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外管局外储数据差异之谜(2)
欧阳晓红
07:09
2010-06-14
订阅
 1  |  2 

在外管局的这份年报中也称,避险情绪和货币政策主导外汇市场波动。受危机形势好转、避险情绪缓解、美联储大量供应流动性并保持零利率的影响,去年3月以来美元成为利差交易的融资货币,危机中受避险买盘持续推高的美元汇率指数开始回落,去年全年下跌4.2%,年内最大跌幅为16.7%,因此去年外储增加额交易因素之外取得了710亿美元的正值。

而今年以来美元开始持续反弹走高,而欧元受欧元区债务危机影响,欧元对美元汇率出现了很大变化,一季度跌了6.28%,外储所持有的欧元资产也相应出现了很大的减值。不过,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认为,外汇储备多元化是大方向,而面临其他货币的汇兑损失也是不可避免的。

“热钱”流入放慢

市场往往通过外储余额的变化来判断“热钱”的方向。其实,透过外管局的年报,并不难循出“热钱”随汇改蜂拥而至的身影,其增量的变化与中国经济总体形势相吻合;但在飙增的外储中亦隐匿着各种面具的“热钱”。

外管局于6月10日发布的首份《2009年外汇管理年报》显示,2009年外储为23992亿美元,较上年增加4532亿美元 (1亿美元为特别提款权);而自1990年以来的20年中,仅1992年出现了23亿美元的负增长。去年则是次高点。自2007年汇改以来,外储出现了跨越式的增长,如2007年最高增值4617亿美元。

纵观20年外储的变化数据,会发现有四个跨度,即在2001年前,外储增值低于500亿美元,2003年前低于1000亿美元;2006年前低于2500亿美元;但自2007年起,每年的增值都在4000亿美元以上。

就在上个月,外管局表示“热钱”违规流入的主要渠道集中在传统的贸易和投资领域,包括贸易、服务贸易、外商直接投资、银行和个人等。

外管局称,发现个别商业银行存在未能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甚至 “变通”协助经营主体规避外汇监管的行为。而从去向上来看,“热钱”流入后有的从事超业务范围的融资活动,或者直接或辗转流入房地产等热点领域。

尽管如此,外管局说,尚未发现境外“热钱”有组织、大规模流入境内。违规流入的“热钱”多采取“蚂蚁搬家”方式,呈现多点式、渗透的特点。截至目前,外管局已查实190起涉嫌违规案件,涉案金额73.5亿美元。

“不要线性、片面思考跨境资金的流动,现实情况并不如某些人所臆想的那样。”接近外管局的人士称。

有据可查的是,外管局公布的银行代客结售汇数据显示,今年1至3月银行代客结汇合计2703亿美元;银行代客售汇合计1776亿美元;银行代客结售汇差额合计顺差927亿美元。

外管局公布的另一组对应数据:1至3月境内银行代客涉外收入合计3822亿美元;境内银行代客对外付款合计3209亿美元;境内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差额合计顺收613亿美元。

可以看到,一季度的收汇结汇率(结汇/涉外收入)分别为71.1%、70.6%、70.5%,结汇倾向呈逐月下降趋势;而付汇售汇率(售汇/涉外支出)分别为52.7%、58.6%和55.7%,虽然2月呈现出较强的购汇意愿,但3月份又随之下降了2.9个百分点。

就此,上述接近外管局的人士说,这表明目前热钱流入的压力并不大。通常热钱需要结汇后才能流入,而现在的结果是结汇意愿不强,结售汇顺差扩大主要是因为购汇意愿持续低迷,企业大量使用外汇贷款或海外代付、延期付款等手段替代了购汇。同时,这也意味着境内的资产本币化、负债美元化的套利活动主要是基于实际贸易活动,并非纯粹的金融投机。

不过,沃德资产管理公司董事局主席卢麒元认为,不难看的数据是因为,尚未到资金大进大出“显形”的时候。

“未来可能是流出的趋势,现在还不说明问题。”卢麒元解释,今年来,资金流入的原因之一,也因为欧洲危机,而一些阿拉伯资金不能流入美国,便流向了亚洲,包括中国。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