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柳毅:对冲基金将会成为主流(1)
申兴 李保华
13:13
2010-07-06
订阅
 1  |  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申兴 李保44岁的谢柳毅,柏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总监。被称为基金业内的“做空高手”。曾任职于国信证券、金元证券、大成基金、世纪证券等,谢的资产管理业务经验丰富,十几年间在他职业生涯的每一站都留下了让业内信服的投资业绩。目前他掌管的中国龙动力基金2006年9月成立,一年后就在全球同类4082家对冲基金中排名第一。2008年在全球普跌中远远跑赢恒生指数,仅下跌38%,2009年的收益更是高达127.6%而远高于同期恒生指数52%的升幅。

柏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前大成基金总经理龙小波2004年7月在香港成立的一家公司,龙当年在基金行业内声名亦比肩范勇宏、高良玉等人。“中国龙动力基金”是柏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真正意义上的对冲基金。柏坊资产投资总监谢柳毅认为,对冲是他获取超额收益的重要“法宝”。

上海中大经济研究院院长益智表示,“在中国股票市场从单纯只能做多赚钱到股指期货推出之后的双向交易过程中,我们的理念也应该从买入持有的巴菲特时代转化为更加专业的威廉姆斯和布林格时代。只有这样,私募基金才能够拥有核心竞争力而成为对冲基金。”

对冲基金将会成为主流

经济观察报:对冲基金在经历2008年的巨大打击后,2009年再度爆发式增长,你怎么看待对冲基金行业的趋势?

谢柳毅:对冲基金行业整体趋势很好,基于价值投资长期持有的共同基金在08年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很多都被消灭了,其投资理念也受到了巨大冲击。但是2008年有部分对冲基金还赚钱。通过2008年的金融海啸很多人重新认识了对冲基金,觉得这个世界还有这种避险的手段,这对对冲基金的未来发展也是重大利好,至少现在很多人不会谈对冲基金色变。以前,以老虎基金为代表的追求高收益、高杠杆那种形式的对冲基金把对冲基金行业印象搞坏。

对冲基金越来越多的是用做空来对冲系统性风险。那种高杠杆、高风险和高收益率的基金越来越少。高杠杆的基金在2008年除非你单边做空,不然大部分基金都死掉了。

是如果做空后在2009年你没来得及掉头,一样会牺牲掉。用高杠杆做单边市场的存活率并不高,本来做空的风险在理论上就是无限大的。

未来,国内作为一个重要的对冲基金市场。目前阳光私募基金目前还受到政策的限制,没有法律明确的名分,但从长远来看肯定会放开。而且这个市场空间很大,公募做得好的很多人都做私募去了,发行私募基金会越来越多。美国刚开始也是公募占主导,私募很少,现在也是私募占主导。

经济观察报:中国龙动力基金在过去的三年来,是如何取得这样优异的业绩的?

谢柳毅:中国龙动力基金在海外市场主要是投资香港市场,而且主要是红筹股。在香港市场上,我们投资感觉到最大的区别就是香港是一个可以做对冲的市场,涨跌都可以赚钱,只要你对市场判断得对,跌也不怕。大陆过去的市场是一个单边市场,在一个单边下跌的市场,回避风险基本不可能。通过对冲进行风险控制,只要对市场判断对了,下跌也不害怕。

经济观察报:2008年在港股的大幅下跌中,你是如何获得了超额正收益的?

谢柳毅:在2008上半年的时候,开始也是用指数期货来对冲风险,但是后来发现我们的股票组合的弹性比较大,所以在上半年用指数期货对冲后感觉效果不是很好。而且指数对冲也不是我们最擅长的,我们擅长的还是行业研究利用股票来对冲股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用股票对股票来覆盖风险,其覆盖弹性更好。

我们就有个做多的股票池和做空的股票池,然后在里面进行选择对冲。当时用汇丰控股等银行和地产股来对冲我们的投资组合,感觉非常有效,应对金融危机成为我们做空的对象。在2008下半年将股票对冲股票做空的比例调整后,下半年的时候我们净值就稳住,而且还稳中有升。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