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尔街20年最大内幕交易:13名白领暴富(5)
但是此案中尚存疑问的,是偷偷跟随富兰克林账户炒股的同事们。他们的跟风行为是否对任何公司负有责任?海宁教授认为,“如果SEC能证明他们跟随交易之时,知晓富兰克林的消息来源是非法内幕信息,也可被视为非法。”——只是证明这一点并不容易。
内幕交易不会消失
中国的内幕交易涉案人员大多为直接内部人和亲属,即公司管理层和股东。曾被SEC起诉的新浪董事姜丰年、网易副总裁梁钧(参见《财经》2007年第5期“姜丰年新浪股票之陷”)均属此列。
而在监管更为严格的美国市场,近年来案件多发生在间接内幕人,即银行、中介机构和消息获得人。
在美国,从监管部门到金融公司,正因对直接、间接内部人及其直系家属的监管相当系统化,试图靠内幕交易获利的人往往通过朋友等第三方进行,且行动十分谨慎低调,以免引起监管当局的注意。古登伯格一案中,历时五年间,个人账户上每笔交易赢利从几百美元到几千美元不等,极少上万。而公司账户交易的获利最多也就10万美元。
与之相比,无论是2003年网易资深副总裁梁钧70万美元的抛售,还是2004年新浪姜丰年案中由其妻陈怡桦所得25万美元的做空指令,显然都不愧为“大手笔”,极易触动敏感的监控系统。
通过第三方交易的问题是内幕信息往往流传很广。尽管交易者通常是内幕人的老友,但信息有如瓶中的精灵,一旦放出便很难控制其走向。此案中UBS的古登伯格以为自己只与富兰克林和塔夫迪两人合作,而摩根士丹利的克洛塔也觉得自己仅仅是与杰曼一人交易而已。殊不知,人人都看到出售信息是一个无本的买卖,消息辗转数次,在十多人之间往复,最终导致东窗事发。
况且,内幕交易的目的就是从证券市场获取利润,无论时间长短,账户上总会呈现出超常的赢利。钱多容易事发,钱少则无利可图,知法犯法的交易者无不在维护一个微妙的平衡。即使如本案中被告一样,试图通过少量交易掩盖事实,经过多年的细水长流,难免不累计到一定数额,引起监管当局发现。
SEC近年来把对冲基金列为监控的重点。主席考克斯更是在本案公布之时称其为加强对冲基金监管的表现。对冲基金一向以隐秘着称。相对于传统的基金、经纪公司和金融公司而言,呈交监管部门档案较少,同时交易量巨大。2006年底,对冲基金掌握的资金高达7万亿美元。
“我们的内幕交易调查一般不针对某一种投资者,而是紧跟交易,追随证据。对冲基金现在是我们监控的重点,因为他们掌握了相当规模的资本,完成了众多交易。”凯普兰说。

- · 女子醉悬高楼惊动谈判专家 12楼窗外呆两个半小时 | 2009-08-13
- · 广州首现甲流重症病例 17岁中学生仍中度昏迷 | 2009-08-13
- · 小S性感大跳钢管舞 挑逗性过浓疑遭央视封杀 | 2009-08-13
- · 测试广告1 | 2009-08-13
- · 郝蕾郭富城戏里戏外亲密 张铁林醋意大发搭肩示威 | 2009-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