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8-04-16
宋清华
订阅

CPI高位运行 央行再升准备金率

网络版专稿 记者 宋清华 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发布的数字显示,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8%。其中,3月份同比上涨8.3%,价格总水平处于高位。专家预警,如果国家控制效果不好,有可能出现全面性通胀,中国政府应做好长时间面临通货膨胀的心里准备。统计局的数据刚公布,央行立即宣布将从4月25日起提升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达到16%。

全面通胀来临?

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价格总水平处于高位,3月份环比数据略有下降,但综合考虑二月份春节消费效应和雪灾影响,三月份通胀仍在呈继续扩大趋势。CPI上涨8.0%,涨幅比上年同期高5.3个百分点,3月份同比上涨8.3%,环比下降0.7%。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21.0%,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6.8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6.6%,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1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7.4%(3月份上涨7.8%),比上年同期高5.3个百分点。

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9%(3月份上涨8.0%),比上年同期高4.0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8%(3月份上涨11.0%),比上年同期高5.7个百分点;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0%(3月份上涨10.7%),比上年同期高5.4个百分点。

而对于CPI指数的展望,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发布报告称,由于美元贬值导致国际原油、粮食、原材料等价格的上涨,中国输入型通胀的压力有所加大,将此前对今年CPI同比涨幅的预估值从5.5%提高到6.5%,"如果国家控制效果不好,有可能出现全面性通胀。"中信建投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潘向东说。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曾表示,鉴于目前的国际因素,中国要做好较长时间面临较高通胀水平的心理准备。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经历过两轮恶性通货膨胀,而目前这一轮通胀的是否可能演变成第三轮全面通胀,引人注目。在改革开放后,大规模的投资需要吸引外资、发行国债、增加货币供应,结果1988-1989的第一次通胀不期而至。政府采取紧急刹车后,经济发展放慢。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中国经济再一次快速增长,急速投资导致生产资料价格快速上升,连带引起生活资料价格上涨,导致中国第二次通胀到来。当时中国政府通过控制利率杠杆和货币政策来进行经济的“软着陆”。存款利率一度上调到12%左右,五年期以上保值储蓄还可以得到12%左右的保值利息。一系列政策的结果是货币的回笼,通胀的消失,同时也造成经济发展的放慢。

其后,为了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发展,存款利率从10%以上的高峰逐步下调到2%左右的低谷;住房制度改革,房地产业市场快速发展,刺激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投资快速增长;世界工厂地位确立,中国制造出口全球,高额贸易顺差带来人民币的增值,升值的结果是国际热钱拥入。进入2007年5月以来,物价狂涨,引起新一轮的通胀。

另外,美元贬值导致国际原油、粮食、原材料等价格的上涨,樊纲曾表示,中国要做好较长时间面临较高通胀水平的心理准备。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

中国银行报告认为,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不断加快,使得人民币升值预期得以强化,并直接导致外部资金的大规模流入,对我国物价上涨起到了"火上加油"的作用。报告认为,结构性物价上涨只是物价上涨的具体表现形式,不是物价上涨的原因。而本轮通货膨胀仍主要由货币因素引发,因此,在努力增加短缺产品供给的同时,从总需求的角度控制投资和消费,稳定通胀预期,是抑制物价上涨的重要手段。而抑制通胀预期最有效的手段则是加息。

中行预计,今年第二季度有可能加息1次,全年加息1~2次,加息仍可能是"不对称"式的,即存款利率的提高幅度大于贷款利率的提高幅度。另外,中行认为,央行今年还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4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为继续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决定从2008年4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目前国内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16%。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