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9-07-21
新望 孙万松 王胜光 周人杰 周宇 万庄
订阅

“2008-2009年度中国开发区投资潜力评价报告”(六)

报告六:中国大陆开发区品牌案例研究

6.1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6.1.1区域状况简介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其行政管辖面积104.7km2,含下沙镇、高教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大区块,目前建成区34 k㎡,辖区人口30万。开发区确立了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新世纪大学城、花园式生态型城市副中心”的三大目标,实施“工业兴区、科教强区、环境立区”战略,已成为杭州市乃至浙江省发展现代工业、外向型经济和高教科研的重要基地。

(1)区位优势
开发区位于富庶德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市的东部,紧接钱塘江。它依托发达的浙江经济,毗邻上海,处于浙江省“小时交通经济圈”的中心位置,外围交通极为便捷。

(2)招商引资政策

坚持大项目带动战略,坚持“北接上海、东引港台、重攻日韩、拓展欧美”的招商方针,着力引进以“世界五百强”为重点的“三个五百强”企业,确保引资规模有新的扩大、引资质量有新的提高。创新招商平台,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开发区重点围绕“一点一带两区块”,即“一点”——新加坡杭州科技园,“一带”——沿江商业地块,“两区块”——下沙新城中心区和开发区江东区块的招商,着力引进高端制造业和创意服务业。坚持“以民引外、以外引外”,紧紧依托现有企业的存量土地和厂房,通过鼓励增资、合资嫁接等手段,努力推进国际型重点骨干企业扩产。坚持“零地招商”,依托标准厂房招商,招引一批1000万美元以下的工业项目。

推行税收优惠政策。自2008年1月1日起,原享受低税率优惠政策的企业,在新税法施行后5年内逐步过渡到法定税率。其中:享受企业所得税15%税率的企业,2008年按18%税率执行,2009年按20%税率执行,2010年按22%税率执行,2011年按24%税率执行,2012年按25%税率执行;原执行24%税率的企业,2008年起按25%税率执行。

(3)人才政策

距开发区20公里是中国著名大学——浙江大学。开发区正在建设“杭州下沙高教园区”,规划面积10.12平方公里。将有15所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在此落户,任何企业将可以在这个高教园区找到所需要的人才。开发区内建有高新技术孵化器,可吸收高素质人才在开发区创业。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是一座专门针对留学人员的孵化器,它位于新加坡杭州科技园内,目前孵化楼正在建造,同时建立开发区海外留学人员创业资金,由开发区财政拨款,资助留学人员归国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为了拓宽人事人才服务领域,多方位引进人才,开发区组织招聘会,中心还配套建立起高级人才信息库、紧缺人才信息库、后备人才信息库和人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数库互动。

6.1.2所取得的成就和未来发展方向

(1)经济成果丰硕
近年来,开发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250亿元,工业销售产值1128亿元,财政收入41.5亿元,人均GDP(常住人口)突破1万美元,达到82458元;工业销售产值在全省县(市、区)中位居萧山区、绍兴县之后,列第3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了62%,名列全省前茅;三次产业增加值机构由2005年的1.00:87.25:11.75调整为0.70:84.74:14.5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逐步上升;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十五年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逐步增强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形成了现代大工业的基础框架,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7年,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3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238亿元,位居全市县(市)区第2位;全区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3亿元;税收收入41.5亿元。2007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62%,成为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三角”之一,被授予“国家计算机及网络产品产业园”、“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称号。

开放水平持续提高。十五年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拓宽招商引资思路注重招引大项目及世界500强企业,外向型经济发展成效显著。截至2007年底,累计合同外资57.7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7.22亿美元;引进投资千万美元以上大项目248个,世界500强中31家跨国公司投资创办了52家企业。2007年引进项目投资强度达到60万美元/亩,位于国内领先水平。

杭州开发区深化企业服务长效机制,为企业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创造有利条件,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开发区进出口保持高速增长, 其中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绝大部分。加工贸易仍然是开发区的主要贸易方式,加工贸易出口比重进一步提高。开发区出口产品多元化,升级加快。国际市场进一步拓宽,对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出口增长迅速。

(2)管理体系完善

就在公共治理理论兴起之际,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动意识到,须将“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的理念融入到实践中,成为杭州“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宏伟蓝图的领跑者。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敏锐地意识到这种竞争情势的动态变化,近年来不断完善政府部门的制度建设,做到开发区政府的每个工作环节和层面均有章可循,并使之成为开发区提速发展的催化剂。

一方面,开发区建立了“小政府、大服务”的扁平化管理架构。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杭州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对开发区104.7平方公里管辖范围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并与出口加工区管委会实现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统一行使16项管理职责。另一方面,开发区政府十分重视流程再造和人员培训。通过服务型政府保障辉煌成立开发区投资服务中心,推行“一站式办事、一条龙服务”。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简化审批程序和审批环节,出台公共服务规定和各部门办事指南,改革行政效能评估监督机制,建立起全过程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积极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开展一年一度“满意不满意单位”评选活动。开发区各级各部门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开发区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载体,对全委干部实行集中教育、分类分层教育和专题教育等“三类培训”,拓展干部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三种途径”,狠抓选拔任用、动态管理、考核激励等“三个机制”。

2007年在招商服务过程中,开发区根据企业的新需求,着力拓展服务的功能和内容,开展了以建立“双向联动式沟通企业服务平台”为核心内容的实践。双向联动式沟通平台的目标一是提高服务效率;二是促进产业链的形成和巩固。“双向”是指管理机构和企业之间,以畅通信息为基础,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掌握信息,建立起服务与被服务的一种供需关系;“联动”是根据企业的需求,以综管局为桥梁,负责牵头与海关、国检、环保、税务等行政机构及服务单位的联络协调,最终达到所有相关部门共同解决问题的目的;“沟通”是指区内企业之间、区内与区外之间、行业内部和行业之间通过一定的载体建立起企业之间及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渠道。

(3)生态环保

保一票否决非绿色企业——“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华丽转身

开发区以“产业导向目录”为根本,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工作和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环境保护“三同时”、“三统一”的方针,拒绝重污染、消耗大的项目入区,从源头上保证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废弃原材料“再生”——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

企业产生的废料、边角料、残次品等的再生利用,如今在日本等发达国家十分流行,已形成一种产业循环。开发区在通往“绿色”的道路上,也正在注入这种循环经济理念,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产业链衔接和资源再生利用、循环利用。

综合提升硬件环境——环境价值凸显新城优势

开发区以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为契机,以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以加快推进城市化为重点,充分发挥新城优势,努力打造开发区城市特色。

(4)未来展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又提出了未来十五年的目标定位和美好愿景:江北建设成为拥有60万人口、城市功能配套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高度集聚、花园式生态型的杭州副城;江东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高度集聚的花园式生态型工业新城。成为引领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的先进制造业示范区、科技创新先导区,成为引领杭州“一城、七中心”建设的现代服务业示范区、文化创意产业先导区。通过集思广益、与时俱进,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确立了新时期更高层次的发展战略,即“城市国际化、产业高端化、环境品质化”的“三化”战略,以此引领开发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三化”战略,是对原有战略的传承、提升和深化拓展,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关系,是开发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它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新潮流,顺应了新经济时代的新趋势,顺应了综合环境成为竞争软实力的新要求,表征了国际化、高端化、品质化的发展定位,指明了城市化与国际化并驾齐驱、高科技与知识型特征明显、高品质与高品位彰显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

大力推进“城市国际化”。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以经济国际化为重点,加快熟悉和善于运用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推进产业结构、管理方式、社会服务、城市功能等与国际发展要求全面接轨。以国际一流的规划设计构筑城市空间布局,打造城市建筑精品;引入国际一流的开发运营商,建设城市综合体;引进、学习国际先进的城市管理经营理念,着力完善城市国际化服务功能。彰显城市国际化人文关怀。

大力推进“产业高端化”。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着力优化产业规划布局,明确江北和江东区块的产业重点,坚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两业并举”,大力发展新经济,大力强化选商引智,着力引进新型产业,加快推进腾笼换鸟,提升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努力打造以服务高技术、知识型高端产业为定位的高端平台和科技创新载体,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和文化创意产业,着力培育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加快建设“杭州东部人才港”,形成产业高端化的综合推动力,全面提升开发区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

大力推进“环境品质化”。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创新和运用政策优势,打造优质服务品牌和创新平台,构筑有机统一的、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比较效应的政策体系,打造“政策洼地”,营造最富亲和力的创业发展环境。坚持“文化引领发展”的理念,着力塑造开发区“开放兼容、崇尚创业、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人文精神,培育形成崇尚创业创新的价值观念;坚持生态发展理念,以独树一帜的创造性思维建设金沙湖、生态湿地公园等一批大型生态景观,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功能。

6.1.3杭州出口加工区

概况

2000年4月设立国家首批试点的浙江杭州出口加工区,2005年5月被国家信息产业部授予国家(杭州)计算机与网络产品产业园。综合实力居全国59家出口加工区前5位(2006)年.规划面积2.92平方公里,首期2.007平方公里已投入运作,到2006年底,共有29个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子、汽车配件、仓储管理等产业的企业入驻,一半以上为日资企业。

出口加工区实施“境内关外”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是由海关实行封闭式管理的特定区域,按电子报关、口岸直达方式运行管理。从海外进口设备和原材料(含建筑材料),实行免税、保税和免证;EDI通关系统,实行快速通关模式,不需要保证金台帐;海关、国检实行24小时、“5+2”预约通关服务的运作体系。

免税区内企业生产所需进境的机器、设备、磨具及其维修用零配件;区内生产性的基础设施所需进境的机器设备和建设生产厂房、仓储设施所需的基建物资;区内企业和行政管理机构进境自用合理数量的办公用品,均予以免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加工出口的产品免征增值税;区内企业加工的制成品及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余料、残次品、废品等销往境外的,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免征出口关税。

保税

区内企业为加工出口产品所需进境的原材料、原器件、包装物体及消耗材料,予以全额保税。

退税

从区外进入加工区供区内企业使用的国产机器、设备、原材料、零部件、包装材料、以及加工企业和行政管理部门生产办公用房的基建物资等予以出口退税;区内企业生产货物耗用的水、电、气等准予退还所含的增值税。

加工贸易备案制

对区内企业展开加工贸易业务不实行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取消《登机手册》,使用电子帐册管理,实行半年一次总量核销制度;对区内与境外之间进、出的货物,实行“备案制”管理;原材料和半成品可在区内企业间自由转让。

加工区享受国家级开发区外商投资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表1-1 项目选址出口加工区内外的主要区别

保税区

去年12月31日,经国家批准,杭州出口加工区在保税加工的基础上叠加了保税物流功能,不仅有利于加工区内的企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发展,鼓励生产型现代服务企业入区发展,更为杭州及周边地区提供了一个以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为基本功能的国家级政策性平台。

此前,由于杭州地区缺少一个拥有保税物流功能的政策性平台,企业为了解决加工贸易货物结转退税的问题,不得不将货物运至境外或者上海等内地的特殊监管区域,既浪费了时间又增加了成本。现在,杭州地区及周边产业区域的加工贸易企业能就近利用杭州出口加工区这一家门口的政策性平台,完成相关操作,大大加快了物流速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为了确保此次试运作的成功,杭州出口加工区综合管理局、开发区海关、开发区国检等单位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经过细致的调研,在确保有效监管的同时,拟订了最为便捷的操作模式,满足了区内外企业的需求。

海关政策

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出口关税、进口关税以及加工贸易方面享受国家相关规定的减免政策。

6.2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6.2.1区域状况简介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4月,1997年被列为全国首批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试点单位,2000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现管辖面积66平方公里,常住居民22万人。开发区坚持“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的办区宗旨,形成了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家电电子产业、、日用化工产业以及食品产业五大支柱产业。

(1)地理优势

开发区所依托的安徽省省会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毗邻沿海发达地区中西部省份和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内陆城市,是连接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桥梁。开发区们于合肥市南部,距市中心8公里,所处区域临江近海、承东启西,距上海450公里,距南京180公里,距武汉400公里。

(2)市场容量

以合肥为圆心,半径500公里范围内,基本涵盖中国东、中部7省1市,拥有5亿人口、占中国50%的国民生产总值和40%的消费市场。

(3)招商引资政策

1.土地政策

工业项目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为50年。

土地出让须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

按照国家规定的工业用地最低出让价格,开发区内一类工业用地384元/平米;二类工业用地230元/平米;三类工业用地168元/平米。

2.政策优惠

(1)工业项目前期费用(可行性研究、环境评估)补贴:项目总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根据投资额大小,给予实际发生的前期费用的50%-100%进行补贴,最多不超过200万元。

(2)固定资产投资补贴:新开工的、总投资在1000万元至1亿元的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项目建设期内,按申报期新增的固定资产实际投资额的5%给予一次性补助,补助范围为项目土地使用权、厂房、设备、辅助设施;企业购置循环经济综合利用的专用设备、专有技术,按实际完成投资额的10%给予补助。

(3)境外投资者投资总额在600万美元以上新建工业项目,所得税除享受国家减免优惠政策外,减半征税期间,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12.5%)奖励给企业。

(4)2007年1月1日以后新开工的,投资总额在1亿元以上或经济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的新建工业项目,以及跨国、跨省、跨市工业企业将总部、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入驻我市的项目,可采取“一企一议”、“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政策支持。

(5)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的,从认定之日起,该产品3年内上交的新增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按50%的比例奖励给企业,用于企业技术研发投入。

(6)鼓励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优惠政策:企业销售收入大幅度增长的,引进配套企业或在本地培育配套企业的,新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荣誉称号的,新通过管理体系三合一标准认证的,主持制定行业、国家、国际标准并获得认可和实施的,新认定国家级、省级、市级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的,财政给予企业、企业管理团队和企业法定代表人予以奖励。

(7)免收工业投资项目3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其中包括开业注册登记费、房屋产权登记费、土地登记费、工程质量监督费等。

合肥开发区除国家规定的外商投资企业在税收上享受两免三减、免征地方所得税等优惠政策外,还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对每年纳税大户进行财政奖励。对技术含量高,投入资金大,辐射力强的企业采取特事特办的方法,在征地费用等方面实行“低门槛”政策。在项目服务上尽可能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取消大部分行政收费,并逐步做到“零收费”服务。

3.商务环境

物流:中国外运集团、海尔物流、宝供物流等已在开发区建有大型物流基地,可直接进行货物的报关、清关、进出口检验检疫程序,以江海联运、铁海联运、海陆联运方式提供全程、快捷的物流服务。其中,新建的中外运国际物流园,总占地约400亩,将引进海关、商检、物流企业进驻,为企业提供一体化的综合国际物流服务。

会展:园区建有安徽省国际会展中心,是安徽省最大的综合性会展机构,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2007年会展中心举办展会25个,会议54次,实现收入1181万元。

酒店:开发区建有2座五星级酒店,8座中高档酒店。2007年开发区住宿餐饮业实现营业收入1.1亿元。

银行:中国四大商业银行均在开发区设有支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徽商银行等也在开发区拥有业务。
中介服务:开发区内多家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网络公司、软件公司、咨询公司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服务。

服务外包:合肥市是我国第十二个“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开发区在园区东部的南艳湖畔

正在规划建设“服务外包示范园”。

(4)人才政策

合肥是全国第一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拥有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59所高等学府以及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200多所科研机构,科技人员20万人。合肥市有23所技术学校、50所职业培训学校、60万熟练产业工人。开发区内建有合肥大学城,拥有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各类学校14所,现有在校大学生10万人。区内还拥有中高等职业学校及培训机构20所,其中高职7所、中职6所、培训机构7所,在校学生21000人。开发区现有82000名产业工人,其中70%接受过专科以上教育。

6.2.2所取得的成就及未来发展方向

(1)GDP增长幅度、产值、贸易等

开发区2007年实现GDP186亿元,增长28.8%;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426亿元,同比增长27.5%;工业增加值首先突破100亿元,达到135亿元,增长26%;进出口总额9.08亿美元,增长28.8%;实现财政总收入28.99亿元,增长40%,其中税收收入20.8亿元,增长22.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3 亿元,增长48.6%。

(2)保障农民利益

安徽省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分重视解决“三农”问题,14年来,通过对失地农民实施“供养补助、失业补助、教育补助、养老保险补助、医疗保障”五项保障制度政策,实现了失地农民的“老有所养,少有所学,壮有所为,病有所医”,实现了“农业向二三产业、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城市居民”的三个转变。

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合适的机会,能就业实现就业,能创业鼓励创业,能保障给予保障。”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办公室副主任刘勇对记者说。该开发区成立至今,已累计完成社区建设面积140万平方米,全区33067名失地农民全部转为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了25平方米。通过联系企业、政府购买岗位、鼓励自主创业和劳务输出等多种方式,并相应地开展岗前培训、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等,开发区共安置就业约9000人,有劳动能力的基本上都实现了就业。2004年以来,开发区拿出1亿多元财政资金,陆续推出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此基础上,开发区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家庭、创建安全文明楼院、创建文明小区、创建文明单位等活动,使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努力构建和谐开发区,把失地农民成功地转变为市民的不少做法,均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开发区从社区建设入手,完成投资14亿元,建成安置房面积130万平方米,安置农民11000户,安置就业6039人,就业率达到70%。实施失地农民五项保障制度政策,即“供养补助、失业补助、教育补助、养老保险补助、医疗保障”,实现了失地农民的“老有所养,少有所学,壮有所为,病有所医”,祖居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97年的1700元,提高到2004年的5642元。一年内全区33067名祖居农民全部转为城市居民。组建了四大新型社区,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原则,建立职责分明、优势互补的社会管理格局。

顺利完成了全区“撤村建区”工作,新成立21个小区委员会。在此之前,去年,开发区已出台《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自2004年2月19日起,截至今年8月,已办理享受失地农民基本生活补助的人员共有29557人次,累计发放金额6574万元,解除了他们失地后的生活忧虑。

现在,由外来户和祖居居民共同组成的这个和谐的新城区,社会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开发区已投入8000多万元新建、扩建了10所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文化、卫生、警务和司法进社区工作和文明创建工作的全面深入推进,使全区文明建设跃上了新的高度。

开发区的一部分是由16个行政村通过“村改居”(村委会改为居委会)形成的。在征地中在对失地农民的安置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保持了社会稳定。

从行政管理机构来看,开发区行政人员不足百人,属于“小机构.大服务”。主要行政管理机构分为党工委和管委会。值得注意的是在管委会下属6个局中有一个是社区管理局,专为“村改居”工作而设置。

“村改居”起源于在开发区征地过程中的一系列做法。最初,拆迁户根据自己的能力自己拆自己建,政府没有太多规划和安排。2000年后,开发区采取统一规划建设,根据不同的户型结构协商确定供房标准。但征收建设用地涉及16个村、4万多居民,开发区不可能同一时间为他们盖好住房进行安置,于是专门开辟了一片出租房。.村民象征性地交一点房租,免除了后顾之忧。

到2006年,这些居民的搬迁楼房建好安置了3万拆迁户,安排1万多失地农民就业,就业率85%。至此合肥开发区实现了非常难得的平稳过渡,村民变成了社区居民,中间没有产生大的社会矛盾。保持稳定最关键的原因是合肥开发区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采取了3类办法:首先,对于适龄的劳动人口开发区的原则是必须安排就业。除了通过政府引导、激励自主创业等办法,开发区在用工方面也优先录用这些劳动力。其次对于年龄偏大的无业人员,实行政府购买劳动岗位的办法为他们提供诸如保洁、绿化、保安等工作岗位。第三,对于年幼的和老年人开发区发放生活补助,2004年这批人全部加入了城市低保。资金不足的部分,动用开发区财力保障。开发区还为失地农民提供I000元/人的培训经费。如果选择自己创业开发区也提供一些补助。而且从业人员都享有养老保险,18岁以下的还可获得1万元教育补助。

(3)生态环保

合肥经开区还突出抓好节约集约用地,提高用地效益。他们把亩均投资额、亩均销售额和亩均税收额等列入区内企业考核指标,优先保证投资强度高、技术层次高、产业关联度强的重点项目用地。在招商中严格做到“三看”,即看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否影响生态环境、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投资强度。对不符合标准的项目,坚决禁止入区;对达不到国家规定投资强度的项目一律不予供地。在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上,合肥经开区本着集约发展、节约发展的原则,将区内明珠广场周边的核心区域规划为国际社区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东部规划为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基地,西部规划为大学城和总部经济基地,南部则规划为工业园区和现代物流基地。由于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开发区的投入产出比达到1:2.8。2007年,合肥经开区工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以占合肥市不足1.1%的建设用地,创造了占全市40%的工业产值和20%的地区生产总值。

6.3河南开封经济开发区

6.3.1区域状况简介

河南开封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经省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级开发区,1998年又被省政府批准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开发区建成区面积已达20平方公里,建成了现代工业、金融保险、行政办公、商贸服务、文化教育、生活居住等六大区域,形成了一座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城区,成为开封市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为推进郑汴一体化进程,加快汴西新区开发建设步伐,2007年11月份,开封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中共开封市汴西新区工作委员会和开封市汴西新区管理工作委员会,与河南开封经济开发区合署办公,全权负责汴西新区的规划和开发建设。开封市汴西新区位于开封城区的西部,主要在郑汴产业带规划的汴西新区基础上,向北延伸到黄河南岸,向南延伸至规划建设的郑民高速,向东与 “大郑东新区”实现空间衔接,面积约285平方公里。

开封市汴西新区规划功能的定位为: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改革开放、体制创新的试验区;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示范区。以产业聚集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充分发挥开封文化资源优势,融居住办公、科研教育、旅游休闲、商贸物流、现代农业为一体,城市功能完善的生态型、现代化、复合型新城区。

(1)工业基础

目前,汴西新区逐步形成了以机械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建设和申报了一批特色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初步形成。

空分特色产业基地:全国三大空分产业聚集地之一,已入驻空分及相关配套企业达23家,形成了以永煤开封空分、开元空分、黄河空分、东京空分四大龙头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到2015年,该产业基地将建设成为产值超100亿元,产业链条完整,产品门类齐全、特色突出,研发、生产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空分设备产业聚集区。

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园区已入驻汽车配套企业13家,11家海马汽车零部件企业已陆续建成投产,畅丰车桥、平原非标设备等汽车关联企业产销两旺,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到2015年,园区入驻企业将达50家以上,产值超过80亿元,将建成中原地区规模最大、配套零部件最全、技术水平较高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

食品产业园:已入驻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1家,泰国正大、北京汇源果汁、太阳金明食品、禾丰饲料、江南面粉、双鱼食品等知名企业在园区聚集,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到2015年,园区入驻企业将达30家以上,产值达到80亿元。

民营科技园区:园区面积3.95平方公里,已入驻各类企业42家。到2015年,园区入驻企业将达80家以上,产值达到100亿元。

(2)自然资源

自然环境

开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5℃,年均降水量637.1毫米,年无霜期213-215天,年平均气压1008hPa,平均相对湿度69%,全年主导风向为南北风。

农业资源

开封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农业开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全国和河南省小麦、玉米、花生、棉花、大蒜、西瓜的重要产区,是国家商品粮、奶山羊、细毛羊、淡水鱼的生产基地,其中花生和西瓜产量居全国之冠。

(3)基础设施条件

开封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开封成为北上南下、西进东出的枢纽城市,自古以来开封就是中原地区商品的重要集散地。

开封火车站是陇海铁路线上重要的客货兼营中间站,京九铁路、京广铁路左右为邻,陇海铁路横跨东西,东行520公里可直达连云港港口。城市铁路密度为34公里/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的郑州至徐州的高速铁路横贯市区北部。

发达的高速公路在开封形成“井”字形路网,连霍高速公路是国家东西向交通大动脉之一,贯穿中国南北向的大广和京港澳高速公路左右为邻,日南高速公路斜贯开封东部。城市公路密度为140公里/平方公里。2008年,开封被评为国家级高速公路枢纽城市,北上北京,南下武汉,东至连云港,西通西安,均达到了5个小时的车程,便利的公路交通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原腹地城市。

开封距新郑国际机场全程高速仅50分钟的车程,拟建的郑民高速公路从开封南部穿过,使开封与机场连接更为便捷。
在开封建立企业,不仅可以辐射本省各中小城市,而且对周边六个省市有着极强的辐射、传输和配送能力。距规划中的全国最大的内陆“无水港”—九龙国际产业(物流)园区仅10公里,产品的集散、进出口非常方便。

(4)劳动力资源

开封市每年有超过5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为开发区提供了数量客观的劳动力。开封市科技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拥有科研、设计单位30多个,各类科技人员5万多人。拥有大学、技术学校及各类中等职业培训学校45所。在开封的知名大学有河南大学、黄河水利学院、开封大学等。

开发区就业人员中近25%接受过专科以上教育。根据开封市汴西新区(开发区)人才管理中心的数据,开发区就业人员年平均流动率保持在5%至10%之间。

开封人力资源充足,工业基础良好,建国后多个国家重点项目在开封建设,随着国有企业的改制,一大批素质高且流动性低的技术人员和工人,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给企业提供了经验丰富、技能熟练的充足劳动力。

(5)完善基础设施。

生活环境

汴西新区(开发区)生活环境优美,绿地覆盖率达到35%,已建成中、高档住宅150万平方米。区内先后投入巨资建成了金明广场、宋城广场、晋安广场、东京艺术中心和河南省最大的激光音乐喷泉等生活休闲设施,并对区内环境进行了美化和亮化。位于金明广场中心的"黄河风"雕塑,是开封市的标志性雕塑。

医疗卫生

全市共有综合医院41家,其中三级甲等医院3家,可提供完善的、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开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在汴西新区(开发区)建成,一家新的三级甲等医院正在区内选址规划设计中。

金融、保险服务

位于汴西新区(开发区)内的中国人民银行开封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开封分局、中国农业银行开封分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开封分公司和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开封分公司等机构能为企业提供便捷的金融、保险服务。

住宿

汴西新区(开发区)内有多家涉外星级酒店可供选择,其中两家五星级酒店:开封开元名都大酒店和开封中州国际饭店,两家四星级酒店,三家三星级酒店。大型酒店提供一系列服务设施,包括会议室、舞厅、西餐厅、健身房、游泳池以及其它运动设施。长期在开封居住的外来人口有多种住宿形式可以选择,比如租赁公寓,或在酒店长期包房。

购物休闲

开封有众多购物和休闲娱乐的场所。遍布全市的大型购物商场能够满足人们各方面的购物需求:大润发购物广场、大商千盛百货、兴和百货、铜锣湾百货、三毛集团等都已入驻开封。

在开封,人们不仅可以品尝到正宗豫菜的美味,更可以选择川、粤、湘等中国其它各大菜系,开封的小吃更是吸引了中外游客慕名而来品尝各种美食。

在开封市内及周边地区,有众多酒吧、夜总会、茶馆、健身房、咖啡馆以及其它休闲娱乐场所供居民及游客选择。 开封是一座历史人文厚重的古城,市内及周边有许多名胜古迹。

旅行

新郑国际机场距开封全程高速仅50分钟的车程,运营超过60多条国内航线,可以直达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国内主要城市。还设有20多条国际和港澳航线,可以直达香港、澳门、新加坡、曼谷、首尔等城市,也可以中转抵达旧金山、洛杉矶、墨尔本、巴黎、法兰克福、东京等城市。

(6)消费市场

开封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规模较大且极具潜力的消费市场。

开封居民的收入水平正逐年提高。2008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346元,比上年增长1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8.6亿元,同比增长23.6%。

作为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中部地区交通的枢纽,开封依托郑州、面向河南,将成为辐射中部地区的区域性消费中心。2008年,河南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62.55亿元,同比增长23.2%,增幅较上年加快4.7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后全年实际增长14.6%。

(7)比较优势

河南省的经济总量指标,如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在中部六省中都是首屈一指的。(中部六省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1.在开封的投资成本低于东部沿海地区

开封市汴西新区(开发区)2008年度工业土地使用权转让基准地价仅为东部发达城市的30%;开封市汴西新区(开发区)2008年度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约为东部发达城市的41.5%。

2.开封具有城市群的集团优势

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优先推动郑汴一体化,十一五期间要统筹推进郑汴两市在城市功能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6个方面的相互衔接,形成基础设施共享、产业互补、资源共享、功能协调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增强开封市区的产业支撑能力。随着 “郑(郑州)汴(开封)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正逐步形成,郑州开封两地已实施互通公交、金融同城、电信同城、质检互认等措施。

3.“一极两圈三层“的中原城市群总体框架

2009年1月,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构建“一极两圈三层”的中原城市群总体框架,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一极”即构建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就是“郑汴新区”,包括“大郑东新区”和“汴西新区”。

“两圈”是指加快城市群轨道交通体系建设,在全省形成以郑州综合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和“一小时交通圈”。“半小时交通圈”就是以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为纽带,实现以郑州为中心,半小时可以通达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8个省辖市;“一小时交通圈”就是以高速铁路为依托,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一小时可以通达安阳、鹤壁、濮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9市的快速交通格局。

“三层”即中原城市群核心层、紧密层、辐射层。核心层指郑汴一体化区域,包括郑州、开封两市区域;紧密层包括洛阳、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7个省辖市区域;辐射层包括安阳、鹤壁、濮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9个省辖市市区。

作为“一极两圈三层”的核心增长极,郑汴新区将成为“交通基础设施一体、产业合作链接、社会公共资源共享、生态环境保护合作”的复合型新区,并成为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促进中原崛起的主导力量。

6.3.2所取得的成就及未来发展方向

(1)GDP增长幅度、产值、贸易等
截至2006年底,开封开发区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46亿元。新建道路52.8公里,形成了“四横五纵”的区间交通网络;共批准入区项目441个,其中建成达产企业10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4家,高新技术产品33个,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已达到7家。全区财政收入年均递增51%,可支配财力超亿元。本报讯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经济运行良好,工业企业产销两旺,经济效益稳步提高。2008年前4个月,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1236万元,出口创汇完成190万美元,销售产值完成2998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9%、43%和36%。

(2)区域协调发展

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开封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首先体现在开发区的数量和分布上。开发区均按照建设未来新城区的要求,重视城市功能的完善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有的已初步形成了外向性、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新城的发展使原有中心城市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功能进一步完善,,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核心带动作用大为强化,也使得区域城市体系更为完善,布局更为均衡。开发区高强度的持续性基础设施投资和城市新区的迅速崛起,对开发区周边地区的农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服务业比重大幅上升,景观上的郊区化现象也十分明显。

(3)管理体系

服务机构: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市政府对开发区进行全面管理,享有市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下设办公室、招商局、规划建设局、经济科技发展局、财政局、社会事业局、人事劳动局、国土资源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公安局等办事机构。

服务体系:开发区建立了三大外商投资服务体系,即项目审批过程中的一条龙服务,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全方位服务,项目开工投产后的经常性服务。对进区项目开发区实行全程代理制,跟踪服务,负责办理项目所需的审批、规划、环保、消防、土地、建设、工商、税务等一切手续,做到"企业提供资料,开发区全程办理。

作为开封市改革的试验田和提高政府效能的先行者,开发区建立起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管理体制和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采取联合办公制度,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对于重大项目,开发区均采取项目专人负责制,实行全程服务,即:项目立项审批服务体系、项目建设至投产前服务体系和投产后跟踪服务体系"三大服务体系"。"小政府、大服务"的现代政府管理形态在开发区得到了实践。

(4)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

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支持与帮助下,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开放引进、项目拉动统揽经济工作全局,抢抓机遇,艰苦奋斗,实现了“三个拉动”,即拉动了市党政机关西迁、拉动了老城居民西迁、拉动了老城区内工业企业西迁和招商企业聚集。开发区成立15年来,财政收入由1992年的20万元发展到2006年的3.5亿元,年均递增68%,被评为2006年度外商眼中的河南省最佳投资区。开发区努力走在全市改革的前列,已成为全市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5)未来展望

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着力打造郑汴洛工业走廊,优先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中,开封开发区地处汴西新区腹地,具有承接郑汴一体化的良好区位条件,在全市发展格局中是承载郑汴一体化的空间体和非常重要的前沿阵地,是建设现代化新开封的基本区域,是全市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公共平台。把开封开发区建设成为全市改革开放的窗口、产业聚集的公共平台、承载郑汴一体化的主力军、市级工业发展的支柱、市本级财政新的增长极,同时,坚持高水平规划引领,引导鼓励新上工业、物流业、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向汴西新区聚集,建成与郑东新区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特色鲜明的园林化、现代化新区,建成国家级开发区,意义重大。

6.4河北固安经济开发区

6.4.1区域状况简介
固安工业园区成立于2002年6月28日,是通过国家各部委审查并由河北省认定的省级开发区。园区规划控制面积60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28平方公里,其中北区20平方公里,南区8平方公里。固安工业园区确立了"电子信息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民生用品产业"三大产业方向,复合规划了中国北方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国北方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大北京民生用品产业基地、标准厂房区、城市核心区、生活配套区6大功能区,科学有效的实现了各个区域功能之间的混合生长、协同发展。

(1)地理优势

固安位于大北京地区的核心,位于天安门正南50公里处,沿京开高速路口就是固安工业园区,与北京大兴区只有永定河之隔。距离北京南三环39公里,廊坊市42公里,天津市100公里。固安距离北京市中心要比大部分的北京郊区(县)更近,拥有“不在北京而胜似北京”的独特区位优势。

周边40公里范围内拥有涿密高速等十条高速公路、五条国家级铁路,100公里范围内拥有两大国际机场和两大天然良港,北京新七环亦由此经过,具备了国际上最具魅力的“1小时工业区”区位交通条件。

(2)市场容量

整个大北京地区中心区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600万,拥有完善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和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产业集群,而且消费市场容量非常庞大,十分有利于投资兴业。

(3)招商引资政策

工业用地总规划控制面积60平方公里,起步区28平方公里,土地储备量充足,园区为企业大量提供九通一平的工业用地,土地使用年限50年。保障项目用地,破解土地“瓶颈”。一方面,全力争列省重点项目。作为项目建设工作的重要一环,我们始终将争列省重点项目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2007年固安工业区成功申报省重点项目17个。工作中,我们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实施,通过耐心细致、卓有成效的思想工作,妥善化解和处理了征地过程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取得了工业区开发建设与社会稳定“两手抓、两促进”的最佳效果。

优化招商队伍,明确招商方向。在“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机制下,固安工业区招商人才的引进充满活力,招商队伍的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工业区的招商队伍已达60人。其中,留学归国人员6名、投资专业人员9名、外籍人员2名,其他人员均为国内知名院校投资、营销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招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优惠的税收政策(一免两减半的税收政策,根据企业所缴税额,按相应的比例奖励企业高管的个人所得税)

按照县委、县政府“一年树形象、三年大变样”的总体要求,围绕全县城区重点工程建设,固安工业区进一步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巨额资金,工业区的基础设施功能日臻完善,其承载项目的能力不断提高。实施全程无忧的管家式投资服务(包括全程无忧的金融服务、政务服务、投资融资服务以及绿色通道)。健全部门职能,认真实施“四个一”和“四个办”工程。“四个一”即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一费制”收费、“一条龙”办公、“一站式”服务和对评优评先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四个办”即常规项目即来既办、重点项目特事特办、难事大事领办帮办、开办项目监办督办。积极推进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对工作人员进行商务、涉外礼仪培训,切实增强“亲商、爱商、安商护商”意识,最大程度服务投资者。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不断提高行政权利运行的透明度。进一步落实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失职追究和代理代办制度。

(4)人才政策

是明确任务,严格奖惩。将各项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到部门、村街,将责任明确落实到个人,并将每个人的工作成效与其政绩、奖励严格挂钩。

是引入竞争,活化机制。在用人机制上,工业区工委、管委将逐步实行淘汰制、公开聘任制,创造一个“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竞争环境,使“人尽其才,位尽其职”。

6.4.2所取得的成就及未来发展方向

(1)GDP增长幅度、产值、贸易等

2007年,固安工业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较好,与去年同期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完成财政收入3891万元,占全年任务的205.9%,同比增长120.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2亿元,占全年任务的109.2%,同比增长74.7%。签约项目56个,项目总投资56.6亿元人民币、9120万美元(约合6.84亿元人民币),合同引资55.4亿元人民币、9120万美元,实际到位资金35.4亿元,分别占全年任务的62.2%、70.5%、82.9%、78.7%,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66.7%、34.6%、32.1%、200%。利用外资673万美元,占全年任务的84.1%。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9亿元,同比增长180%;工业销售收入完成8.9亿元,同比增长361%;完成出口额860万美元,占全年任务的860%;以上三项指标的完成情况位居全市新型开发区前列。

(2)区域协调发展

工业区的发展,离不开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随着不断的发展,工业区与部分村街一些潜在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和谐理念,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一方面,重点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百姓急需、社会难点、历史欠账”三方面21件实事,不断深化“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教育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双转双促”(转变思想、转变作风,促进发展、促进和谐),着力解决农村人畜饮水、残疾人危房改造、农村合作医疗参保、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等民生问题。通过加快固安工业区的发展来解决目前我们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用广大农民群众切身享受到因工业区发展而带来的成果这一事实,不断引导干部群众真正把思想统一到支持项目建设、支持工业区发展上来。另一方面,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坚定“安全生产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以坚决防止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为目标,全力维护好工业区良好、稳定的安全生产形势。

(3)保障农民利益

一是因村制宜抓规划。根据各村街的区位、基础条件和经济类型,制定了《工业区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案》。

二是扎实做好转移农民富裕劳动力工作。推动农民向技能工人转变,以发展劳动经济为依托,推动劳动力向外转移;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依托,吸引农民向第三产业转移;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教育,建立集信息收集、就业咨询、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

三是积极探索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土地征用、村街改造为契机,力争构筑起以低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五保户集中供养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4)未来展望

固安工业园区立志成为中国最具远见的发展区域,集全球城市经验,打造一个立足新北京、大北京的未来城市!固安以一个中央公园区为城市核心,追求"儿童优先"的全新城市人文理念和"产业聚集"的城市经济持续发展规划,为追求事业的更大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人们创造一个产业发达、公司云集、居住环境优美和谐的宜居城市!

固安--未来城市试验区--面对大北京经济圈腾飞,面对区域经济发展给予的投资机会,已迅速走在"京津冀都市圈"的最前沿,区域经济蒸蒸日上,成为最有活力和最具投资价值的区域之一。

6.5山东东营经济开发区

6.5.1区域状况简介

东营经济开发区是省级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东营市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总体战略规划的四大主体产业区之一,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目标是现代化新型开发区。

(1)地理优势

开发区地处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东营,黄河从东营入海。黄河三角洲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一个独特的三角洲,是继珠江、长江三角洲崛起之后,东部沿海正在崛起并能够带动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又一大河三角洲。处在东北经济区至中原经济区和京、津、塘经济区至山东半岛经济区的交汇点上,是黄河经济协作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

(2)自然资源

一是石油、天然气、盐卤等矿产资源富集。

二是土地资源丰富。东营市拥有十分丰富的土地资源,目前尚有520万亩土地待开发,加上黄河不断填海造陆,使这里成为中国东部沿海土地资源最多、绿色产业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

三是海洋资源得天独厚。全市海岸线长350公里,素有“百鱼之乡”和“东方对虾故乡”的美称。

四是农牧资源富饶。盛产小麦,玉米,水稻,大豆及温带林果,蔬菜,是山东重要的绿色产品基地。棉花种植面积达6万公顷,天然草场面积16万公顷,是山东省重要的棉花、畜牧生产基地,纺织服装业发展前景广阔。

五是淡水资源充沛。黄河流经东营市138公里,现有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平原水库95座,一次性蓄水能力超过8亿立方米,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保障。

(3)招商引资政策
在招商重点上,瞄准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及重点招商区域,坚持大招商、招大商,按照高端产业定位选商选资,突出引进高端产业龙头项目。在招商方式上,大力推进产业招商、专业招商和企业招商,打造宣传推介、信息收集、项目洽谈、项目联审、项目推进“五大平台”,形成有机的、完整的、有序高效的招商工作链条。建设了现代化的“一站式”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开展项目全程代办,实行“绿色通道”制度,各项审批服务程序便捷高效。二是服务到位。打造出了“项目洽谈、项目审批、建设管理、投产后服务”四个平台,构筑起了大服务格局;

1.土地政策

在东营经济开发区内投资建设的工业项目,按照规定的容积率和每亩不低于8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标准确定用地限额,在限额内给予地价和土地开发配套扶持。

在东营经济开发区内投资建设工业标准化厂房用于租赁经营的,在用地限额内,按政府公布执行地价标准的80%给予资金扶持,项目单位承担土地开发配套费用为1.3万元/亩。

在东营经济开发区外投资建设的工业项目,原则上按政府公布执行地价标准执行。对其中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对区域经济带动力较强的项目,按照“一事一议”原则给予优惠。

2.税收政策

(一)新办工业企业,自投产之日起,3年内给予实际缴纳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40%的资金扶持。认定为高新技术项目的,3年内给予实际缴纳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部金额的资金扶持。

(二)新办工业企业,自盈利之日起, 5年内给予实际缴纳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部金额的资金扶持。认定为高新技术项目的,7年内给予实际缴纳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部金额的资金扶持。

(三)在东营经济开发区内投资新建企业,注册登记和建设过程中只收取证照工本费和企业注册登记费,生产经营中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免收。

(四)在东营经济开发区外投资新建企业,注册登记和建设过程中只收取证照工本费、企业注册登记费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自生产经营之日起,行政性收费前3年免收,第4年到第10年按下限征收;事业性收费10年内减半征收。

(4)人才政策

凡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以上的投资者,有固定住所的,经本人申请,可为投资者本人、配偶、子女办理城镇居民户口或户口迁移手续。固定资产投资300万元以上的,除享受上述政策外,聘用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专科学历以上人员,可办理城镇居民户口或户口迁移手续。

投资者在用水、用电、供暖、就医和子女入托、入学、就业等方面,与本市市民享受同等待遇。

凡投资额较大或以商招商带动作用较大,对区域经济带动力较强项目的投资者以及贡献特别突出的科技人才,经本人同意,给予一定的荣誉称号或名誉职务。

6.5.2所取得的成就及未来发展方向

(1)GDP增长幅度、产值、贸易等坚持工业强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全面提高。区内已投产工业企业达到15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8家,外资企业25家。2007年,全区实现业务总收入330亿元,同比增长40.8%;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4.6亿元,同比增长20.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6亿元,同比增长54.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61.6亿元、工业增加值90.2亿元、利税25亿元、利润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7%、19.6%、70.9%、72.6%;实现税收收入5.93亿元,同比增长51.3%;实现地方一般预算内财政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29.5%;完成进出口总额4.8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7亿美元。预计今年1—3月份,全区实现业务总收入110亿元,同比增长64.5%;实现开发区生产总值33.4亿元,同比增长58.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亿元,同比增长46.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2亿元、工业增加值28.3亿元、利税5.3亿元、利润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4%、61.3%、76.8%、79.2%;实现税收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地方一般预算内财政收入0.79亿元,同比增长37%;完成进出口总额1.6亿美元,其中出口额4100万美元。工作中,加大骨干企业扶持力度,区内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5家,过10亿元的企业4家,过100亿元的企业1家。

(2)园区管理成立了黄河口企业家俱乐部,每周五召开企业家早餐会,加强企业之间、企业与管委会之间、企业与金融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组织实施了以“十大工程”、“十大项目”、“十件实事”为内容的“三个十”工程,集中解决困扰企业职工和居民的实际问题。

坚持管理稳区,创新体制与机制,机关建设全面加强。目前,管委会共有内设和派出机构26个,其中内设部门12个, 派出机构14个,可以行使各方面的管理和服务。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的发展高度重视,作出了举全市之力加快开发区发展的重要决策,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除法律法规明确要求由市级或以上部门行使的权利外,其它一切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均下放开发区管委会行使,确保了开发区各项工作的高效率。

社会和谐。严格落实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加大环境监控力度,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全部通过环评;深入推进“信用开发区”和“平安开发区”建设,大力开展严打整治和“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确保了全区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深入推进“创建文明城市”和城乡环境整治活动,不断加大城区监管力度,城区面貌日新月异。

6.6苏州工业园保税区

2006年12月1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国办函[2006]128号)。根据批复精神,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是在对园区现有出口加工A区、出口加工B区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行区域整合的基础上,实现功能叠加和政策共享,并比照保税港区办法实施管理。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的试点,将进一步优化园区物流和投资环境,积极推进园区"以虚拟口岸为依托的现代商贸物流运营中心示范区"的建设,进而为国家对海关特殊区域的整合工作积累新经验。

根据《出口加工区隔离设施及海关有关监管设施标准》(署税[2000]311号)、《出口加工区卡口设置专用通道的要求》(署税[2000]680号)和《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特殊监管区域验收管理规定》(苏检法[2006]395号),园区对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首期4.2平方公里进行了围网封闭以及卡口、仓库等相关监管、隔离设施的建设。

6.6.1区域状况简介

(1)四至范围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位于苏州工业园内,规划面积5.28平方公里,分为东、西两个围网区,其中东区3.88平方公里,其四至范围为东至界浦河,南至高压走廊,西至唯胜公路、现代大道、胜浦路一线,北至娄江、沪宁高速一线;西区1.4平方公里(不含河道面积),四至范围为东至国家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西侧,南至苏虹中路,西至星湖街,北至娄江。区内没有民用生活设施。整个综合保税区实行"一次规划,分期开发"。首期开发的4.2平方公里是在整合现有出口加工区(A区、B区)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基础上,开发建设口岸作业区一期0.8平方公里,其四至范围为东至沪宁高速,南至现代大道,西至尖浦街、三庄路一线,北至唯中路延伸段。区内没有民用生活设施。

(2)隔离设施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海关监管区域的各项隔离和监管设施已全部到位

(一)围网为永久性,总高度3米,全长9.7公里,呈不间断全封闭状态;

(二)底部地面以上为浇注水泥式基台,高0.5米;

(三)中部为金属菱形网状钢管结构,全部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镀锌浸塑双重防腐菱形钢丝网,钢管高2.58米,直径0.07米,钢管与金属网间距0.05米。金属网高2.2米,宽1.5米,网丝直径0.005米,网眼见方0.005平方米;

(四)上部立柱向外30°折弯,上横向排列三根浸塑刺铁丝,每根间距0.1米;

(五)环路平桥桥洞全部封闭至枯水位以下;

(六)隔离围网内、外5米内无永久性建筑。

(3)通道设施

综合保税区东区设有一个主卡口、一个内卡口和两个商务通道,实行货车、客车、人员出入区分流。其中,尖浦街新设一个永久性12车道主卡口,口岸作业区内新设一个4车道的内卡口。原出口加工区(B区)和原保税物流中心(B型)现有卡口改造为商务通道,供人员、商务办公车辆和空车进出。综合保税区西区仍利用原出口加工区(A区)现有卡口,实行货车、客车、人员出入区分流。

(一)进出区通道:综合保税区东区主卡口设六进六出十二通道,全部为机动车通道;综合保税区内主卡口设两进两出四通道,全部为机动车通道。综合保税区西区仍利用原出口加工区(A区)现有卡口,设三进三 出六通道,机动车双向四通道,人行及非机动车道双向两通道,非机动车道按机动车道路宽设计,作为机动车备用通道。

(二)综合保税区东区主卡口为自动核放卡口,进出通道间按海关要求设有安全岛。中央安全岛设有一个检查亭可容纳2人,建筑面积为24平方米;主卡口东侧设有海关监管办公室,可容纳15-16人,建筑面积为300平方米。

(三)进出货物通道设置检查卡口,安装电子闸门放行系统、集装箱号自动识别系统、电子车牌系统、IC卡识别系统、与H2000联网的数字式电子地磅称重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系统。同时还安装红绿灯自动系统、通道报警和现场管理等系统;

(四)客车、人员通道设置电子闸门放行系统、IC卡识别系统及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4)监管设施

(一)综保区在围网及重要卡口设立全数字式周界红外报警系统和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其中,口岸作业区新建安防系统共有36个摄像机,其中监管仓库有7个摄像机;原出口加工区A区共有27个摄像机;原出口加工区B区共有25个摄像机;原保税物流中心共有19个摄像机。主卡口海关监管用房设立监控中心,配备有控制系统、存储系统、电视幕墙和在线式UPS。封关后可以对综合保税区监控区域实行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控和录像,可以在城域网或局域网传输,实现网络监控。

(二)卡口内建设一幢12000平方米的监管仓库,其中库区10000平方米、办公区2000平方米。监管仓库配备供查验货物用的查验平台。查验场地及验货平台面积为80000平方米。

(三)区内沿围网建成宽4米、长6.3公里的海关监管、巡逻通道。

(四)查验场地东北角建有临时熏蒸场地1000平方米,并配有30平方米的药品器械库和必要的消毒器具。熏蒸场地距生活和工作区域大于50米。根据发展需要,在口岸作业区已规划永久熏蒸场地。

(5)相关配套设施

(一)监管用房:主卡口东侧将建有300平方米的海关监管用房,并配备必需的监管设施。

(二)办公用房:监管仓库建有2000平方米的综合办公用房,按需为海关、国检等口岸管理部门提供现场办公用房,并配备必需的办公设施。综合保税区其它办公用房仍使用物流大厦和加工区综合办公楼内现有的办公用房。年内将在主卡口东南侧建设一幢50000平方米的综合办公楼。待办公楼投用后,按需为海关、国检、国税、外管、工商等管理部门提供办公用房。

(三)现有监管、办公和休息用房均已实现用水、用电及通信线路畅通,并配备必需的相关配套设施。

(6)机构设置

苏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苏编发(2007)42号文件批复同意将"苏州工业园区保税物流中心管理委员会"更名为"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将"苏州工业园区保税物流中心管理办公室"更名为"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管理办公室",统一行使对综合保税区的行政管理权。

6.6.2园区发展方向

(1)创建现代商贸物流运营平台
1994年,中国与新加坡政府联合规划的苏州工业园区批准成立。经过14年的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如今成为先进产业的聚集地、外商投资的密集区,以及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如今,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生物制药、新材料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园区快速地成长,这些领域内的企业尤其需要通过优化供给链来降低流通成本,以“订单网络化、物流全球化”的便捷高效,为企业发展推波助澜。如今,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的业务辐射23个省市,服务的生产企业超过2000家,12通道全自动智能无人值守卡口、12000平方米国际高标准绿色环保监管仓库、全天候开放一站式服务大厅……这些不但吸引到国药控股、锐绮、中国国际航空、民生轮船等近20家公司的入驻,而且以整合的资源、叠加的政策、创新的模式,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区域性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试点的确定,积极创建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以配合国家制定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相关标准,探索物流信息共享、提高物流效率的信息化建设思路和模式,并进一步建设完善的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和高效的物流营运信息化支撑体系,加强各物流企业、物流客户、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促进协同管理、协同经营机制的建立,从而达到强化政府管理部门对物流企业、物流市场的规范管理和宏观调控,提高物流企业的营运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目标。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将充分发挥区域辐射优势,以资源整合为基础,建立科学管理模式,以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为聚集区,以虚拟口岸为依托,以商贸和物流两大产业为支柱,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构建了新一代开放数据网络,实现与国内外物流信息系统的衔接,并开放与国内外其他物流信息系统的接口,将政府数据信息释放出来,并鼓励企业进行信息共享;全面提供高品质电子数据,以及综合信息服务、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小企业应用托管、专业交易市场和公共数据交换等五大基本服务体系。目前,工业园区共有贸易公司257家,物流企业175家,业务涵盖进出口、报关报检、货代、仓储、运输、分销配送等多个领域,初步形成了服务当地、辐射全国的商贸物流运营网络。在此基础上,综合保税区将向建立一个物流高度发达、贸易繁荣、配套设施完善、各类人才集聚的现代化自由贸易区目标发展。

(2)构建“海陆空”贸易运输立体格局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面对苏州工业园区没有机场、没有港口的窘境,综合保税区陆续创造出SZV空陆联程全新模式、“区港联动”快速通关模式,并打造了“虚拟空港”、“虚拟海港”的概念,为企业加入全球化的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持。

2002年,SZV空陆联程全新模式被创新性地提出并应用,企业的空运进口货物,可在国外直接订舱到SZV(苏州的城市代码),抵达机场的货物直接被装到具有“卡车航班”功能的卡车上运至园区,企业空运进口货物的通关时间由1~2天缩短为7~8小时,将园区IT产品的生产周期控制在5天成为了可能;2007年,继“空路联程”进口模式之后,其逆向出口模式“陆空联程”开始运行,“虚拟空港”真正实现了“双向直航”。2008年初,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与太仓港“区港联动”快速通关模式正式运行。“区港联动”的含义就是将综合保税区视为太仓港口的内陆延伸,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把综保区与太仓港之间的运输视为港口内部的“场内运输”,真正实现综保区与太仓港口的无缝对接。园区货物从上海港出入境的周期是7~8天,而走太仓港的周期是4~5天,进出口的速度快了近一半,每个标箱还能节约25%的运输成本。“虚拟空港”与“虚拟海港”的建立,标志着苏州工业园区“立体通关”大格局已形成。进一步整合了苏州地区现有的监管资源和物流资源,推动苏州现代物流快速联动发展,提升了苏州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3)“特殊监管政策”保障体系

2004年,苏州检验检疫局园区办事处第一时间入驻了综合保税区的前身: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出口加工区A、B区。近两年,随着综保区的正式成立,根据该区属于特殊监管区域的特性,园区办事处也积极探索管理新思路,提出了“统一行政管理框架、统一检验监管模式、统一人力资源调配、统一设备设施整合、统一业务协调机制、统一信息平台建设”的“六统一”的监管保障体系与综合保税区贸易物流的快速发展相适应。园区办事处针对不同类型的特殊监管区域进行功能整合、政策叠加的发展趋势,结合国际公认的管理准则,形成了全覆盖的、适合于各类特殊监管区域的统一的监管政策用于监管综保区。同时,建立了信息监管系统和视频监管系统,在人力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实现了对综保区检验检疫监管信息全覆盖管理;另外为简化通关手续,通过开展风险分析,给予低风险商品自动快速核放,给予诚信企业无纸报检、集中报检、过程检验、直通检疫等方便措施。

6.7山东日照经济开发区

6.7.1开发区概况

(1)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提高项目承载能力和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确定了城市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即按照“打基础、利长远”的要求,紧紧围绕“奋战三年,冲破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的目标,自觉把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市区一体化、区港一体化和鲁南经济带一体化进程之中,着力推动“深化规划、完善框架、强化配套、精细管理、改善生态”五个重点,力争三年投入25—30亿元,达到“今天项目签约,明天就能落地建设”的标准。2007年,全区基础设施计划投资8亿元,当年完成投资5.6亿元;2008年计划投资12亿元,当年完成投资9亿元;2009年计划投资15亿元。2008年,主要建设了兰州路、现代路等贯通工程,启动了工业废水处理中心、奎山变电站、天然气门站、供热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新增道路通车里程23公里,铺设供水管道19公里、供热管道3.2公里、供气管道7.2公里、排水管道30公里,架设供电线路26公里。完成两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实施奎山风景区裸岩治理,启动了傅疃河入海口湿地保护工程。完成滨海路等16项绿化工程,新增绿地面积100万平方米。完善兰州路垃圾中转站功能,启动奎山垃圾中转站建设,实施垃圾统管统运,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2)招商引资

围绕争引新项目、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突出抓好“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扎实推进大项目建设、努力改善投资软环境”三个关键环节,有力促进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的开展。招商引资方面,坚持对外主攻韩日,拓展欧美,突破港台,重点放在世界500强;对内瞄准大城市、大企业、大科研院所,重点放在行业百强,突出招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等领域的项目。在推动专业、产业、企业“三条线招商”、建立项目评估体系、健全项目服务机制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不断加大招商力度和密度。大项目建设方面,进一步强化“为大项目服务、靠大项目发展”理念,完善领导包联、全程帮办、重大事项会办等制度,健全以大项目建设促进办公室为主体,两个街道、各产业园区、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的协调服务机制,有力保障了各个大项目顺利建设。去年总投资230亿元的7个大项目新征地1200余亩,共拆除各类企业、经营业户、居民户650余户,基本实现了和谐拆迁建设。华能日照电厂二期工程仅用20个月就实现“双机双投产”,不仅创国内同类工程建设工期新纪录,而且降低建设成本12.7%。威亚发动机二工厂于去年7月1日开工建设,目前,发动机组装线、曲轴加工线、缸盖加工线等设备安装已全部完成,缸体加工线设备也即将完成,计划6月份试生产;威亚汽车模具已建成厂房主体,正在进口设备,8月份正式投产。亚太森博浆纸二期主厂区、木片堆场、煤场与净化站区域施工顺利,年内试运行。青啤(日照)公司已完成土建主体,正在安装设备,6月份建成投产。凌云海糖厂续建工程已完成设备调试,即将正式投产。中纺粮、中储粮一期工程已经建成,二期工程正在加紧施工。软环境建设方面,以打造“真诚相约、温馨相待”服务品牌为目标,在机关全面推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延时服务、指纹考勤和酒精测试等制度。加快行政服务中心改革步伐,新建为民服务中心,推行投资项目代办员制度,进一步简化办事环节,提升了整体服务水平。

(3)特色产业格局
围绕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开发区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特色产业”的思路,依托临港和大项目的优势,提出并着力打造“两带三基地三产业”的格局。“两带”就是以上海路和深圳路为主轴,建设两条临港产业带;“三基地”就是依托港口在奎山以东建设临港大工业基地,依托科技孵化中心在奎山以南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依托疏港大道在奎山火车站周围建设商贸物流基地。“三产业”就是集中力量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一方面,加快壮大以威亚发动机为龙头的汽车及发动机零部件产业。目前汽车模具、裕罗电子、发动机缸套、汽车研究所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商用车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另一方面,加快培育以造修船为龙头的海上装备制造业。规划了修造船基地、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区、船舶配套产业区三个功能区,目前已启动修造船基地填海造地工程,计划填海1.5平方公里,现在已形成挡浪坝2000余米。风力发电、造船、港口机械、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等项目正在推进中。现代服务业:重点培育港口物流、电子商务和服务外包业。目前,总投资6亿元的西岸国际、运总物流、交运物流等7个物流节点已建成招商;投资2.39亿元的鲁南(日照)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主体已建成,正在进行装修,招商正在推进;投资4.5亿元的日照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建成综合楼主体;投资4.2亿元的现代汇安物流园业已开工建设。电子商务新载体山东龙鼎花生公司去年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今年已完成690亿元,二期项目即将开工。注册资本1000万元的日照联合矿石电子商务项目计划于今年6月挂牌运营。高新技术产业:启动建设了总投资1.5亿元、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的科技孵化中心,今年5月底建成主体,10月投入运营,届时将至少有300家孵化企业进驻。成立了日照软件科技园,大力吸引软件开发及服务外包企业进驻,已有加拿大戈尔特西斯、日照国软软件、昊诺网络科技、日照艾维软件等18家公司,陆续投入研发和接到国内外订单。引进了日照纳米科技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已取得发明专利100多项。投资20多亿元的山东蓝金生物医药、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等12个高新项目正在推进中。

6.7.2所取得的成就及未来发展方向

(1)GDP增长幅度、产值、贸易等

2008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7亿元,同比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9亿元,同比增长11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9.5亿元,增长12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亿元,增长124%。农民人均纯收入8199元,增长15%。实际到位外资4.1亿美元,同比增长3倍,占全市的85%,是建区以来到位最多的一年。实现进出口总值26.9亿美元,增长85.8%,增幅居全市之首。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9.69%,二氧化硫、COD排放量分别削减58.29%和57.5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16%,提高3个百分点。在省外经贸厅对2008年全省146家省级开发区发展综合考评中,我区居第一位;在全市绩效考核评比中,我区被评为先进区县。

2009年1-4月份,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2.4亿元、增加值24.5亿元,分别增长16%、14%;工业用电量3.6亿度,增长2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1亿元,增长30.4%。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93亿元,增长3.3%。实际利用外资1.39亿美元,增长19.8%;进出口总值8.8亿美元,增长20%;进口8.16亿美元,增长31.8%。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2亿元,增长23%。

2)民生工程

围绕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突出抓好富民优先、惠民为要、安民固本三个重点,加快构筑开发区特色的民生体系。富民工程,重点发展街道、村居经济和扩大城乡居民就业,全年新增标准化厂房18万平方米,新建商业设施12万平方米。加快建设以特色养殖、种植为主体的现代农业无公害基地,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致富。加快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完善就业援助和服务体系,全年培训城乡劳动力2030人,安置就业1600人。惠民工程,重点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教育战线加快了打造一流九年义务教育的系统工程,桂林路小学、连云港路小学、区教育信息中心建成使用,财政出钱为全区中小学生统一制作了校服。卫生战线以深化“新农合”为重点,提高“新农合”筹资及大病报销标准,加强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卫生保健条件进一步改善,区级医院正在规划之中。社会保障以扩大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覆盖面为重点,村民参保率达到32%。安民工程,积极探索村居改造建设新模式,切实化解拆迁征地难题;规划的10个农民集中居住小区已有9个开工建设。深入排查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严格落实严打、严控、严防等各项措施,全力稳控社会治安局势;狠抓平安基础设施配套,建成了20处标准化警务室,城乡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

以为民办实事项目为抓手,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实施“3+1”四类群体的民生工程。围绕“少有所学”,加快推进广州路小学和区实验学校一期工程建设,完善教育设施配套,推动教学管理规范化,加快打造一流义务教育。围绕“壮有所事”,加快标准化厂房、商业设施和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认真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培训补贴、社保补贴等政策,积极扶持自主创业。围绕“老有所养”,突出激活老农保、启动新农保、扩大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覆盖面“三个重点”,加快构筑“三位一体”的农村养老保险新模式。围绕“困有所助”,大力实施大病救助、朝阳助学、安居和助残工程,加快建设20处规范化村卫生室,努力为人民群体生产生活提供便利。

(3)组织保障

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加强干部培训,建立“异地课堂”,组织青年干部到先进地区挂职锻炼,进一步提升广大干部的工作视野、思想境界和工作能力。以夯实执政基础为根本,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重点抓街道、基础抓村居、关键抓书记”,采取“能人回请、一人多兼、机关干部下派”等方式,配齐配强了村居党支部书记。加快实施农村干部职业化管理,规范农村干部的岗位责任、绩效考核、教育培训、监督管理和经济待遇,实行农村干部定职数、定职责、定考核,由区财政统一发放工资,并建立了动态增资机制。制定和实施《村居工程建设及招投标管理办法》等规定,在各村设立了纪检委员和廉政监督员,推行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 有效防止了村居干部腐败现象的发生。

(4)未来展望

针对国际金融风暴等因素对全区经济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定信心,主动应对,统筹兼顾,综合施治,保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围绕强化组织运行,扎实做好入统工业、支柱产业、骨干企业的监测分析,加强对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的调度协调和供求衔接,确保企业满负生产。围绕加强财税征管,始终按照“地方财政收入两年翻一番”的目标,突出抓好财源培育、税收征管、增收节支三个关键环节,加大筹融资力度,不断缓解资金压力,集中财力保基础设施、保民生工程、保公共服务。围绕推进安全发展,以“隐患治理年”活动为主线,集中开展了“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强化执法监察工作,基本实现安全发展。围绕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按照“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目标,将节能减排各项指标分解到企业,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的手段督促落实,各项指标同比有了较大下降。

今后一个时期,是开发区提升发展档次、跻身全国百强的关键时期。在承接前几年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开发区将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双轮驱动”和突出抓好现代产业、民生、公共安全三大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立足打造全市的经济龙头、科技高地、城市亮点、文明窗口、幸福家园这一定位,着眼实现建设国内一流开发区这一目标,突出抓好组织经济运行、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特色产业培育、民生体系建设“五件大事”,努力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做出新的贡献。

6.8外高桥保税区

依托浦东开发开放的优势,坚持对外开放的宗旨,十六年来外高桥保税区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以国际贸易、现代物流、先进制造业等三大功能为主的口岸产业。

6.8.1主要产业

(1)国际贸易

外高桥保税区国际贸易产业经过了起步、探索创新和规模形成三个阶段。1992年初,我国第一家外商独资贸易企业——日本上海伊滕忠商事有限公司经外经贸部批准在外高桥保税区注册。90年代后期,保税区贸易功能日趋成熟,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贸易企业纷纷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大规模开展分拨业务,分拨面也从单一的国内市场逐步向国际市场拓展,使外高桥保税区成为跨国公司跨区域的货物集散中心之一。目前,贸易企业在保税区综合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2006年保税区内从事进出口业务的贸易企业已超过2700家,已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完成进出口总额448.57亿美元,同比增长27.2%,占浦东新区的42%,占上海市的19.7%,占全国保税区的41.3%,其中进口331.37亿美元,同比增长29.4%。保税区贸易企业共实现商品销售额3980.91亿元,同比增长18.6%,占全国保税区的55.1%。在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依托保税和非保税贸易结合所形成的产业链优势,外高桥保税区的跨国贸易企业将其功能提升为中国区乃至亚太区的营运中心和销售总部已成为发展趋势。

(2)现代物流业

保税区成立初期,区内部分企业就开展了以保税仓储为主的物流业务,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保税区物流业务又拓展到仓储配送。在商务部(原外经贸部)和交通部等部委的积极支持下,全国保税区第一家中外合资的物流企业——上海外红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设立在外高桥保税区。九十年代中后期,基于外资企业市场运作的需求,以“保税——滞后纳税”为特征的分拨运作模式在保税区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和壮大,为国外商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高效的流通渠道。在分拨业务的刺激和带动下,第三方物流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目前,外高桥保税区已基本形成了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集聚了包括美国APL、英迈,荷兰TNT,日本近铁、通运和德国飞鸽等世界知名物流企业在内的1000多家物流仓储企业。近年新批物流项目占保税区各类项目的比重不管是在数量还是在投资额度等方面都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006年保税区物流企业完成营业收入1770.59亿元,同比增长24.1%;实现增加值203亿元,同比增长17.6%,占外高桥保税区增加值的30%。物流服务功能的辐射范围已经扩大到长三角地区。2006年外高桥港区吞吐量仍然保持稳步增长,1-5期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1344万吨,同比增长6.6%;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72.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9%,占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六成。随着“区港联动”的实施和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步伐的加快,将进一步促进国际港航产业与外高桥现代物流产业的联动发展。外高桥保税区的物流产业将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物流供应链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跨国公司在我国及亚太地区的采购中心、配送中心及物流中心的主要聚集地之一。

(3)先进制造业
保税区加工制造业最初的业态是简单的来料、进料加工和轻纺家电产品加工。90年代中期,保税区紧紧抓住世界制造业向中国快速转移的机遇,积极优化产品结构,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了由英特尔、IBM、惠普、飞利浦、安靠等企业组成的微电子产业群,形成了由德尔福、伊顿、通用等企业组成的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研发及分拨产业群,先进制造业已成为保税区出口加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2006年包括12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内的240多家出口加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19.59亿元,占全国保税区的21.3%。近年来,保税区加快了对长三角地区的功能辐射,形成了与长三角地区相配套的较为完整的加工制造链和产业体系。保税区的现代加工制造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将符合跨国公司实现全球资源配置的运作模式的需求,实现从单纯的加工制造向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并举的转变,形成高附加值的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的产业,并成为跨国公司跨地区加工制造的订单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和研发中心。

从国际贸易、加工制造到现代物流,保税区的三大产业走过了一条从先行先试的探索到成为区域核心功能的成功发展之路。依托贸易带动物流、以物流促进贸易、贸易对先进制造业的促进,保税区的三大功能相互支撑、融合,使保税区的企业经营超越了传统模式,走上复合型发展之路。

6.8.2园区优惠政策

(1)关税优惠政策:

1.区内生产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需的机器、设备和其他基建物资,予以免税;

2.区内企业自用的生产、管理设备和自用合理数量的办公用品及其所需的维修零配件,生产用燃料,建设生产厂房、仓储设施所需的物资、设备,予以免税;

3.保税区行政管理机构自用合理数量的管理设备和办公用品及其所需的维修零配件,予以免税;

4.区内企业为加工出口产品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件,予以保税。

5.转口货物和在保税区储存的货物按照保税货物管理。

(2)进出口管理政策

1.经批准成立的保税区内企业,都具有在保税区内开展国际贸易经营权。可以自由地与国外和国内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开展国际贸易和转口贸易。

2.对保税区与境外之间进出的货物,除实行出口被动配额管理的外,不实行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

3.国内非保税区进入保税区的货物,在办结海关手续后,视同出口。企业可办理除出口退税之外的结汇、外汇核销、加工贸易核销等手续。

(3)功能性政策

1.保税区内可以设立外商独资、中外合资或内资企业的贸易公司。享有与境外直接开展国际贸易和与国内有进出口经营权企业开展贸易的经营权。同时,也可在保税区内开展仓储、展示、商业性简单加工等经营活动。

2.区内加工企业开展加工贸易、生产除国家禁止进出口和需被动配额及特别敏感和有污染环境、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产品外,原则上受加工品种和范围以及产品和产业导向的限制。

3.保税区内开展加工贸易,实施全额保税的办法,可以不按内外销比例征税,不实行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不收保证金,加工时间不受限制。

4.鼓励区内企业开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加工贸易。同时也允许区内企业加工成品后销往国内市场。

5.允许加工企业开展工序性的外发加工。

6.区内保税仓库可以储存除国家禁止进出口外的所有产品。

7.区内转口货物可以在区内仓库及其他场所进行分级、挑选、刷贴标志、改换包装形式等简单加工。

6.9案例研究分析与总结

6.9.1招商引资分析

随着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开发区招商引资面临着许多新情况,需要正确应对。一是招商引资的竞争日益加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与国之间、地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开发区的招商引资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二是优惠政策优势趋于弱化。随着我国加人世贸组织,内外资政策要求平等,优惠政策在开发区招商引资中的作用越来越小,投资环境、管理效率、产业优势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三是外商投资表现出新特点。主要表现为投资规模加大、投资项目全方位、投资方式多样化。一些大的跨国公司由单一项目投资向全方位投资转变,包括一体化投资、战略投资,开始建设研发中心、营运中心。四是国内民间投资增长迅速。民营企业开始成为新一轮开发区招商引资的工作对象。

投资环境竞争已成开发区间竞争的关键,投资环境的改善也从硬环境到软环境进而提升到企业生态环境。关键在增强配套能力,要求开发区及其依托城市拥有企业生存发展所必须的产业链、企业群。这样,投资企业突破其所在地限制,在要素供给上需要所在地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现代文化相融合的文化底蕴提供丰裕的人才;在空间拓展上则需要合作竞争机制健全的城市群支撑。以企为本,天津泰达已率先起步,提出变过去打造硬环境的“五通一平”为创造综合环境的新“九通一平”,其中,“新九通”包括信息通、市场通、法规通、配套通、物流通、资金通、人才通、技术通、服务通,而“一平”则是建立21世纪中国的新经济平台。

基于上述新动向、新趋势,开发区投资环境正从单纯的税收优惠、廉价土地和劳动力为主要吸引力的开放“怪圈”中走出,转而注重以改善环境、完善体制、发展产业等创新为吸引力的开放,并立足于发挥自身优势,依靠特色来进行吸引投资和发展产业。在这个转换过程中,税收、土地、基础设施等传统因素对开发区投资环境的作用减弱,配套能力的影响则逐步增强,并在纵向上要求开发区形成企业群,横向上拓展到所在城市或地区具备研发、生产、营运等一体化的综合配套能力。

产业链招商是开发区招商引资的有效形式。产业集聚是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基本目标,也是开发区招商引资的有效形式。通过吸引上游龙头企业人区投资,可以带动中下游企业到开发区投资。

并购招商是开发区招商引资的新形式。并购有利于利用对方的市场、技术和人才资源,是发达国家和国际投资活动中有效的投资方式。前不久,我国有关部门出台了《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为外资并购敞开了大门。开发区是外资投资的热点。通过外资对开发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并购投资,可以进一步扩大开发区的招商引资规模。

民资招商是开发区招商引资的战略趋向。既面向外资,也面向内资是新时期开发区招商引资的战略选择。目前内资充裕,活动积极。据悉国家即将出台投资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意见,将进一步促进国内投资的发展。
孵化器招商是开发区招商引资的摇篮。开发区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发展高科技产业,促进经济增长。而建立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就是从企业发展的初期培育高科技企业。通过吸引一些尚未成形的科技企业入园孵化,成长壮大后反哺开发区投资发展,是新时期开发区招商引资的重要思路。

6.9.2农民利益保障分析

如何妥善解决开发区范围内的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令开发区管理者头疼的大问题,以上开发区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从考察的几个开发区情况来看,管委会在其职能机构的设置上都专设有农村工作局或地方工作局,负责对区内农村的社会经济管理工作,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像苏州工业园、合肥高新区那样,仍保持农村乡、镇一级建制,由乡长(镇长)兼任农村(地区)工作局副局长;另一种是像合肥开发区那样,撤销乡镇建制,以村为单位组建社区,由农村工作局直接负责农村的全面管理工作。

各开发区都将农村工作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更提出“农民致富是立区之本”的口号,并将其与“项目是生命线”、“改革创新是永恒主题”等并列为开发区建设三大主旋律之一,要求各职能局的管理职能都要触及到农村,积极为社区建设服务,并选派100名大学生到农村担任社区副主任,以加强农村的管理工作。一方面,对进区项目尚未延伸到的农村,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引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广大农民致富;另一方面,对土地已被征用的农村,由开发区与农村合作,统一规划建设社区中心,解决农民的生活问题,对失去土地的农民经培训后全部安置到区内企业就业,通过两个安置使农村实现“农村变城市、农业变工业、农民变工人(居民)”三个转变,促进农村的城镇化。苏州工业园对规划范围内的农民实行一次性农转非,由开发区建设新社区,帮助农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经济,安排就业,在开发性安置农转非人员方面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统一安置拆迁农户,建立了多个风格各异的农民社区,完善各类生活服务设施,使拆迁户一步进入城市化环境,加快了规划区内的城市化进程。苏州工业园区也对规划区内的农民实行就地安置,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建设农民生活小区,根据开发区总体规划按规范进行设计;与此同时,开发区还鼓励其代管的5个镇实行与园区相同的优惠政策,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由于体制顺畅,措施得力,开发区与周边农村形成了共同繁荣的良性局面,区内的城镇化进程也大大加快。

由于这些开发区能够设身处地为农民着想,切切实实保护农民利益,因此受到当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开发区在征地、运迁等方面基本没有遇到太多麻烦,开发区的各项管理措施也得到很好的落实执行,极大地推动了开发区的建设进程。

6.9.3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分析

开发区应成为制度创新的“排头兵”。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努力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迈出更大步伐,是促进“经济飞跃”的根本之策。国家设立开发区的初衷之一,就是使其运用“试点权”实施制度创新,为地区改革开放提供经验。,开发区应成为地区产业升级的“领头雁”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端产业,是国家开发区的一个基本目标。各地开发都已集中了一批高端产业,通过营造相对优良的投环境,把各类高端要素和战略资源吸引到了一起因而最有条件加快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伐,积聚一批高层次的先导产业,并通过极化——扩散机制,带动地区不断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迁。

开发区应成为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推器”。开发区是城市扩展的有效方式。经过多年设,许多开发区已实现了新城拓展、城改造的有效对接,扩大了城市面积,吸纳了大城乡职工,转移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了地的城市化进程。开发区不仅仅是产业功能区,是城市发展的新区。按照新城区的理念来设计和设开发区,将会产生更大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形成更强的积聚、辐射效应。因此,开发区应通加快自身发展和产业、技术等要素向外围地区的导,使所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速。

6.9.4开发区管理体系分析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地,经济开发区在创建初就突破了传统体制的束缚,大胆探索和创新,以新型的管理体制作为实现经济开发区特殊功能的制度保障。目前我国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的管理体制主要包括政府主导型、政企合一型、企业主导型三大类。这些管理体制按照精简、高效、服务的原则,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呈现出多样、灵活的特点,发挥了一定的“体制效应”。

在采用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的开发区,一般成立以省市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该新区发展重大决策和重大问题的协调,但并不管理具体事务。开发区具体的日常事务由政府的派出机构——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在政府主导型开发区中,管理委员会拥有较大的权限,有利于开发区创建起步阶段的发展,有利于协调开发区中各种关系,提高办事效率。

在采用政企合一的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建设开发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主要职能机构合署办公,既具有行政职能又具有经济职能,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兼具管理者与开发商的双层职能。由于这种模式具有办事效率高,在开发初期管理者的能动作用大,不少开发区在初期都采取这种开发模式。

在采用企业主导型治理模式的开发区,建设开发公司全权负责开发区的日常运营。建设开发总公司通常是非营利性的服务机构,主要通过国家的政策,包括提供场地、资金、开发条件、信息、人才交流指导性管理在内的综合服务,为持有高技术成果的创业者创造局部优化环境,达到扶持高技术企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目的。这一体制在机构精干、权责明确和纪念性大规模成片开发等方面的优势比较明显。但是,由于开发区没有行政管理机构,在征地、规划、项目审批和来动人事等方面没有行政职能,行政协调能力不强,使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多方面限制。

中国开发区的发展经验表明,治理结构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不同的治理结构适应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目前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之中,市场经济的不完善决定政府还需要在经济事务中承担一定的责任。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开发区的治理模式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多种形式。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转变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开发区招商引资过程中,政府建设的目标应该是“有限政府、有效政府”,应该本着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合作的原则,改变以往以政府为招商主体的做法,向政府为开发区招商服务转变,充分发挥市场服务员的积极作用。这种服务从宏观上讲,主要体现在抓住机遇、制定战略和搞好环境建设:从微观上讲,坚持以开发区里的企业为主,搞好配角型的服务。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积极推进“一站式”投资服务中心建设,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加强驻区单位的沟通与协调,切实改善开发区招商投资的外部环境环境。

第一,努力与国际惯例接轨,树立了全新的“服务型政府”的管理理念。例如苏州工业园区吸收了新加坡公共管理理念的核心——亲商思维。亲商思维是指园区行政部门以为客户服务为最高宗旨,把亲商思维消化在招商引资、日常管理服务的态度和价值观中,帮助客户获得满意的回报率,同时使园区获得相应受益从而形成双赢格局。亲商思维认为政府并非真正的财富创造者;只有当政府成功地提供了一个适于工商业发展的环境,并使得这些企业取得比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才能吸引更多的优质投资,国家经济才能得到快速提高。

第二,各级开发区在依法行政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管理思维上较好地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重视制度与规则的建设,使得国家级开发区的行政管理较之于传统管理更加科学。行政管理的科学性有效地降低了投资的风险预期。而且,在执法透明上也有了很大的进展,透明度的提高在客观上降低了交易成本,也进一步提高了投资成功的机率。大部分国家级开发区都在努力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社会环境和投资环境。正是以上管理理念的转变,使国家开发区成了我国最吸引投资的凹地。

第三,各级开发区在规划、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都将“以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展的,以实现人和园区,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各级开发区,尤其是发挥在内情况较好的园区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简单粗糙的管理方式,把人视为经济发展中的第一要素。

6.9.5生态可持续发展分析

这些开发区都十分注重区内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来绿化、美化园区环境,对于进区企业的排污和布局也都有明确有规定。苏州工业园区提出环保是企业进区的唯一门槛,合肥高新区则确立了生态园区的发展目标,全区只有热力站一个烟囱,天津滨海新区则是在确保企业从工艺上做到达标排放的基础上,从调整区内企业布局入手,合理安排可能对环境有影响的企业用地。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是这些开发区与其母城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其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条件目前这些开发区的绿地覆盖率、人均绿化面积、空气和水的洁净程度等指标均远高于老城区,如苏州老城区是全国有名的园林城市、卫生城市,但与相邻的工业区相比,环境差异仍比较明显。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这些开发区仍将生态建设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合肥高新区、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利用依山傍水的本底优势,将旅游项目开发作为开发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开发区基础建设时,这些开发区也注重了整体环境的协调,如苏州工业园区的各种管线的设计,管线大都埋设在人行道和绿化带的下面,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管线维护时开挖主干道带来的负面影响。

十六大以后,党和国家针对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先后提出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等方针政策,为中国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因此,“集约发展”也就自然成为二次创业的重点。

(1)做好土地利用和规划。严格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开发建设,合理确定开发区未来发展建设用地的空间,并纳入所在城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进行统一管理。

(2)建设节能型园区。将节能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纳入到开发区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规划,加强对引进项目的筛选,要大力引进能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产业项目。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节能技术的研究、节能产品的开发、节能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发区应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计划,编制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统筹考虑,配套推进。积极引导传统的制造业企业进行生态化改造,运用情节生产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创建循环型企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中介机构的作用,建立循环经济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开展循环经内各级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服务。重点扶持一批循环经示范项目,带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6.9.6开发区品牌建设分析准确定位,建立开发区特色产业集群。开发区必须立足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目标,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体系。位于沿海城市的开发区,应当从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出发,把引进技术基础上的自主创新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快从招商引资和优惠政策聚集产业为主的开发区,提升为“科技创新+高新技术”的国际化高新技术开发区;位于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的开发区,应当坚持依靠自主创新的内涵式发展和招商引资的外延式并重,特别是已经具备接受国外和沿海先进技术和产业转移的开发区,应当抓紧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壮大产业规模,增强经济实力;位于内陆其他城市的开发区,则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重点搞好资源开发和培育特色产业,在提高运行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实力。

各开发区要依托本地优势条件,推动产业发展由大而全、小而全向集中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主导产业转变。要巩固现有支柱产业,培育新的主导产业,致力于发展朝阳产业。从实际出发,明确更加细分的产业定位,瞄准某一产业,提高支柱产业的规模和份额,营造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加快形成产业特色,展现集群效应。第一,要培养龙头骨干企业,扩大企业规模,围绕龙头企业搞好产业配套,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使之成为群体的核心主题。第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要发展“一区一品”特色产业为突破口,积聚一批以特色产品为品牌的企业,强化专业市场功能,延伸产业链,逐步形成产业集群。第三,经济发达地区,要通过建立研发培训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市场贸易体系等途径,构建新产品开发、技术升级的平台,不断促进产业升级,创立开发区品牌。

软环境是开发区招商引资的基础,也是首要条件。首先,塑造良好的投资形象是开发区招商的首要选择,在塑造形象的过程中,开发区采用广告宣传、媒体推介、招商团组互访、具体行业接触以及提供咨询等方式。其次,软环境主要体现为法律政策、行政效率、服务理念、文化氛围上。法律政策公开、公正,审批和收费事项简化,行政效率提高等都起到提升开发区品牌的作用。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视频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