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荣耀·现实·尴尬 ——一家三代的老工厂回忆(1)

订阅
2009-10-18
魏玲

经济观察报 魏玲/文 虽然4年前已更名“鲁信高新”,正在筹备建厂59年展览的退休老工人们还是更愿意称呼它的旧名——“中国第四砂轮厂”,这些须发斑白的老人,早年顺应着国家工业基础建设的号召拓荒建厂,务工,娶妻,生子,养老,从青春到暮年,一生不曾离开过厂区。他们的后代,生于斯长于斯,从父辈手中接下的技术劳作了半生后,第三代的工厂后人却各奔天涯。 

在四砂,一家三代的经历可以建构一部浓缩的厂志。59年过去,“第四砂轮厂”的名字已经不复,它所负载的光荣与耻辱却墨迹未干,作为新中国工业史上的老牌大厂,“老”字从一块耀眼的胎记渐渐成为一道尴尬的疤痕。 

一、荣耀 

——爷爷王明正:“我给工厂建了中国第一个98米隧道窑” 

1950年,王明正只有16岁,地主家庭出身的他几经辗转读完初中,适逢国家工业机械部决定在山东中部直属建中国第一批砂轮厂,王明正“想到没想就报了名,进工厂是那时能想到最荣耀的工作”,成为四砂第一批正式招工的工人。那时的四砂还是一片荒地,草深的地方有狼和蛇,进入工业程序前,第一批四砂人硬是在在荒野里垦出了一座工厂。

当时工厂最紧要的任务是厂房和配套设施建设,年轻的王明正跟了一位姓赵的师傅做学徒,学土木工程绘图。赵师傅是中央派来支援厂区建设的建筑人材,实践经验丰富。王明正学得努力,“拿出了人家十倍二十倍的功夫跟师傅学,师傅见我实诚,暑天寒天都不怕,手把手来教我,我看师傅画图,不懂就问他,在工地上盯着照图施工,晚上借光看建筑学原理的书,硬生生从门外汉学了过来。到我20岁那年,自己画了第一个建筑图,那是一间磨料厂房。” 

渐渐地师傅退下来,王明正的技术也越来越好,那时候赶上工厂建房高峰,据王明正说,工厂一半以上的厂房和居民楼都是他建的。其中印象最深的两栋建筑,一是工厂的98米隧道窑,二十供职工看电影和办演出的“职工俱乐部”。 

98米隧道窑是王明正和师傅合作的设计,当时还有苏联的专家指导,这对于新中国的砂轮业是一个革新的创举。由于技术难度大,王明正夜以继日泡在厂里,从最初设计图纸到无数次修改,到真正落实施工,王明正没有一天睡过好觉,“那时积极性很高的,为毛主席、为新中国出一份力,多苦都不怕,心里有根柱子撑着”。后来在这个中国第一个98米隧道窑中,第四砂轮厂烧制了中国第一根硅碳棒。王明正没有因此拿过工资外的一分钱,也没有得过特别表彰,他仍然很高兴,“为厂出了力,大家知道了小王能干事,我就高兴的不得了。”

“职工俱乐部”是王明正24岁的设计,白色的二层楼,中间是开阔的大礼堂,有舞台、银幕,可以用来活动和放电影。“那时候没有钢筋混凝土,完全是沙子白灰的架构,并不结实,我说这座楼担保能用20年,后来经过几次加固,一直用到九十年代也没有出现问题”。

王明正和四砂的第一代人一起,建设和见证了四砂各大分厂的建立、投入生产,也建设了完善的配套设施,职工宿舍、单身宿舍、食堂、托儿所、子弟小学、子弟中学、职工医院、职工俱乐部等福利设施全部齐备。

从50年代到80年代,在这一代拓荒人的努力下,中国质量最好的砂轮称号逐渐全国闻名,“泰山”牌砂轮性能优于行业同类产品30%-50%,四砂树立起了自己的行业标杆。这无疑是一个荣耀的时代。

二、现实 

——父亲王卫东:“职工们贴大字报、轮班护厂挡不了重组之伤” 

王明正的小儿子王卫东是厂里出生、长大的第一批孩子,从“卫东”的名字可以看到毛主席对老一代工业人们的影响,他从小就跟随父亲在厂区玩,对每一根烟囱的位置了如指掌。在职工子弟学校读完小学初中、到市里中专毕业后,王卫东顺理成章接过了父亲的班。

那是80年代初的事,王卫东赶上了四砂效益最好的一个时代。产品供不应求,加上改革开放浪潮席卷,四砂位于山东半岛近海地区,顺应潮流开始了从内销到内销兼外贸的双重路径,成为国家首批机电产品自营出口创汇企业。
“那时候能进厂非常不容易,一般都是子袭父职,我进厂的第一个工作是车工,跟着父亲的一个朋友学,厂里效益好,每天能吃到馒头、菜和肉,日子特别有奔头,干起活来也有劲。”

王卫东在师傅的介绍下认识了同小学初中的姑娘季夏,季夏大专毕业后也回到工厂,王卫东和季夏1987年举行了集体婚礼,从单身宿舍搬到了小平房中,一台电视,一块手表,一辆自行车,打了几件木头家具,过起了小日子。

 1  |  2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