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首 页 > 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会 > 论坛热点

次贷危机,未免不是福

    
作者:John Butcher
发布日期:2008-04-11

近年来,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和对冲基金业发展迅猛,而美国的次贷危机和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稳定性将有可能使得这些行业在2008年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2002年底,亚洲共有259只对冲基金,管理大约210亿美元的资金。但是根据源富股份研究报告显示,到了2007年年中,基金数目已经增加到了928,管理金额达到1680亿美元。普华永道报告也认为,2007年,私募股权基金继续增长,截至12月18日,私募股权基金实现140宗交易,而2006年只有110宗。 

总体交易额从57亿美元增长到了106亿美元,其中包括一些上百万美元的交易,比如Permira 投入8亿4千万美元收购银河娱乐公司澳门赌场的20%股份,黑石集团投入6亿美元收购中国蓝星的股份。 

普华永道在香港的并购业务合伙人鲍德伟(David Brown)称:“私募股权基金对中国一直很感兴趣。2007年最大金额的交易都是由一些初来该地区的私募股权基金公司完成的,我们还将看到更多的私募股权基金进入。”

根据普华永道的报告,美国的次贷危机“几乎没有对私募股权基金的活动造成太大的影响。”  

Brown 解释说:“与欧美发达市场相比,中国市场的私募股权基金交易相对规模较小,也比较低调。中国的银行业很乐意加大融资服务力度。”  

实际上,许多观察家认为,在全球经济衰退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美国的次贷危机让很多投资者的目光转回一些替代的投资机会,比如说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 

近年来, 随着欧美市场的过度饱和,而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日趋稳定,经济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私募股权基金和对冲基金进入了亚洲,尤其是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和对冲基金的投资者往往比较固定,他们也很乐意避开传统的投资工具,因此受到了渴望进入中国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和富有人士的欢迎。这些投资者大部分来自海外,而且中国吸引这些投资者的强烈意愿也使得亚洲专题国际会议增多,比如说今年下半年将在伦敦举行的亚洲博鳌论坛国际资本会议。中外人才云集,各色公司汇聚,各种战略纷呈,加上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大量的投资者正进入该地区。亚洲已经成为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投资者正在大量涌入,而中国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却已经驱使投资者从盲目跟风转向真正拥护这些基金。 

过去对于任何想进入中国市场的投资者来说,直接投资私募股权基金一直都是最佳途径,因为中国市场表现非常良好。能跟上中国经济起飞的浪潮,就没有人考虑过资产信托或其他形式的投资方式。 

但是最近,全球的不稳定和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影响到中国市场。 

最近高盛银行研究中国的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发表了一份报告,强调经济下滑和通胀上扬的双重风险。报告指出,在涉及中国的资产得以重新胜出之前,投资者需要看到中国避免经济下滑和控制通胀的能力,因为这种能力可以减少不确定性。 

许多私募股权基金和对冲基金的经理都认为,这种不确定性,加上次贷危机带来的动荡,是投资者投向基金怀抱的主要原因。 

源富股份管理着14亿美元的资金,很可能是亚洲最大的对冲基金管理公司。公司70%的投资者都是机构投资者,包括美国最大的退休基金Calpers。公司首席运营管James Chen认为,美国的次贷危机从两方面为公司带来了机遇。首先,对于公司的旗舰基金——善于在经济动荡中寻求机会的Vision Asia Maximus来说,美国的次贷危机为他们创造了更好的市场条件。此外,次贷危机还鼓励投资者选择和证券市场不甚相关的投资形式,因为他们认识到过去两年牛气冲天的中国市场开始显得有点不稳定了。 

Ii证券是一家私募股权基金公司,专门为中国一些小型IT或者生物科技公司提供融资,目前管理着3000万美元的资产。研究中心主任James Flanagan同意这种观点,认为越来越明显的市场不稳定性和高回报率已经让更多的投资者对私募股权基金和对冲基金产生了更多兴趣。 

但是,他也补充说:“在中国,由于政策可能会限制大量资金流入市场,所以一些新的机会经常会被扼杀掉,因此降低人们投资基金的意愿。国营企业吸收了外来基金的重组技术,但是被私人公司收购之后,他们很难获得大量的投资。”N1 基金是一家亚洲对冲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和组合投资经理的Army Yan 认为美国次贷危机一开始对中国的影响非常有限。亚洲大部分的对冲基金长期以来一直偏爱证券,因此他们大部分都和证券市场息息相关。尽管出现了次贷危机,但是由于亚洲的对冲基金商并没有在美国次贷市场进行任何直接投资,所以相比较西方而言,中国市场受到的影响小得多。 

后来,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在中国市场开始显现。亚洲的金融机构开始公开次贷债务抵押贷款信息以及价值缩水信息。“那些严重依赖这些银行的对冲基金受到了影响。”Yan 说。许多亚洲对冲基金都遭受了损失,但是那些做多基金则获利不少。 

市场更剧烈的震荡、普通基金盈利的萎缩、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汇报率的上升,以及由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一切影响都共同促使投资者思考一些新的投资方式。 

此外,市场波动还能考验面向中国市场的对冲基金公司。在这样一个还不成熟的市场上,对冲基金经理很难选择值得投资的期权基金。美国次贷带来的市场波动能够帮助挑选出那些能够真正经受考验的基金,Chen 认为。 

和对冲基金一样,私募股权基金在中国也刚刚起步。较高的风险使得基金很少关注那些刚起步的公司,Flanagan说。他相信,中国能够从风险资本投资中获利,但是同时他也语带保留。 

“未来十年中,这种势头将持续强劲增长,但是由于全球经济泡沫,还得经历相当长时期的调整。”他说。 

Brown 认为,2008年,不仅投资者会对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和对冲基金更感兴趣,资产管理经理同样如此。随着欧美市场日趋饱和,越来越多的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将把目光转向中国。 

“考虑到信贷危机的影响会延续到2008年,我们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美国私募股权基金的资金和人才投入亚洲市场,以补充他们的国内市场。” 他说。不管私募股权基金还是对冲基金,前途都非常光明,但是风险在于,对于中国市场来说,他们是后来者,Flanagan认为。 

“短期来看,在中国市场的巨大商机面前,流动性过剩引起的利率上升、通胀问题、对全球能源供应的担忧、以及奥运会后可能出现的市场调整预期,这些其实只不过是投资道路上的一个小小障碍而已。市场对资本的需求瞬息万变,而建立必要的基建和服务市场,以满足3亿进城务工人员的需求,则需要这些机构提供稳定的专业服务。”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