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联华股东内耗乱象(2)
陈旭 仇子明
2011-03-21 00:23
订阅
 1  |  2 

缘起

2007年12月20日,联华合纤(*ST联华当时的简称)披露,当时的第一大股东万事利集团将所持联华 合 纤 有 限 售 条 件 流 通 股3036.7063万股质押给多贝特,为1亿元借款作担保。

“2007年时,万事利觉得自己没有特别合适的资产注入联华,正好有人找到万事利说想合作开发上海嘉定区的一块地 (即上述嘉定区菊园小区沪宜公路4290号地),经人介绍,找到了多贝特。””陈曙华告诉记者,之后款项用在了与联华子公司合作开发该地块上,该地块及相关开发成为了联华的资产。不过,“借款发生后的一系列事件都是意外。”陈曙华表示。

一年后,因逾期未还款,多贝特将万事利告上法庭。

“嘉定项目开发不成功,2008年金融危机时,万事利资金确实有些紧张,但是多贝特的起诉非常突然,可能也是出于对万事利财务状况的担心。”陈曙华表示。

2008年12月10日,联华合纤公告,持股占25.34%的第一大股东万事利集团同意将其持有3236.7063万股(占公司股权的19.36%)转让给多贝特商贸以抵偿上述债务 (含贷款及利息共计1.2亿元)。这标志着万事利系掌控联合化纤的终结。

2010年12月21日,*ST联华与上海市嘉定区菊园小区动拆工作办公室达成《动拆迁补偿协议》。上市公司将拿到动拆迁补偿款8534.5396万元,而这笔钱到底应该划归上市公司,还是应该作其他用途,各方股东发生了激烈交锋。

从借款并计划合作开发上述地块,到开发未果而痛失联华合纤第一大股东位置,再到因该地块动拆迁补偿而引发诉讼,万事利几年间步步失守。

江苏建丰入主

1992年10月登陆A股的联华合纤,2003年曾被ST,2005年5月被暂停上市。在张建平口中,2004年入主的万事利集团花了2年时间,帮助这家负债3亿元的上市公司走出困境,负债降至1亿元。2005年11月,该股撤销暂停上市,2007年2月摘帽。

但2009年初,多贝特成为第一大股东后,上市公司的实际资产只剩下上海和青岛的两块地了。多贝特控股联华后,命运多舛的*ST联华深陷各种官司中,让各方感到筋疲力尽,内耗令上市公司业绩节节败退,进而伤害的是投资者的利益。

联华近年业绩持续低迷,2007年实现净利946.42万元,2008年亏损达4878.05万元,2009年更是亏损至6652.38万元。2009年,联华合纤也再度被ST。2010年其预告的净利润1800万元,亦非主业营收所得。

2010年8月20日,多贝特将其持有的2036.71万股*ST联华转让给江苏建丰。加上当年2季度从二级市场入股*ST联华的另两家建工系公司江苏万邦机电(持股2.26%)和江苏天成设备安装(持股2.2%)的筹码,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总持股达16.64%,即2770.3万股,成为第一大股东。

自称对多贝特转让股权完全不知情的万事利立刻开始密集起诉上市公司。“我们希望不管谁做大股东,都能解决我们历年来和上市公司七八千万的债务问题。”张建平表示。

在2010年12月底,多贝特将剩余7.18%*ST联华以1.1亿元转让给江苏的神秘股东何云才。仅1年左右,多贝特就“倒手”*ST联华大赚约2亿元。在采访多贝特总裁王连景时,其马上挂断了电话。而多贝特位于北京的办公室电话也显示为空号。

记者获悉,现年45岁的何云才是无锡源泰投资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还在中天科技投资公司任职行政人员。

*ST联华新任董事会秘书白若熙,曾任上海泰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这家南方报业集团旗下的投资公司,则曲线控股上市公司光华控股。

3月15日晚,*ST联华新任董事长程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江苏省建是有计划重组上市的,我们公司本身资产质地不错,一直也想寻求资本市场的再发展,所以就拿到了这个壳。”尽管程鹏明确表态,建工系拟对上市公司进行资产注入,但目前尚无具体的规划以及时间表。

而万事利方面对程鹏所称的方案表示“从来没见过”。

对于*ST联华能否顺利保壳,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2010年末上市公司拿到拆迁补偿,即便最后法院将这笔钱划给万事利,那上市公司已经把钱计入2010年收益了,我认为应采取会计上的追索调整,认定上市公司2010年收益为负。”

截至发稿,黄浦区法院仍从中调解万事利集团、江苏建丰系以及上市公司间的关系,希望协商解决矛盾。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