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资缺席:上海PE中心现状(2)
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多次表示,对于外资管理公司发起的人民币基金,如果外资投资比例不超过20%,可以考虑让它享受内资基金的待遇。
难觅民资踪影
上海本轮PE热潮因人民币基金而起,其中颇受关注的是当地国资的角色。
在新落户的PE中,由里昂证券与上海国盛集团共同发起设立的总规模为100亿元的人民币基金备受关注。该基金计划首批募资80亿元,据称已走上募集程序。
据了解,上海国盛集团是上海市国有独资投资控股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亿元,是上海市产业投资平台和国有资产资本经营平台。
上海国盛集团董事长施德容在基金成立时表示,与里昂证券合作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目的是从市场化的角度,参与上海新一轮的经济转型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以上海九大产业为投资目标,探索国有企业进入资产管理业务的路径。
实际上,困扰上海多年的金融国资改革的大课题中,资产管理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比较薄弱的一环。
方星海在此前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上海有成为国际资产管理中心的雄心壮志,引入私募股权基金公司机构无疑将丰富上海金融结构体系。
上述外资PE人士认为,一方面,上海国资体量庞大,很多闲散资金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上海国资优化进程艰难,很重要的因素在于代表市场力量的民营中小企业力量薄弱,无法参与其中,后者又需要大量投资基金。
一旦国资进入PE行业,并由以国外机构为代表的专门机构参与管理,上述矛盾无疑将得到极大缓和。
无论国外机构能否深度参与,上海国资涉水PE的思路都已提上当地政府的重点议程。
8月初,上海国际集团联合中金公司成立以金融产业为投资方向的金浦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下称金浦公司)。
中国金融在线副总裁洪榕认为,国资强势的领域,民营资本往往弱势,如何能增加民营资本参与度非常重要。
“我们不断在以政策吸引外资投资公司,却忽略了本土民营资本,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成功与否,体现在是否以市场化手段进行金融资源配置。”洪榕称。
“必须看到私募基金原则上是不适宜国资和官方的长久运作的。”洪榕说,私募基金保密度较高、监管环境相对宽松,是PE能够高度灵活的操作,是获得更高收益率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1 | 2 |

- · 气候问题共同社论 全球56媒体同步发 | 2009-12-08
- · 增长仍是主基调 转变方式成新脉络 | 2009-12-08
- · 增长仍是主基调 转变方式成新脉络 | 2009-12-08
- · 社科院:我国85%家庭无能力购房 | 2009-12-07
- · 梅河口中和煤矿溃水事故矿工无生还 | 2009-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