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传媒视角:日本政治大战】

订阅
2009-07-22

【图片/photo】

麻生低头
【热点/hot topics】
【日本政治大战】

【亚洲/日本】

《朝日新闻》:日本自民党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

自执政党自民党在东京都议会选举中历史性地大败和麻生宣布解散众议院的计划以来,自民党内部便出现反对麻生的浪潮。麻生表示,在举行大选前夕,他将召开一次非正式党内会议来讨论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就是说,麻生太郎希望通过允许批评者“发泄不满情绪”来安抚党内的情绪。

但是,由前自民党秘书长中川秀直(Hidenao Nakagawa)领导的反麻生太郎集团不太可能就此罢休,中川秀直在收集到了130位议员的联合签名后要求召开一次党的全体会议。反对麻生的团体希望,他们提出的推进党总裁选举的提案能够在全体会议上获得通过。自民党全体会议是仅次于党代会的自民党决策机构。中川秀直和他的同伴们正

考虑在麻生太郎的自民党的竞选纲领之外,提出自己的竞选纲领。其中一些人甚至表示,要提名他们自己的首相候选人。

如果自民党在内部权力争斗上耗费大量精力,其自身的问题就无法解决。如果斗争蔓延到了众议院选举,那就会是另外一番景象。在多席选举时期,自民党内的主流派系成员和非主流派系成员有时会在同一个选区内互相争斗。

以前,自民党总是能够通过全国大选来平息内讧。自民党自1955年成立以来,就被称为“1955政权”,因为它是唯一的执政党。在目前单席选举体制下,在众议院选举中若还重新采用这样的政策可能造成极大的错误。

90年代,日本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让选举系统从关注竞选人个人转向关注政党,以便实现权力的交接。在现行选举体制中,选民在各自的选区将选票投给其所他们希望执政的政党,而政党纲领对于选民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是选民作出抉择的重要依据。自民党发表的众议院选举纲领是其向选民做出的一种保证,表明一旦该党执政后,在四年任期中会实现当初向公众作出的政策承诺。如果该党出现几个不同的声明,那么投票者将很难决定是否投票给这个党派。这将有违公众的信任,因为选民已经支持现在的政治改革方向。

麻生有责任确保自民党对外只有一种声音。因此在大选前,他不会让自民党内部发生分裂,因为这会给选民造成极大的混淆。但麻生应该不会忘记,这种简单的发牢骚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在野党应该尽早发布他们对选民的政纲。主要的反对党,即日本民主党,尤其应制定政策重点,同时明确在四年任期内财政紧缩的情况下准备实现的政策方案。鸠山由纪夫需要表明一个清晰的政策观点,同时解释该党在现实中将如何管理政府。

【亚洲/新加坡】

《联合早报》:若由选举摆脱制约 日本仍大有可为

日本内阁在昨天同意首相麻生太郎解散众议院的决定,众议院随后召开全体会议,由议长河野洋平宣读解散诏书,正式解散。接着自民党政府会在不久后召开临时内阁会议,正式公布众院选举日程。按照程序,选举公告将在8月18日发布,投票和计票日则在8月30日。日本国会下议院议员的任期原本在9月10日结束,众议院选举应该在10月份举行。

麻生太郎提前举行大选的决定,是在目前执政的自民党内争不断,军心涣散的背景下的无奈之举。自民党在7月12日的东京都议会选举失利,已经进一步危及麻生太郎在党内原本就摇摇欲坠的领导地位;而比麻生太郎陷入更大政治危机的是自民党本身,丢失首都执政权反映了选民厌倦自民党政府的无能,多项民调都也显示,最大在野党民主党的民意领先度正不断扩大。不少政治观察家相信,8月的这场选举可能真正结束自民党超过半个世纪几乎不中断的政治统治。

日本政局可能“变天”的大气候,国际经济环境的诱因不能低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6月17日的一份关于日本经济的报告预测,日本今年的GDP将下降6%,主要是因为国际经济衰退打击了出口导向的日本经济。报告对日本中期经济前景也不甚看好,认为银根紧缩不利企业转型,可是拉动内需却恰恰是日本经济前景的出路所在。

自民党传统的政客—官僚—企业铁三角主导下的亲商政策,以及长期执政形成党内权力分配游戏无法催生有作为领袖,造成日本经济前景缺乏方向感,也因此促使民心思变。有数据指出,现政府10万亿日元财政投融资计划,与日本内需所短缺的38万亿日元仍然有很大差距,为了缺乏效益的公共投资而增加财政支出只会继续恶化政府赤字。在自民党政府难有作为,以及党内权斗下的政治僵局,“变天”不仅可能性极高,对日本长远的发展甚至亚洲的前景未必没有好处。

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经济泡沫后“流失的十年”,让日本错失了继续主导亚洲发展的机会。中国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失,成为亚洲经济动力的重要引擎,然而日本毕竟还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掌握着大量尖端的高科技,甚至诸如新能源、绿色科技、生物科技等新增长领域,一旦摆脱政治上的制约,应当还可以大有所为。

民主党的政治基因来自民进党,自身也还刚经历了党魁小泽一郎因收受不法献金丑闻而下台的政治危机,是否能就日本的未来发展对其寄予厚望,还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新党魁鸠山由纪夫虽然也来自政治特权阶层,而且缺乏激励民心的领袖魅力,是否能落实政治主张也还有待观察;可是民主党毕竟代表了改变,所提出的社会福利体制改革以及刺激内需的经济增长方式,固然还不见细节,大方向显然还是正确的。

把亚洲的前景寄托在日本来临的大选结果,虽然带有跳跃式联想的味道,从反面而言却正好说明日本对亚洲的重要性。亚洲光靠单引擎飞翔不如多一个引擎来得稳当。中日两大经济体的互补关系,对亚洲而言只会创造更多的机遇。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日本政治转变所可能催生的乐观未来多少让人期待,虽然这中间可能还要有个缓慢的过程。

【亚洲/中国香港】

《文汇报》:日本选举不扰中日关系总体稳定

日本首相麻生太郎日前主持内阁会议,通过了解散日本国会众议院的决定。舆论认为,民主党未来可能夺得组阁权,日本政府将进入后麻生时代。如果民主党执政,因政治献金而辞去党首职务的小泽一郎要么卷土重来,要么由现任党首鸩山由纪夫出任首相,但不管如何,中日关系都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民主党党首小泽一郎曾经在小泉时代不止一次痛批小泉“拜鬼”,而且这个党内顽固的保守派较少,较多的是自由主义派别。加上小泽一郎本人相比麻生更重视亚洲外交,这些都是中日关系继续企稳的有力要素。

更重要的是,小泉之后的历任首相,无论是极右的安倍抑或麻生,还是知华的福田,在中日关系上已经达成了基本共识,即构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况且,中日之间在历史问题、东海油气田争端层面也逐渐达成谅解,虽然并未排除结构性矛盾,但是也都有了常态化沟通的管道和机制。

在金融危机情势下,东北亚共抗金融危机的机制已经形成。中日作为区域支柱国家,合作共赢是现实的选择。就在上月,第10次中日战略对话在北京举行,并无缝对接了中美日三方战略会谈。在建立地区共同基金,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应对气候变化等等方面达成了一揽子计划。民主党上台,基于日本经济负增长的尴尬现实,考虑到中国经济恢复的利益关联性,中日在经济上的合作只能加强,不会走弱。

后麻生时代,中日战略互惠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在东北亚合作层面,中日韩三国在共同货币、共同市场上达成共识,逐步推进,形成东亚整合的区域基石;二是中日韩和东盟各自谈判的自由贸易应归拢统一,形成东亚共同市场。作为区域大国,中日两国发挥区域整合责任,才是真正的战略互惠。民主党接手的日本处于经济非常时期,没有理由不和中国实现合作。

如果中国经济增长超过预期、日本经济继续恶化,中国GDP将在今年或明年超过日本,这一结论亦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期吻合。中国赶超日本,或会让日本滋生更多的恐中情绪,但也会促使日本更加重视中国,促使中日关系转型升级。

后麻生时代,中日关系最大的困扰恐怕还是历史问题,尤其是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就在上月麻生访华前夕,麻生首相在靖国神社春祭期间,虽未亲自到神社拜祭,但却以“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献上了一盆名为“真柛”的盆栽供品。麻生擦边球给中日关系敲响了警钟。

民主党内成分复杂,既有自民党人也有社会党人,未来如何对待历史问题,还有待观察。但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自民党成为在野党,右翼的势力和反制力量会更为强大,加上民主党缺乏执政经验,极有可能为自民党右翼所绑架,为中日关系制造争端。
【欧洲/英国】

路透社:日本大选或终结自民党50年执政史

作为反对党的民主党在大选中极有可能获得的胜利将结束自由民主党将近半个世纪的连续执政,并有可能打破日本自二战以来的经济衰落和政治僵局。

民调显示,民主党在选举中优势明显。但也有分析家称某些中立的选民会支持自民党,再加上自民党攻击民主党在国家安全上软弱无能的作为,随意开支和资金丑闻也会减少民主党的胜算。民主党承诺,将给予个人消费者和工人比企业更多的权利,同时减少政治控制与决策、调整支政府出以减少浪费纳税人的钱财。

对于民主党终结那些阻碍日本在经济衰退中前进的政策,日本的广大投资者表示支持。但也有分析师称民主党的大型开支计划会导致公共债务膨胀,政府债券收益提高。民主党领导的政府不太可能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因为自民党强调当前的首要任务不是迅速修复破烂的国家财政,而是振兴遭受重创的经济。

即使民主党在众议院赢得了多数选票,由于需要在众议院与其他政党合作,它也极有可能选择和两个较小的盟党联合组建政府,例如选择一个左翼的政党和一个保守政党。但这种决策可能会妨碍政策的顺利通过。

民主党已经承诺通过外交和安全政策减少对亲密盟友美国的“屈从”,因此,一些分析家担心,美日同盟关系会因此受到影响。但是民主党似乎想要淡化那些与美国相关的政策。

8月30日的投票将成为日本自2005年小泉纯一郎领导自民党取得完胜以来的首次换届选举。在小泉纯一郎以后,日本有过三位首相,其中麻生太郎的两位前任在上任一年后面对僵化的政局和跌入低谷的支持率,被迫辞职。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