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国资新政的屠氏烙印(2)
张勇
07:18
2010-07-27
订阅
 1  |  2  |  3 

试点国际集团

事实上,无论是人事还是资产整合,上海国际的变化实际上可以说是屠光绍对上海金融国资改革思路的缩影。

今年6月底,上海市审计局的一支审计组进驻上海国际,对身兼上海国际和浦发银行董事长的吉晓辉展开任期经济责任的审计工作。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但还是让多数被要求配合审计组工作的上海国际一些管理层感到这是一次“离职审计”。

“通常来说,对领导干部的审计都是在离职之后。”一位配合审计组工作的上海国际中层领导表示,而吉晓辉上任只有三年。同时,多位上海国际内部人士还感觉到,“审计组似乎十分严格,非常关注用科学和市场的方法进行评价。”

接近上海市政府的人士称,上海国际董事长一职基本被确定将成为下一批对外公开选聘的职位。

2007年7月,已经从上海金融办主任调任至浦发银行董事长的吉晓辉兼任重组中的上海国际董事长,此后三年,吉晓辉一直希望将上海国际打造成上海第一家金融控股公司。

后来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下称“国资公司”)和上海国际重组。“在我的印象中,国资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曾经都远好于上海国际。”上海金融办的一位官员回忆说,“弱并强”的案例非常罕见,“上海国际和国资公司的整合的确有些太依靠行政力量了。”

在二者合并之后,国资公司的干部进入到上海国际的几乎是凤毛麟角。“我们的干部在专业化、市场化方面都不会差。”国资公司一名中层领导无奈的介绍说。对于这桩“婚姻”,市场上一直存在不小的争议。

而曾经主导这项重组的吉晓辉,可能即将卸任上海国际的任职。其实之前上海国际的领导团队已经开始悄然发生着变化。

6月18日,原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城人寿)总经理朱仲群被正式任命为上海国际总经理助理。这是在原中国证监会稽查二局副局长邵亚良上任上海国际常务副总经理之后,又一名来自上海以外的干部。

朱仲群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国家开发银行工作过,后来又在平安人寿北京分公司和长城人寿分别担任领导职务,金融从业经历丰富。而邵亚良上任后,迅速在上海金融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的募集中展示出自己的能力。

 1  |  2  |  3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