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出乎意料的低调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斌 早晨起来打开电脑,美国仍然没有回复,我将邮件复制又发了一遍。
这个动作重复了快一个月了,每天的清晨,从期盼到失落,到感觉正常,到这只不过成为一个惯性动作。我执著的去重复它,仿佛与自己较劲,或许应该叫执拗。
这是一封联系美国赴哥本哈根谈判代表的采访信,几乎同时我曾发给了欧盟的谈判代表,对方颇为积极。
美国这次的行为让人感觉很低调。
距离会议开始的前10天,美国的温室气体减排数字才千呼万唤始出来,“17%”,几乎受到来自各方的指责;奥巴马原定12月9日出席哥本哈根会议,接着前往奥斯陆领取诺贝尔和平奖,被人戏称为“没有诚意的遛弯”;开幕式下午,欧盟和美国的新闻发布会相继进行,原定好的30分钟发布会欧盟延长到了40分钟,而美国则压缩到了20分钟。
低调有时只是迂回的一种砝码。
今天,这次谈判中最可能存在“变数”的美国让人感到了一丝的“悸动”。
清晨,去会场的地铁里,对坐的人胸前的卡片上写着“party”,我故意与他攀谈起来。果然,他是巴西代表团的成员,Omir Lavinas。
Omir Lavinas认为目前谈判的关键是“资金和技术转让”问题,当聊到对中、美和欧盟的看法时,他说:“中国能提出减排40-45%这个数字,可以说已经做的很好了;欧盟是一个整体,但是各个国家之间有很不一样,例如其成员国波兰就拒绝做的更多,因为他们自己也属于on the way;美国,奥巴马可能会做出改变,在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支持上也可能会做出让步。”
这意味着美国很可能会拿出更多的钱。
绿色和平组织与生物变化中心合作的一份研究报告增加了“变数”增加的可能性。
晚上8点-9点半,Niels Bohr报告厅举行了边会“Yes, he can.总统奥巴马将怎样做出更强的减排承诺”。法律和政策专家详述了奥巴马总统有能力解脱被国会捆绑的双手,为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作出更大努力的法律依据。
美国绿色和平组织政策建议专员Kyle Ash对我说:“奥巴马政府有广泛的权利摆脱国会的控制,重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的位置。他手中有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案、濒临物种法案和国家环境政策法作为砝码。”

- · 哥本哈根现场图集(2) | 2009-12-17
- · 争议在“要求睡觉”中结束 | 2009-12-17
- · 新的起点 | 2009-12-17
- · 【记者手记】争议在“要求睡觉”中结束 | 2009-12-17
- · "丹麦草案"从天而降 谈判面临失败 | 200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