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东软CEO刘积仁:说海外并购大局已定为时过早(1)
沈建缘
09:10
2010-08-10
订阅
 1  |  2  |  3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沈建缘 作为业内众所周知的“冒险家”,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的秉性和企业家的训练让人们更加深了这一印象。从一个只有几名员工的校办企业成为一个拥有17000人的软件王国,东软的全球化战略中,海外并购是最重要的一颗棋。

除了成为行业中最优秀的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东软没有别的选择,这对东软是一个压力。不久的将来,东软来自海外的人才和经验将最终服务于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

目前东软已经实施了几起海外并购,下一个战略方向是医疗。“这可能是一个更大的战役,会在两三年之后看到欧洲和美国有全新的布局。” 目前东软的海外管理团队、商业机会、战略目标都已经在刘积仁的国际化蓝图中变得清晰,为此,本网对其进行了独家专访,刘积仁表示,经观国际化蓝图逐渐清晰,“但要说大局已定则为时过早”。

以下为专访内容:

经济观察网:你现在的心态是沉醉还是放松?

刘积仁:我现在是平静的。金融危机没有让东软伤筋动骨,财务上很健康,过去一段时间的的经营结果使得我对东软的未来更有信心。“每天上班都有很兴奋的事情。”

经济观察网:并购中最大的收获和难点是什么?

刘积仁:最大收获是人才,充满创业激情的人才,高端的研发和市场的人才。

难点也是人才,我们如果不能驾驭这样的人才,在海外建立营销和研发团队和竞争对手相抗衡,那么我们在中国的低成本和规模的优势也会丧失殆尽,东软过去的价值和经验就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保存下来。

经济观察网:是什么给了东软进行海外扩张的开放性和勇气?

刘积仁:东软的DNA中有来自大学校园文化中追求浪漫的秉性。在过去19年里,我们总是选择冒风险,选择做更困难的事情。比如做电讯业务的时候,手机在中国还是奢侈品;做社保项目的时候,全国的社保还没有启动;做电力的时候,大家还不知道智能电网为何物,而进入医疗系统领域,更是几乎加入了一场能让东软迅速死亡的行业竞争,每一次东软的成长都充满了戏剧性,可是每一次东软都很好地活下来了——这就是东软血液里的东西——我们相信“凡是容易做的事情都是不可持续的,凡是可持续的都是不容易做的”,我们选择做困难的但可持续的事情。

 1  |  2  |  3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