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发布日期:2008-12-31
作者:朱熹妍

俞敏洪:新东方“蜕”与进

朱熹妍

  “我们成功了!”

2006年9月7日,俞敏洪面对纽交所的采访喊道。这一天,新东方成功登陆纽交所,开盘价22美元,发行价15美元,成功融资1.125亿美元。

上市之前,几个最初跟着他打拼的“战友”退出,与其每天都要完成必须的工作,每天都要处理几百封E-mail,他们宁可天天吟诗作画。俞敏洪留下来了,他说这是上市公司的需要,是新东方现有业务发展的需要,他是新东方的一个标志,而且自己不是真正的文人。

力量

两年过去,新东方不再是原来的新东方。如今,买支笔都需要批准,否则就会被视为“损害股东利益”,影响股价。

这对俞敏洪来说,是个挑战。这位美国上市公司董事局主任兼CEO,不再能随时跟学生们侃侃而谈了,接受记者采访也要深思熟虑。

俞敏洪对事业的个性与热情一度被认为是新东方成功的关键因素。这不难理解,从小学到大学的十数年里,你总会碰到一两个个性鲜明、专业素质极好的老师,他们是演讲高手,诙谐而充满激情。由他们来上课,学生会觉得自己无比幸运。而这被要求是新东方每一位教师的授课风格,几乎每个上过新东方课程的人都能够情绪高涨地讲述新东方的传奇或者趣闻。

所有来新东方的学生们都知道,他们的校长形容消瘦、貌不惊人,曾经高考两次失利,第三年终于等来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对于学生们来说,这就是奋斗、失败、再奋斗,终将成功的典范,这很适合他们的心境。

俞敏洪说:“精神上新东方跟我已经不可分开。如果我死了一百年新东方还在,它还会把我那一套理论拿出来,作为新东方发展的基础。”

如今,必须让这股精神力量在上市公司的规范管理中延续下去。这是俞敏洪之前没有经历过的,也是他现在必须经历的。但是,俞敏洪是个精神强大的人,他跟上并主导了新东方这次蜕变。

为了赚取出国留学的学费,俞敏洪走上英语培训这条路。1995年,他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梦想,准备把新东方当成是终生的事业。那一年,他买了张飞机票,实现了踏上北美土地的愿望。最终的结果是,他说动几个同窗好友,回国组成了新东方最具魅力的新团队。也正是这批人把新东方从一个原始的培训学校,改造成如今上市公司。

为了肃清家族因素——这并不是他首先意识到并提出来的,但他主动一视同仁——他选择让自己的家人先离开新东方。这其中包括他孝顺的妈妈,强势的妻子,还有姐夫。这帮助新东方很快地平息了怨言,树立了规矩。

在新东方体制改革的那段时间,俞敏洪这个精神强大的人,也经历过一段危机:“好朋友都不认可你,互相之间明争暗斗,你觉得你整个基础都没有了。”2001-2004年,“大家开始了争执和吵闹”。新东方要把合伙人变成股东,进行拆分改制,完成真正的股份改革。但是最先迎合这个决定的王强、徐小平也先后递交辞职书,之后俞敏洪曾经的上铺兄弟包凡一也吵着要求退股。2004年,另外两大支柱胡敏、江博也相继出走。当年俞敏洪与这些人之间梁山聚义的友谊是新东方疯狂生长的制度基础。

但新东方最终没有崩盘。“我的柔弱个性在新东方内部起到了黏合作用,任何情况下我都不会走向极端。这是新东方没有崩盘的重要原因。”俞敏洪曾向媒体这样总结当时的危机。他的方法是,不会当面跟人冲突,但是会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如果要沟通的话,我一定等别人脾气发过以后再去沟通”。他自称,从来没有过跟人当面发生冲突的记录。

如今,俞敏洪正在新东方大力推行他的商业哲学:“东方的精神,西方的规矩”。他希望二者能够在新东方得到完美的结合。

2008年4月17日,新东方成功收购北京铭师堂学校,成立北京新东方铭师堂学校,标志着新东方正式进军高考复读培训领域。7月27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再次出手并购长春市同文高考培训学校。

从英语培训到复读培训,新东方的业务正在经历着一些变化,资本市场的融资成为这一系列动作的坚实后盾。同时,这种变化也受到了政策的“眷顾”,教育部出台的“公立学校不允许办复读培训机构”政策,给民办高考复读机构腾出很大的市场空间。

现在,新东方的教育产业链已经覆盖:外语和对外汉语的教学;中小学生非学历教育、素质教育、高考复读教育;大学生就业培训班(律师培训、公务员培训、职业培训);幼儿园教育四大教育体系。

《民办教育促进法》在2003年9月1日开始实行,民办学校出资人首次被允许“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经济危机使得象牙塔再次成为避风港,而通往象牙塔的道路也再次变得热闹而喧嚣。今年以来,资本已经对于中国教育这块洼地表现出无比的热情。

10月,安博教育集团获得英联资本在内的三家风险投资总额约1.03亿美元的融资,这也是目前教育业最大的私募融资额。对于此次投资,英联中国区总裁林明安表示,“中国的教育服务行业还很年轻,正在经历迅速的结构性变化,而英联则看好安博的商业模式和战略的进一步优化”。与此同时,很多后来者在地方上都在茁壮成长。

这些情况对于余敏洪来说,是一个来自外部的压力。“二线城市必须占领”,俞敏洪坚持认为。而这些地方往往已被各种区域品牌培训机构瓜分。据称,面对那些就要去中小城市的新东方上任的分校校长,俞敏洪当面叮嘱:一到新城市就得把这个江山打下来,否则就别做。因为如果是两虎相争或者三国鼎立,最后所有的成本都消耗在了人力资源和市场广告上,那还不如花一大笔钱把对方并购过来,这样就变成一个独立王国了。俞敏洪坚信,独立王国的成本是最低的。

业务扩张带来人员膨胀、成本上升,同时也相应的带来涨价。这对于二线城市中的扩张,不是一个好消息。

不知道现在的这一切,到底是不是俞敏洪之前就想要得到的。虽然新东方的发展还是显得蒸蒸日上,但是他不止一次地向外表露:“上市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虽然这一切在现在上市搁浅的同行看来,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但是压力、焦虑、失眠对于俞敏洪来说是真实的。

“其实我现在最希望的就是,新东方跟我没关系了,但新东方保持不变。这一点现在还不太好做到。”俞敏洪对外表示。到现在为止,他尚未在新东方的人物中寻找到一个精神力量比他强大的人。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