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斯·门罗:除了写作,我别无所长
导语: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何成洲/文 10月10日,瑞典诺贝尔委员会终身秘书彼得·恩隆德在斯德哥尔摩市宣布201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加拿大女作家艾丽斯·门罗(Alice Munro)。瑞典委员会称赞她是“当代短篇小说大师……人们为门罗讲述的故事喝彩,它们精美、和谐,以清晰和心理现实主义为特点。”此外,还指出她的作品:“描写日常但具有决定意义的事件,某种顿悟,它们照亮周围的故事,让存在问题在雷电的一闪中出现。”

获奖后,在回答加拿大媒体电话采访时,82岁的门罗表示对于自己的获奖“非常惊讶”。她说:“我知道自己是候选人之一,但未曾想到我会赢!”她的出版商道格·吉布森代表她读了一段话:“我非常震惊,非常感激。特别高兴的是,赢得这个奖会让那么多加拿大人快乐,这将给加拿大文学带来更多关注。”

门罗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加拿大籍作家,1976年获诺奖的索尔·贝娄虽出生于加拿大,但由于年幼时迁居美国而一直被视为美国作家。门罗也是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获此殊荣的第十三位女作家。据媒体报道,加拿大首相斯蒂芬·哈珀也在第一时间“代表加拿大人民向艾丽斯·门罗祝贺!”

牧场主的女儿

1931年,艾丽斯·门罗出生于安大略省的一个小镇,原名叫艾丽斯·安·兰洛。她的父亲是一个以饲养狐狸和家禽为业的牧场主,母亲是一名学校教师。艾丽斯十几岁时开始写作,1949年进入西安大略大学主修英语,在校期间做过餐厅服务员、烟草采摘工和图书馆员。1950年在西安大略大学就读期间发表了第一篇作品《影子的维度》。1951年,她离开大学与詹姆斯·门罗结婚,移居到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温哥华。1972年,艾丽斯·门罗与詹姆斯·门罗离婚,艾丽斯回到安大略,成为西安大略大学的住校作家。1968年,艾丽斯·门罗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获得高度赞誉。1976年,艾丽斯与地理学家格拉戈·弗莱姆林结婚,随后搬去安大略省克林顿镇外的一个农场,后来又从农场搬到克林顿镇,一直住到今天。1980年,她同时担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与昆士兰大学两所大学的住校作家。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门罗每隔四年就出版一部短篇小说集,人们对她赞誉倍加,而她也不断地在加拿大和国际上获得各种奖项。

2002年,门罗的女儿赛拉出版了儿童时代的回忆录:《母亲与女儿的生活:在艾丽斯·门罗陪伴下长大》。艾丽斯·门罗的作品经常发表于各类刊物,如《纽约客》、《大西洋月刊》、《巴黎评论》等。在为推广她2006年出版的小说集《洛克堡的风景》而做的一次访谈中,门罗提到以后也许不会再发表新的小说集,但她后来还是有新作品问世。她的小说《越山而来的熊》改编后搬上银幕,片名为《远离她》,由加拿大年轻的女导演萨拉·波莉执导。影片于2006年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成功首映,曾获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提名。

2012年,在出版最新小说集《亲爱的生活》后,门罗宣布封笔。她对加拿大《国家邮报》的记者说:“也许,当你到了我的年纪,你不会希望自己孤独,不要像一个作家那样。”门罗很少接触媒体,不愿意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美国文学评论家大卫·霍梅尔曾经这么评价她:“她绝不是一名社会活动家,事实上她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她甚至拒绝参加她的图书推广活动。”

“我其他方面一无所长”

门罗创作了10多部短篇小说集,多次获得文学类奖项。1968年,艾丽斯·门罗出版第一部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赢得当年的加拿大总督奖——加拿大的最高文学奖项。1978年,艾丽斯·门罗的小说集《你认为你是谁?》出版,这也是一组相互关联的故事,它在美国出版时采用的标题是《乞丐女孩:弗罗与罗斯的故事》。这本书为她赢得了第二次总督奖。之后,她还于1986年凭借其作品《爱的进程》第三次获得加拿大总督奖。

1998年和2004年,《一个善良女人的爱》和《逃离》分别获得加拿大吉勒文学奖。作为她的代表作,《逃离》产生了巨大影响,出版后立刻如潮好评,并入选《纽约时报》年度图书。2009年5月,由于作品一贯的极高水准和在全球的巨大影响,门罗毫无争议地荣获第三届布克国际文学奖。此前,她曾在2007年获得第一届布克国际文学奖的提名。2013年她的作品《亲爱的生活》获得安大略延龄草图书奖。

面对诸多殊荣,门罗一贯淡然处之。她一次在访谈中说:“我想我在写作方面取得一点成绩的原因可能是在于我其他方面一无所长。”

“加拿大的契诃夫”

艾丽斯·门罗总被一些批评家称为“加拿大的契诃夫”,因为她的作品总描写小人物的生活和感受。小说家安妮·恩莱特说:“她的人物就像现实中的你一样,或者是更强烈、更敏感的你——他们思考生活、实现愿望、继续前进的方方面面。”作家、诗人卡尔莫·陶爱彬把她的一部小说描述为:“透彻,透彻(酣畅淋漓,一针见血),然而却是用最普通的语句写成,用契诃夫式的精心慢慢建构出来的。”对于门罗在短篇小说上的成就,布克国际奖评委的评价如是说:“作为一位短篇小说作家,艾丽斯·门罗赋予了她笔下的每一个故事以深度、智慧和准确性,就像绝大多数长篇小说作家一生中在他们的作品中展现的那样。每一次读艾丽斯·门罗,你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新发现。”

门罗的获奖也很快在英美作家和批评家中引起反响。英国作家A.S.拜厄特在获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说:“这一次诺贝尔奖的公布是我一生中最感到欣喜的一件事。她(艾丽斯·门罗)对于短篇小说的形式和它的未来所作出的贡献超过其他任何一位我了解的作家。”BBC艺术编辑威尔·龚佩兹说,“从一开始,门罗就处在游戏的峰顶……很少作家能与她匹敌,她到达了人文情怀的核心境界。”美国小说家洛丽·摩尔把门罗的获奖看作是全世界短篇小说家的胜利。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一位已经蜚声国际文坛的加拿大女作家,她在《卫报》上发表文章称门罗通往诺贝尔奖的文学之路其实“不容易”。她一开始被当作有文学爱好的“家庭主妇”,她的作品因为描写琐碎的家庭生活而被认为“无聊”。阿特伍德认为“对于完美的追求是她创作的动力”。尽管门罗之前已经在北美和英国有了不小的名气,但是阿特伍德在文章上说“诺贝尔奖的获得不仅给女性作家和加拿大文学,而且给短篇小说这一门罗自己选择的、如今经常被轻视的文学样式带来国际性的关注。”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门罗,《伦敦书评》的资深编辑克里斯蒂安·娄壬森就抨击了《亲爱的生活》:“连续阅读10篇她的作品并不能引起我对她的赞美热情,反而会使我精神麻木。”他不喜欢她作品中一些素材的重复使用,他对《卫报》说:“微不足道的通奸,不论是现实中发生的还是凭空杜撰的,手足间的对抗,间或把两者混搭在一起,痴呆或癌症的慢慢侵袭。”文学解读中出现一点争议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没有一点分歧反倒是不正常了。

女性和生活的不同“维度”

门罗以创作短篇小说见长,她的故事平白易懂,善于运用平易感人的故事来探寻复杂的人生。门罗的小说通常以安大略省的家乡为背景,描写小镇上平民的爱情、家庭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她的小说语言朴实,描写细腻,情感真挚,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美国女作家、普利策奖得主简·斯迈利曾这样称赞门罗的作品“既精妙又准确,几近完美”。

作为女性作家,门罗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但是她的作品时常超越女权主义狭隘的立场,呈现女性复杂多彩的生活状态。2009年出版的《太多快乐》中着墨最多的依旧是女人,她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仍是她最感兴趣的话题。其中开篇的短篇小说《维度》描写多莉与丈夫劳埃德的情感纠葛。因为怀疑妻子多莉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劳埃德居然亲手杀死了三个孩子。在探望劳埃德的过程中,多莉发现自己在心理上仍旧依赖着丈夫。她缺乏主见,事事都听从劳埃德的安排。即使是在劳埃德被关押之后,他通过给她写信让她相信他的所作所为是有道理的。作品揭示了女性复杂心理的不同维度。

像很多作家一样,门罗的作品中也利用了个人和家庭生活的素材。2006年出版的《洛克堡的风景》是一部带有自传特征的短篇小说集,其中包含对作家的家族历史的追溯。门罗曾经在访谈中解释过自己为何对家族史如此耿耿于怀:“在我人到中年,父亲去世的那段日子里,我开始有了这种感觉,我想许多人都有,那就是中年似乎是寻根的年龄。”门罗的祖上来自苏格兰,她曾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寻访,发现了有关祖先们的大量信息。她找到了其中一位直系祖先威廉·兰洛的墓碑,这位出生于17世纪末期的先辈在当地是个传奇人物。她还发现,苏格兰著名诗人和小说家詹姆斯·霍格居然是她家族的一员,霍格本人曾在《布莱克伍德杂志》上介绍了自己家族的情况。有趣的是兰洛家族几乎每一代都有人从事写作,把周围发生的事情写下来,这些对门罗收集家族历史的素材提供了很多帮助。

上世纪80年代,门罗曾访问过中国。她的作品翻译成中文的不多见。由国内女作家张悦然主编的文学杂志《鲤》曾发表过一篇她的作品《布克兰达旅馆》。目前《逃离》已经译成中文,全书由8个短篇小说组成,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李文俊翻译。

去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国内外学者们关于文学与政治的话题在媒体上争论不休。门罗被认为是“没有明显的政治性”,因而在不少人看来并不是获奖的热门人选。诺贝尔文学奖也许因为它的出其不意而具有永不消褪的魅力。

(作者系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导)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