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锁定惠普 王振堂坐二望一(1)

订阅
07:00
2009-12-16
万晓晓

经济观察报 记者 万晓晓 五年前,当“台湾IT教父”施振荣,将宏鸉公司交到王振堂手上时,已完成了从零到100亿美元营业收入的积累,并提出位居全球个人电脑(PC)前三的期望。

几年来,王振堂毫不谦虚地“坐五望三”、“坐四望二”、“坐二望一”,接连超越。

2009年,当宏鸉拿下全球PC的第二把交椅后,再度将目标锁定在全球PC老大——惠普,并表示,三年内达到300亿美金的营业收入。

与别人达到目标再嚷嚷不同,王振堂是先排兵布阵,就像与对手下棋,棋刚过半,他便大声表示自己赢定了,总是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赶超联想

接班施振荣之后,有人担心王振堂只拿到了一个宏鸉的品牌。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主攻国际市场的宏鸉也不断丢失境外市场份额。

当时,宏鸉集团在自有品牌与代工制造板块已然成熟,但因内部资源分配不均、业务管理相互牵绊等原因,施振荣毅然决定分家:旗下宏鸉、明基、纬创,各自单飞。

这造就了宏鸉日后的轻资产模式。2004年底,施振荣将经营半生的宏鸉,交棒给总经理王振堂,工厂给了纬创公司。同时,交给他的使命是:2-3年,要超过联想,由全球排名第五,做到全球前三大。背负使命的新帅王振堂,开始了宏鸉品牌的新征程。

联想迅速壮大,让宏鸉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对手。此时的联想已经连续8年占据中国市场第一的位置。

找出对手弱点,借力使力,是宏鸉惯用的招数。彼时,联想电脑主业遭受戴尔猛烈攻击,多元化也做得并不成功。2004年,联想在并购IBM的PC之后,虽然获得规模优势,但一度桎梏于海外并购后文化整合的难题。

王振堂看到了这一点。2007年是,宏鸉与联想的全面交锋年。当联想计划收购PC厂商PackedBell的时候,宏鸉以4580万美元横刀夺爱;同年,宏鸉更以7.1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三大PC品牌Gateway。

相比之下,宏鸉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国际化征程,在上世纪90年代的北美市场,完成三次并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海外人才。王振堂知道,国际并购整合经验、驾轻就熟的海外营销运作,轻资产模式,是其他竞争对手暂时达不到的。

相比之下,联想集团体系完整庞大,员工多达23000多人。而宏鸉在全球70个国家运作,有9万个零售店,员工仅6000名。

宏鸉的优势是——纯品牌运作,无工厂模式,生产、渠道全部外包。精简后的结构,更有助于宏鸉迅速反应,低成本运营。

2007年,联想因文化整合和错失机会,被宏鸉超越。这一年,宏鸉全球销量431万部,市场份额6.8%,从全球第五名发展到第三名。完成许诺,王振堂用了两年的时间。

 1  |  2  |  3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