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文荣的百年沙钢(3)
四
最让沈文荣自豪的是,“有一个稳定的高层班子,公司高层三十年没有发生变更”,人心的稳定给沙钢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业内喜欢拿沙钢与宝钢相比,沈文荣却表示,关键不在比较,而应该研究人家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认为,沙钢的产业链没有宝钢完整、产品结构不如宝钢丰富;技术创新能力、人才储备不如宝钢;融资渠道不同,财务成本高于宝钢;进入行业时间晚,对资源的控制和利用不如宝钢。
说到沙钢的成功之处,沈文荣认为在于有雄心,有目标,不折腾。
对于民企来说,机制灵活、决策快,但是,在资金筹措、项目设计上也更费脑筋。财务上的限制逼迫沙钢在每个项目上要迅速收回成本。“在沙钢的发展项目中,基本都是一两年收回成本,而在钢铁行业,快的要七八年,慢的要十年以上。”沈文荣说。
紧贴市场来确定生产,是沙钢奉行的宗旨,为了及时了解讯息,各地办事处和经销公司每周都要反馈当地的市场行情和竞争对手产品及价格情况。
金融危机袭来,建筑用螺纹钢被市场青睐,沙钢便对大盘卷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增设生产螺纹钢的棒材设施,好在数年前,沙钢在建设大板坯连铸生产线时,预留了120万吨的方坯连铸能力,仅仅两个半月就完成了改造任务,产品立马出现在市场上。而这在同行,起码得用上半年的时间。
通常钢厂的生产线设计从俄罗斯引进,设计标准较为粗放,沈文荣在欧美考察对比后,发现了这一点。于是,沙钢的竖式电炉投资比兄弟厂节约30%,高线轧机投资要节约20%。
成本控制和快速改造生产线的能力,是沙钢的绝技。不过,沙钢迅速的扩张,持续的现金并购,也带来了较高负债率。虽然在最艰难的时刻沙钢总厂也没有减产,但参与的浦项不锈钢、收购河南永兴钢铁等项目则一度停产,出口下降70%。这一时期,很多民营钢企都在为资金困扰,项目进行到一半,钱没了。
沈文荣也不是没想过以股权换企业的未来,曾有一度,传出韩国一家知名钢铁集团想抄底沙钢,对方以金融危机为由,提出60亿人民币收购沙钢10%股权。沈文荣拒绝了。
他的理由是,我只花了700个亿,将1500万吨钢铁产量提高到2000万吨,而这,是别人花1500个亿都搞不出来的。
沈文荣表示,下一步重点是整合ST张铜和自身的资源,至于公司的IPO,仍无计划。
世界500强排名的进入,并未给沈文荣带来太多惊喜,他更在意的是身在其中的名次,以及沙钢究竟能不能成为一个百年老厂。

- · 山东钢铁赢了 | 2009-09-07
- · 国企改制促民营钢企数量大增 | 2009-08-20
- · 沙钢民企第一 年营业收入击败联想 | 2009-08-20
- · 沈文荣:“三十年就这么过来了” | 2009-07-30
- · 大匠沈文荣 | 2009-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