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三个民营出版人的故事(1)

订阅
07:05
2010-01-14
程明霞

经济观察报 程明霞/文 如果地球当真在2012年毁灭,至少对印刷出版业来说不该算作坏消息。因为另有预言声称,纸质图书将在2018年消亡。照此逻辑,当这世界和全体人类都灰飞烟灭之后,飘着墨香的书本还将存在6年。

这当然是扯淡的逻辑。没有人在看过电影《2012》后,会真的以末世心态去面对未来两年,也没有几个图书出版商真的焦虑自己的下一个十年。当年声名远播的网络写手“李寻欢”、如今的万榕书业老板、韩寒的经纪人路金波在微博里调侃:“决定今晚去杭州,不见任何人。沿西湖走三圈。定可悟出2018(所谓纸书末日)的出版之道。”

但是,这两则警世危言也绝非哗众取宠的戏言。那么,末世预言下的中国图书出版业究竟是怎样一幅图景?

有人说,这是一个大门初开、曙光初来的朝阳产业;有人说,这是一个蛮荒开垦、远未成熟的幼稚行业;也有人说,这是一个从未被阳光照耀过、还未正常生长就行将死亡的市场。

沈浩波、吴晓波、汪宇,听这三位民营出版人描述他们眼中的中国图书出版业,你会看到三个不同的世界。沈浩波就像成熟的好莱坞大片,热闹、铺张、雄心万丈。吴晓波就像优质的本土商业片,用心、用脑、揣着理想的念头,迈着现实的步子。汪宇则像是另类的小众文艺片,无声无息又自由散漫,自得其乐。

谁代表主流,谁才算成功,这其实是个伪问题。关于中国图书市场的真相与真理,应该就像2018那年的图景一样:纸质书与电子书相得益彰,大片与文艺片各得其所。——无论对买方或者卖方而言,只要没有监管方的掺和,这本可以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和谐市场。

沈浩波:你为什么不叫我诗人

“写诗,出版,就干这两件事。”沈浩波对自己的定位和评价毫不犹豫、毫不含糊。他无比谦虚又无比傲慢地说,作为商人,他还在金字塔的塔底,而作为诗人,他则站在塔尖儿上。他在商业世界的偶像是默多克,在诗歌圈的偶像是他自己。

看起来极端抵触的两种特质、两个世界,既分裂又和谐地统一在沈浩波身上。

诗人沈浩波,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仍然是读诗和写诗,哪怕挤出上厕所和睡觉的时间。“我上厕所的时候永远在阅读……昨晚忙完回家已经11点了,我去一些博客读诗,一直读到半夜3点多还不想睡,越读越兴奋,好诗太多了!诗是人类情感的浓缩!”

除此之外,诗人还喜欢骂人,心有不满就一吐为快,口无遮拦,百无禁忌。有人骂他,说沈浩波“此人心藏大恶”。他觉得“心藏大恶”这词儿不错嘛,于是干脆拿来给自己的诗集当书名,虽然他并不认同这种评价。对于当年与他对骂数回合的韩寒,他没有丝毫忌恨地说,“韩寒文字上确实有天赋”。而提及同行业某位显赫人物的观点,他张口回应:“这话是放屁!”

诗人开口,时而诗意流淌,时而粗语相向。而商人沈浩波则满口数字。无论是中国图书行业的整体增长,还是自己创办的磨铁图书的成长,或者竞争伙伴的市场份额,以及下游销售商对自己的盘剥,沈浩波不仅对自己所处行业无比熟悉,也对商业世界和商业文化本身,有着自己完整而清晰的认识。

他推崇的是好莱坞式的商业文化。“好莱坞代表的是一种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也是文化。法国人永远看不起好莱坞,但是好莱坞就是能一统天下。”沈浩波说,其实图书作为产品,与皮鞋、啤酒并无区别,都是要吸引消费者买下它,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但是,在沈浩波眼中,图书市场比皮鞋、啤酒更诱人的地方在于,在这个人性逐渐释放、表达愈加开放的时代,“人人都是潜在的畅销书作家,人人也都是潜在的畅销书读者”。

“一个民工,偶尔读了《明朝那些事》,或许从此就爱上历史书;一位家庭妇女,读了一本养生书,就可能一本一本读下去,直到读到曲黎敏,从此爱上中国传统文化。”此时的沈浩波是个十足的商人。他就像那个著名故事中的天才销售员一样,发现了一个人人都是光脚丫的小岛,立刻就预见到自己可以靠卖鞋给岛国居民而发大财。商人沈浩波还强忍着不再随便骂人,“万一得罪了我以后的作者呢?可能我一不小心骂的人,以后就是一个我要签的畅销书作家。”

 1  |  2  |  3  |  4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