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方政府来说,控制调控带来的风险远没有起草一份政策文件那么轻松。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曾在一个电视电话会议上透露,近10年银根和地根的相互影响呈现出很明显的规律性。 “如果银根放松,通常是半年到一年之后,土地征用就会大幅度上升;如银根收紧,半年到一年之后,土地的征用就会有比较大幅度的下降。”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表示,刚刚公布的一季度全国84个城市的土地抵押贷款是2万多亿,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多,这说明了地方政府 “土地财政”是推动房价的动力。
北京市财政局一位内部人士表示,2009年北京全市预算内财政收入完成2026亿,而土地出让总价款达到928亿,土地出让净收入为477亿。土地出让金收入总额占财政收入比例约50%。土地出让溢价率也高达50%。
该人士称,去年土地和房地产收入对财政的依赖性太大,契税完成预算300%多,主要增幅来源于房地产和土地,营业税增幅完成了15%。
这位人士认为,北京调控政策出台后,首先受到影响是交易环节税收,如契税;而开发环节的影响,可能持续的时间更长。因此,北京编制今年税收收入预算时,财政部门将房地产作为营业税的减收因素考虑,增幅定在了12%,比去年低3个百分点。
不过,或许这三方谁都不会出现烦恼,因为地方政府和银行、开发商之间的亲密联系并没有因为2008年的房地产市场低迷期而有所改变。
2008年底,一个国有上市房地产企业老板告诉潘石屹:”现在我们的资金状况非常差。但可是政府不能不管我们,会救我们的。
“当时我都笑出来了,你是一个上市公司啊,你财务指标不好,银行、地方政府为什么会救你?”潘石屹回忆。
但等我回到北京来,政府真的救了他们。”潘形容这是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东郭先生把狼给救活了。 “08年底-09年初,所有的房地产公司贷款没有一笔不延期的。有几个地方政府还出台红头文件说开发商欠地方政府的出让金半年之内不用交了。”潘石屹说。
但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谁说不能在2010年继续上演呢。
- 【视频】“新国十条”下的楼市 05-08
- 【专题】“新国十条”一周考 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