利的政治环境”、“有利的商业环境”、“有利的税收环境”等,其中上海在“与客户/市场的近距离”这项最重要的指标上得票遥遥领先于香港、新加坡。 

中国欧盟商会副会长、上海执行委员会主席荣彼得说,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上海辐射中国内地的区位优势,尤其是紧邻江、浙两个消费和供应大省,不仅使上海在靠近客户和市场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而且能够为跨国公司总部投入生产设施、打开分销渠道、获得较低的运营成本和富足的人力资本提供便利条件。 

不过,在跨国公司另一些极为重视的指标,如法律和监管环境、政治环境、商业环境、税收环境、透明度等方面,上海均落后于香港和新加坡。 

参与调查者指出,与其他同类城市相比,上海的法律和监管环境构成了主要挑战,这主要是由于可预测性和透明度较低造成。尽管上海市政府已大力改善投资者面临的监管问题,但外资公司仍认为大量法规、政策清晰度不高且变化较快,冗长的行政管理程序让投资者们倍感头疼。一位参与调查者表示,过度复杂的签证流程也影响了外国人才进入上海。 

在欧盟商会与罗兰贝格联合开展的2010年企业商业信心调查中,外商对中国法规的不可预测性被视作主要担忧。 

其次,参与调查者认为,与新加坡和香港比,相对较高的企业和个人所得税也削弱了上海的竞争力。比如,上海对外资企业征收最高30%的企业所得税,大大高于新加坡最高17%和香港最高16.5%的税率水平;上海的个人所得税税率高达45%,而新加坡最高20%,香港最高17% 

荣彼得认为,上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必须遵循国家统一的税收体系,这是可以理解的,上海这几年也在积极推进税收方面的改革“试点”以吸引外商,欧盟企业希望这样的试点工作可以更深入、广泛地实施。 

据了解,在具有“先行先试”权的浦东新区,已提出未来三年将在服务业税制创新、改营业税为增值税、营业税扩大差额征收范围等领域实现突破,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不过,浦东方面的官员称改革“非常困难”。 

此外,参与调查者指出,国际融资的有限准入、人民币兑换的局限性,进一步限制了跨国公司在上海的业务范围。为此,一些已将地区或全球生产、研发、营销与销售职能部门全部移至上海的参与调查公司认为,他们仍有必要在中国大陆之外继续运营其金融职能部门。 

荣彼得表示,上海被认为是中国大陆的重要金融中心,然而,当前繁冗的行政体制、监管障碍和货币兑换的挑战俨然成了上海在2020年前跻身于国际金融中心行列的绊脚石。 

调查报告中建议,政府应当整合、整理、发布关于促进跨国公司在上海建立地区总部的相关信息,以提高透明度,另外,建议将某些事项的批准权下放至上海,加速行政管理流程和提高效率。跨国企业还建议政府提高企业税收竞争力、减少个人所得税、放宽对金融服务领域的管制,这将对致力于发展总部经济的上海产生深远影响。 

据悉,此份调查报告已经递交上海市商务委和发改委等部门,以供政府决策作参考。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