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股份项目落地 地方国资“PE”化运作路径(1)
张延龙
06:59
2010-08-10
订阅
 1  |  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延龙 为了谋求项目“落地”,地方政府通过平台公司掌控的区域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大规模“联姻”,正在兴起。

央企彩虹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彩虹股份(600707.SH)刚刚公布了一份增发募资报告显示,其拟建项目的所在地张家港市政府掌控的张家港经济开发区实业总公司(下称“张家港实业”),以5亿元的代价,如愿成为这家上市公司的新晋股东。

就在不久前,吉利沃尔沃并购案中,大庆、上海嘉定的地方国资,也以股东的身份扮演了重要角色,总出资约40亿元。

作为投资环境的一部分,在过去,许多地方政府对尚处创业期中小企业进行补贴、奖励或者股权投资,以吸引企业迁入,但盈利状况并不乐观。随着他们资金掌控能力的膨胀,在产业领域进行大规模股权投资的热情,已显而易见。

落地

彩虹集团总部设于陕西省咸阳市,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118家骨干央企之一,也是中国第一只彩色显像管的诞生地。

目前,彩虹集团是上市公司彩虹电子(00438.HK)和彩虹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后者是我国最大的彩色显像管生产商,位居我国第一,全球第二。随着CRT产品市场的萎缩,彩虹集团开始谋求新兴业务——液晶玻璃基板和OLED。

在2008年,彩虹集团曾希望直接进入液晶面板业务,直接上马6代线,并寻求项目落地。据悉,彩虹集团总经理邢道钦带队曾对合肥、西安、芜湖等地进行投资考察,“企业发展这个产业或者产品技术,需要各种资源的支持,你和哪个地方的资源优势相吻合,就应该去哪个地方发展。”

一位陕西省当地高级官员说,陕西也曾希望彩虹能把项目放在当地,因为彩虹的总部在咸阳,当地也有比较成熟的配套环境。

“这种项目哪个地方会不想要?符合产业导向、没有污染,又是央企,但是彩虹这类央企,陕西并没有什么约束力,他们习惯的做法就是跟各地要政策、要配套,最后比较哪个地方给出的条件最好,”他说,“但现在税收、土地等政策不比前些年了,各地的差别不会太大。”

据称,在经大量比较后,彩虹集团决定将6代线项目“落地”于江苏张家港,其原因就是“张家港市资源优势明显,不仅提供低价土地,还能够帮助彩虹筹措资金”。

2008年10月7日,彩虹集团与当地政府签约,约定由彩虹集团、张家港经济开发区实业总公司等共同出资,建设第6代TFT-LCD液晶显示屏生产线,总投资约150亿人民币,建设周期为两年,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32/37英寸液晶电视显示面板437.2万块的能力。

一年之后,彩虹集团意识到液晶面板周期变化风险较大,该项目宣告停工,开始谋求在当地建设其更具技术优势、同时投资额度也更小的玻璃基板项目。

这并未妨碍到彩虹集团与当地政府的合作,2009年9月,彩虹股份决定增发募资,用于玻璃基板业务项目的建设,张家港实业再次成为其合作者,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参与增发。

当时,彩虹集团、张家港实业承诺,分别以不低于10亿元和5亿元,来认购彩虹股份增发的新股。而作为紧密合作的战略投资者,张家港实业不参与竞价,但接受竞价结果,按照竞价结果形成的价格进行认购。

增发

据了解,彩虹股份此次增发共募资35亿元,用于建设8条5代线、2条6代线玻璃基板项目,其中,3条5代线玻璃基板项目位于张家港。目前全球仅有5家企业掌握玻璃基板生产技术,而彩虹股份是国内唯一一家。

由于行业的垄断特征带来的议价能力,该业务的毛利率水平通常在40%以上。彩虹股份称,新建项目除募集资金35亿元外,还将从银行融资27亿元。

按照其7月30日公告的增发结果,发行价格为11.25元,最终选定了10家投资者进行配售,张家港实业最终持股4444.45万股,成为其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仅次于彩虹集团和彩虹集团掌控的彩虹电子。

工商资料显示,张家港实业为张家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下属的国有独资企业,注册资本6亿元,其法人代表谢刚同时亦兼任张家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张家港实业的前任法人代表陶勇才,同时亦是张家港天港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董事长,天港地产是张家港开发区下属的国有地产公司,在当地开发有大量楼盘。

此前,对于彩虹集团与张家港关于6代线面板项目的合作,有分析认为,“彩虹集团没钱,选择张家港主要是张家港政府支持,能得到资金,否则120亿元资金哪里来?因此政府的态度非常重要。”

据称,当地政府还为此专门进行协调,组成80亿左右的银团贷款来解决资金问题。

而最终投资规模大幅缩减,无疑也减轻了彩虹股份和合作伙伴的融资压力。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