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7-05-20
本报记者 蓝姝
订阅

深发展二次股改QFII盟友入十大流通股东(1)

 1  |  2  |  3 

经济观察网讯 本报记者 蓝姝 深圳、广州报道 从去年7月17日第一次股改方案被否决,在经过一场长达近一年的战争后,5月16日,深发展终于启动了第二次股改。

在定向送红股的分红模式下,实施流通机构股东的意见,发行认股权证。半个月前,深发展董事长纽曼在季度业绩发布会上透露当时已提交给有关部门研究细节性问题的股改方案“充满创造性的”框架设计。

深发展披露的二次股改方案核心显示:在一个标本与榜样的基础上加以“创造性设计”,原来纠结在深发展第一轮股改中的种种矛盾似乎迎刃而解。新方案的核心内容为:以为分配利润向流通股股东定向送红股(比例10送1)作为股改对价,待股改方案通过后,再向所有股东均按照10:0.5比例发行,期限分别为6个月和9个月认股权证,行权价格为股改方案公告前20天平均交易股价的85%,即19.89元。

皆大欢喜

深发展称,对流通股东派发红股相当于非流通股东将其红股全部转赠给流通股股东,红股派发数为1.49亿股,以5月11日收盘价27.85元计算,所送红股的价值约为30亿元,与第一股改方案中7000万元的定向区间分红相比,非流通股东支付对价送出率约为7%,对价安排有了很大提高,亦是体现深发展非流通股东为完成股改的一种诚意。

深发展称认股权证本身不属于股改对价安排,主要是征询与采纳流通股东意见。之所以设计两种行权期限,是为了避免快速摊薄股东权益。事实上,在深发展启动第一次股改前,就有机构提出了有关权证方案,纽曼当时亦透露新桥是原则上同意认股权证方案的。但无论是认沽还是认购,当时都面临着障碍。而第二轮股改之所以能够回归到当初的认股权证方案,有关人士指出,对流通股东的定向送红股是整个股改方案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整个堪称“创造性设计”方案的核心内容,与深发展效仿的榜样“华侨城版本”相比,其更具有创造性。

从围绕深发展股改博弈的各主体来看,这是个各得其所的“创造性设计”:就深发展而言,不仅弥补了现金分红减少每股净资产的不足,关键的是以补充分红的形式达到了发行认股权证(再融资)的基本条件;以机构为代表的流通股东而言,他们获得了对价,同时为下一步满足其提出的发行认股权证铺平了道路;就新桥而言,依然是不需要拿出一分钱的真金白银来,其惟一的问题是,流通股东20868份认股权行权后,新桥股权比例将被摊薄,但因为有GE进入以及现在新近的JP摩根,原来的老盟友花旗环球等QFII身份盟友支持,足以维护新桥在深发展的话语权。更为关键的是,认股权证实际上相当于再融资,有利于提升深发展资本充足率水平。这样,原来纠结在深发展的对立性矛盾均消之于无形,新桥与流通机构股东之间的紧张关系得到缓解。

 1  |  2  |  3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