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机资本入粮市 “囤粮风”再起
导语:黑龙江、安徽等地部分粮食主产区出现“囤地”“抢粮”现象,因各资本看涨粮价,快速进入。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彭亮 近期,黑龙江、安徽等地的部分粮食主产区出现“囤地”“抢粮”现象。据了解,其产生原因为,各路资本看涨粮价,快速进入粮食市场。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情况引发了产能过剩、投机意愿上升等问题,未来可能对通胀形势产生更大压力。

“两年前我们要忍受的是旺季不旺、价格偏弱,现在则是要担心今后的粮源有没有问题了。”五常绿风优质米开发集团营销部经理孙晓军说。

绿风集团是位于五常市、年加工稻谷能力245万吨的大型企业,因为多年和当地农户签订“稻米订单”,具备长期合作关系,所以暂时不存在粮源失守、开工不足的状况。但黑龙江省其他一些中小型稻谷加工企业,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情况不太好。”鹤岗市永乐米厂厂长张洪波说,“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后进入(市场)的把价格抬起来了。还有些资金进来,弄个‘加工厂’的名义,实际 上只修粮库,打的是‘囤粮’、‘倒手’的主意。我们这些规模小、资金实力不够的加工企业,以后要收到足够的粮食开工,越来越难了。这边还好,五常那边更厉 害。”

由于五常大米口感好、市场认知度高,五常市吸引了以中粮美裕、益海嘉里、北大荒等民营资本及国内外资本。甚至还有些曾从事房地产、金融类的企业也涉足稻米市场。目前五常市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大米加工企业有187家,此外还有大量没有登记在册的小型稻米加工厂。

黑龙江省粮食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黑龙江省主要粮食品种加工能力6364万吨,加工能力已经超过了全省的粮食总产量,当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为4353万吨。

“播种前就和农民签订购销协议,大家都这么做。后来越抢越厉害,保底、超额奖励等等承诺都出来了,我们也只能跟上。”鹤岗市食为天米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富天说。

据了解,在竞争激烈的五常市,加工企业以签订土地面积订单的方式控制粮源,目前水稻订单已占水稻种植总量的90%。

依照当地普遍情况,“水稻以地包收,每公顷产量指标1.3万斤,达不到指标时,最低每公顷保底2.8万元,超额产量每斤奖励0.5元,上不封顶”,签了订单的农户每垧地(1垧合15亩)可增收7000元左右。这对农户极具吸引力。

在小麦主产区安徽省,类似的情况同样存在。

安徽省小麦主产区淮北市,一年来资本进入粮食加工领域规模迅速增加,2009年全市粮食加工能力150万吨,到2010年猛增到300万吨,增加了近一倍,全市办理粮食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达400多家。

业内人士称,对于看涨今年粮食价格、囤粮做贸易的投机资本来说,按照去年的小麦价格走势,投资建设一个1000万斤仓储规模的仓库,只需要粮食中转两次就能收回成本,“近期南方省份的旱情,也坚定了投机资本的‘看涨’信心”。

这也反应在期货市场上。持续干旱成为资金推高农产品价格的有利题材,5月份以来,郑商所早籼稻期货价格持续上涨达8.3%,小麦期货价格涨幅也达到3.85%。“CPI增速继续攀升的可能性变大,市场进入了政策敏感期。”该人士表示。

管理部门对此不会“视而不见”。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在其近期发表的、题为《多措并举稳定粮食市场》的文章中写道:“截至2010年底,全国具有粮 食收购资格的经营者达到8.75万家,其中多元市场主体约7万家,在粮食收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多数粮食市场主体规模小,经营分散,监管难度大。有不少市 场主体在利益驱动下,不顾及国家粮食调控目标,甚至出现与国家政策背道而驰的行为。当市场行情不看好、粮价较低或下跌时,他们谨慎入市或者不入市,越跌越 不收;当市场行情看好、粮价趋涨时,他们积极入市甚至盲目入市,越涨越抢收。近期以来,少数经营者压级压价损害农民利益和抬价扰乱市场秩序等行为时有发 生,在加大市场粮价波动的同时,增加了国家规范粮食收购秩序的难度。”

不过,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业内人士也有对“资本积极入食市”持积极乐观态度的。他们表示乐观的原因有四点,他们认为“第一,市场基于安全偏好,希望资 本深入农产品产供销体系,这有助于监控食品安全风险。其本质是绿色食品的较高投资收益率激发了对农业的投资。第二,诸多资金光顾粮食等农业市场,恰恰反映 农业投资长期不足,这种不足带来的农业供给问题,正在抬高粮食的投资回报率;第三,粮食生产正面临着资本化改造,有助于改善当前家庭式生产所不可避免的抗 风险能力不足问题;最后,资本积极进入粮食领域,可以改善当前以中储粮为主的政策性粮食流通渠道主导粮市,有助于提高粮市的流通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流通成 本。”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