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美国的敌人吗?
网络版专稿 评论员 张宏 美国调查公司盖洛普在2月11-14日对1007个美国成人做了一次电话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取代朝鲜成为美国第三大敌人。在这份调查中,伊朗以25%的比率成为美国最大的敌人,伊拉克22%居第二,而中国14%,朝鲜9%。一年前,在相同的调查中,中国的比率是11%。
中国是美国的敌人吗?美国一直在人权、台湾、西藏等问题上对中国大加指责。而在盖洛普做调查的期间,中美之间最大的分歧在于经济领域,包括贸易、汇率及通货膨胀等领域。在西方媒体密集的负面报道之下,美国人自然会将中国列为他们的主要敌对国家之一。
从去年年初开始,西方媒体对华报道一直以负面为主。从中美巨额贸易逆差开始,媒体频频发表美国政要要求中国加快人民币升值的言论;继而,中国产品质量问题被人为夸大,美国各大超市纷纷下架中国商品;随后,奥运临近北京的环境质量被大面积地攻击,称北京不具备举办奥运的条件;直至最近,西藏问题又成为西方媒体的焦点。
美国指责中国在输出通胀,因为中国经济的巨大需求推高了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但从现在的情形看,全球通胀的始作俑者是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不断贬值的美元使全世界流动性泛滥,导致了目前的全球性金融局势动荡。
美国指责中国操纵汇率,大量的廉价商品涌入美国,造成了巨额的贸易逆差和美国工作机会大幅减少。但随后美国国会的调查却显示,中国政府并未操纵汇率;而廉价的中国商品实际上是增进了美国人的福祉,延长了他们享受低通胀、高福利的时间。对于中国商品的质量问题,美国最大的玩具商美泰后来公开向中国道歉,表示“绝大多数美泰召回的产品是因为美泰的设计缺陷,而不是因为中国制造厂商生产的问题。”而当人民币已经升值12%以上后,美国官员仍然要求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其逻辑何在?
当美国媒体指责北京空气质量过差,不适宜举办奥运会时,笔者认识的一位瑞士记者就曾当面质疑奥组委官员,“难道你们几年前投票通过北京奥运会时,不知道北京空气的质量吗?北京的空气比去年有了明显的改善,难道你们不知道吗?”
在18世纪,欧洲学者们总会用欣羡的字眼来描述矗立于东方的中国,一个神秘、富饶、文明且因中央集权而治理得井井有条的理想国。但当世界变平时,美国与中国的距离却显得更加的遥远,互信变得更难实现。经济与社会交流的增多看来仍没有使美国人对中国的信任感比以往多一些。
同样的,对于伊朗和伊拉克,究竟是谁在伤害谁?是谁造成伊拉克目前爆炸不断、生灵涂炭的局面?是谁对他国的内政横加指责,肆意将“邪恶国家”的字眼强加于他国之上?
试想,如果在中国做一个“谁是中国的敌人”的调查,结果会是什么呢?
- SHOW中国 | 2008-05-01
- 布什称面临困难时期 或将减税促经济 | 2008-04-30
- 2008:银行海外并购大戏将上演 | 2008-04-30
- 电信重组即将尘埃落定 | 2008-04-30
- 雷曼兄弟:中国内需走低将拖累GDP增长 | 2008-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