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首 页 >

医药行业 青蒿素产业洗礼之后迎接重生

    
作者:国元证券
发布日期:2007-05-29

  2004年起我国青蒿素产业开始崛起

  我国占有全球青蒿素资源的80-90%,是全球主要的青蒿素资源来源方。传统抗疟药面临日益增长的耐药性,使我国的青蒿类药物走向抗疟第一线,2004年5月,WHO正式向受传统单方制剂耐药性困扰的国家推荐使用以青蒿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用药(简称ACT),并将过去每年10万剂的采购量提高到04年440万剂,直接导致了青蒿素供不应求,价格因此出现快速上涨。

  短期供求矛盾导致价格经受洗礼

  疟疾是世界上流行非常广、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的热带寄生虫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全球有约25亿人生活在疫区,每年至少有3亿人疟疾急性发病病例,死亡人数在100万以上,约90%死亡发生在非洲,据WHO估计,抗疟疾药物市场容量在15-20亿美元之间。

  青蒿素的产业链包括:产业上游包括蒿草种植,再提取青蒿素,下游包括将青蒿素制成单方或者复方制剂,或者将青蒿素深加工成衍生物蒿甲醚,双氢青蒿素,然后再制成制剂。

  近两年,我国青蒿素企业迅速增长,有近100家青蒿素企业,但多数规模不足20吨,其中青蒿素提取产能较大的有:华立产业集团下的华立药业60吨,昆明制药30吨,以及复星旗下的桂林南药(据报道超过100吨),重庆通和约20吨等。

  青蒿产业的远景看好

  据WHO估计,全球抗疟药市场达到15亿美圆规模,来自官方(规范市场)的采购约年2亿美圆,只有目前抗疟市场的13%份额,传统抗疟药逐渐被青蒿素药物替代也许是个漫长的过程,但对我国青蒿素产业将是个重大机遇。

  现代理论表明,青蒿药物之所以能抗疟疾,作用机制是通过它与疟原虫中的高铁成分结合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可以破坏细胞膜的“自由基”,从而使单细胞疟原虫死亡。正是基于这一原理,科学家们认为,青蒿素有治疗癌症的潜力,目前,国内包括华立药业等青蒿素企业都在与国外联合开发青蒿素的新适应症药物,并且有的已经进入一期临床阶段。如果能拓展青蒿素的适应症,则其终端市场将急剧放大,大大超过目前抗疟药15亿美圆的市场规模,有利于于青蒿产业向纵深发展。

  产业最困难时期已过 青蒿原料价格有望回暖

  青蒿素的价格受到国内供给以及国际终端制剂需求的影响表现波动。考虑07年主要消化过去两年青蒿库存,以及今年8月的蒿草收割季节的来临增加供应因素,蒿草与青蒿原料药价格回暖的窗口期可能在今年底。

  寻找最具有竞争力的青蒿企业

  青蒿素行业极端不规范类,行业内部竞争激烈,青蒿素价格的理性回归将对规模小,没有资源优势的小企业构成打击,迫使他们退出市场,市场将演绎逐渐向优势企业集中的过程。

  我们看在国际资质论证方面具有先发优势,积极延伸产业链,从而能够分享全球青蒿素药物巨额订单,目前国内在接受积极论证的青蒿复方药物中,华立药业的科泰复可能在下半年率先获得WHO预供商资格;另外,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企业将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优势,并具有资源垄断优势,因为人工规模化培育的蒿草具有含量高的特点,包括华立药业、桂林南药分别在重庆、百色等地拥有了专业的蒿草GAP种植基地。 (国元证券研究中心)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