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化桥“割袍”
导语:

胡蓉萍

年届50的张化桥舍弃证券行业的高薪和外资投行的影响力,决意开始一段新的“小而浪漫”的小额信贷业征程时,似乎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的行动、妨碍他的信心。

6月的一天,这位原瑞银证券中国区副总经理,著名的证券分析师作出了一个轻松的决定:出任广州万惠小额贷款公司董事长。

就在他作出决定的时刻,在央行连续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紧缩政策之下,他观察了17年的A股市场一跌再跌,接近了2600点;房地产调控之剑依然高悬;中小企业遭遇比2008年更严重的困难、有着严重的资金饥渴;信贷规模控制、银行间资金紧张且价高、市场和民间的借贷利率高企。

“这几年股市没戏”

和17年前他舍弃央行和大学讲师的工作,投入到风起云涌的证券行业一样,他再次选择了做时代的弄潮儿,投身于小额信贷这一在他看来“既赚钱又积德”的行业。

当本报记者6月17日晚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他所下榻的酒店餐厅里见到他时,他仍然保持着数年前出现在媒体上“敢言”的形象,投资银行家打扮、戴着眼镜、学者风范、讲话时瞪大眼睛看着你,声音不大但非常有力、笑声像孩童、语调抑扬顿挫、严肃而具有批判性。

17年前他的选择使他赶上了中国证券市场高速发展和大量中国公司海内外上市的美好时代。但今天这位连续5年荣登《机构投资者》最佳分析师的经济学家似乎对中国股市失望了,甚至对他从事多年的证券分析职业产生了怀疑和否定,认为“有点滑稽”,甚至对中国今天的A股市场说了不少“难听的话”和“更难听的话”。

他的老东家瑞银最近的一份中国A股策略报告也认为,在市场不能明确通胀形势与地产投资这两个问题之前,指数将维持弱势,瑞银将保持谨慎。

下转02版

上接01版

早在去年他就已经开始看空A股。2010年11月,张化桥的一个主题发言的题目就是:“未来几年全球大牛市,中国除外”。

对市场的看空以外,更多的是对中国公司的失望。2002年,他发表质疑红筹公司格林柯尔的报告,受到了格林柯尔的起诉;随后,他对另一个红筹公司欧亚农业的质疑也差点为其带来另一场诉讼。

尽管近10年过去了,中国证券市场和中国公司类似事件依然不断。最近爆出来的“研报门”事件和美国的中国概念股造假事件让张化桥再一次印证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他毫不客气地说:“中国公司和股市很畸形,公司的高管们串通一气,没有多少人会主持正义;审计师、分析师、券商、地方政府等同流合污,大家都往市场上丢垃圾,最后的结果是估值水平越来越低。”

他甚至有些愤怒:“一个公司是否上市并不很重要。上市只是一个融资的渠道和分享成功的方式。很多的好公司不需要上市。相反,烂公司上了市只是害人而己:害股东和监管部门。”

“把注意力太投入在估值水平上,会忽略更重要的公司商业模式、前途和诚信。”他说。

“高利贷赚钱又积德”

任何人要想在我们正在经历的特殊时代中扮演一种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都有可能,但真正困难的是一个人在各个时段都能够快速地理解变化——不但理解,而且适应,进而从理解演变为积极参与、最后略胜一筹。

紧缩政策以来,央行一直以数量型工具在调控,为了避免存量贷款成本的提高和海外热钱流入,央行一直在避免加息。

张化桥认为货币政策的各种手段在效果上是完全相通的。他观察到,虽然官方的基准利率没有调整,但是市场利率早就调整了。他看到,不仅成千上万的典当行、租赁公司、担保公司、小贷公司和民间贷款机构的利率早就上浮了;就连国有银行也去掉了利率优惠、抬高了利息上浮、添加了“贷款咨询费”,而且信贷员的寻租行为也已经有所抬头。

不久前,张化桥在宁波出差。当地一位做贷款生意的人问他:“我的高利贷生意不错,年回报率在25%左右。但我听说A股市场很便宜,我应该转一部分钱投资股市吗?”

张化桥笑答:“如果你能比较稳定地赚25%的年息,巴菲特都应该把钱分给你管。那25%的回报不光是可以,而是超级可以,如果你能取得那样的回报,说明全国资金很紧,那么资产的价格,包括股价一定会向下走。你为什么要飞蛾扑火呢?”

“放高利贷的人是既赚钱又积德,我也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我不是英雄,不是雷锋,我就是一个生意人。”在6月17日的专访中,张化桥反复向本报记者强调“不能把我描写成雷锋”。

他再次重申了自己的投资理念:“投资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就是假定这个公司永远上不了市、永远无法退出,你都认为是一项聪明的、有利可图的投资,那就是投资的最高境界了。小额贷款行业是我心目中的这样的行业。它能赚钱,又能帮助中小企业、农民等在贷款上非常弱势的群体。”

当记者问到张化桥为什么不像胡祖六等投行人士那样提前退休进入PE行业时,他坦陈最近半年也研究了私募股权市场,发现机会很多,比他以前的想象多得多。

“特别是在那长期饱受歧视的中小企业群,投资机会很多。如果你不介意它们还没有上市,而且很久甚至可能永远都无法上市,你的选择空间就更大。”张化桥说他的弟弟就是小企业主,他非常能理解他在这样一个宏观形势下的困境。

当然他也没有完全放弃他的老本行,他告诉本报记者他还会和朋友合办一个小的投资公司,叫王朝投资公司,但是他的热情在小额贷款行业。

关于证券投资,他否定了他的旧方法:“宏观经济数据很多,极少数有用,大多数没用。我花了很多年的时间专门研究宏观数据,但是我最终觉得它们与投资的关系不密切、不稳定、不中用。”

他在他那本《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中,如同巴菲特的老师、现代证券分析行业的开山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那样,开始对证券分析的作用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在《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一书中,他开始提倡降低回报期望,控制贪欲,避免折腾,从而减少交易费用率。

关于他的投资公司,他会用自己的新的投资分析方法来做了:“如果是长期投资者,只需要眯缝着眼睛,从遥远的地方看看宏观大趋势即可,万万不可钻进去,万万不可追求准确,不可研读过分。我主张大家少看互联网、少看报纸、少看研究报告。”

而选择对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支持,他认为股权投资是一方面,但是如果不打算退出,那么信贷是最直接的。

张化桥认为,小额贷款不光是现在有市场,永远都会有市场。即使在欧美和日本,它也很有市场。中小企业和农民根本上就是被大银行冷落的。

“本人出身农民,略知一二。我从1983年来也一直帮弟弟做小生意。我发现,我们的银行更愿意做大生意,不愿意做小的。他们的成本也太高了。专业银行的工资水平远远高于我们小贷行业,不光是工资,还有那阔气、奢华、浪费、冗员、低效率以及对股东的冷漠和对客户的缺乏热情。”他说。

小贷新兵

在金融街威斯汀,一见面,他就给本报记者讲诉了一个美国蓝领工人向街边小额贷款公司借100美金请女朋友吃饭的“浪漫故事”,但仅仅几天,这个100美元的利息是20美元。

他说这个故事非常打动他,在两亿多人口的美国,都有如此深入每个毛细血管的金融服务,他希望在中国,也是遍地有这样的便利店似的小额信贷公司存在,每个人伸手就能获得金融服务。

从去年底开始,他对国内小额贷款公司展开了调研。到今年4月,在他已经调研了60多家小额贷款公司的时候,他选择加盟到了广州万穗小额贷款公司。

他对本报记者说那是他见到的最优秀的小额贷款公司。万穗有37个信贷员,每个信贷员负责三个街道,每个信贷员对自己三条街道上的每个客户都很熟悉。他们知道他们的客户老婆叫什么,小孩在上几年级或者有没有工作,他做什么生意,生意怎么样。“这看上去是个笨办法,但是打基础和控制风险,必须这样做。这是和其他小额贷款公司的重要区别。5年以后,很多小额贷款公司只是赚钱了,但是还是没有管理小贷的能力,没有平台和队伍,而万穗则是有能力有队伍的。”张化桥说。

他选择万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真正在做“小额信贷”,单笔30万以下。他看到很多其他小额贷款公司是在做大额贷款,利润来得快,贷完了之后客户经理就整天打麻将。

同时他非常认同该小额贷款公司的原董事长蒋晓勤,认为她是一个好的管理者,制度设计得很公平,有一个好的管理基础。

蒋晓勤拥有28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会计、信贷等部门工作经历,在去万穗小额贷款公司之前是交行佛山分行行长。“张化桥拍板非常快,来我们公司看的当天就拍板要合作。”万穗小额贷款公司总裁于文对本报记者说。

2011年5月的一天半夜,广州花都万穗小额贷款公司原董事长蒋晓勤致电张化桥在香港的家,希望他代替自己担任万穗小额贷款公司的董事长。“我相信他来出任我们公司的董事长将更有利于我们公司的海外上市,或者说进入小额贷款控股公司然后海外上市。”蒋晓勤表示。

骏合集团副总裁、上海小额贷款公司协会副秘书长张磊说如果理念和价值观吻合,他们也会像蒋晓勤那样引进像张化桥这样的专业人士来帮助公司发展。

张化桥表示,同意这个邀请,万穗这个公司本身的规范是一个因素。原深发展副行长刘宝瑞此前离职去做小额贷款的事情也影响了他的决定。

在商业银行界,刘宝瑞是目前投身小额贷款行业最高级别的资深从业人士。今年2月,中国金融国际投资公司宣布委任前深发展副行长刘宝瑞为公司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该港股上市公司主要以在内地合营开展小额贷款业务和财务咨询服务为主。据了解,张化桥个人在该公司也持有一定的股份。

业界人士分析,很有可能,张化桥会在内地考察多家业务规范、资本回报率较高的小额贷款公司装进刘宝瑞所在的这家香港上市公司中。“我也曾经患得患失过,毕竟我要放弃国际投行这样的高工资,但是最后还是下定决心了,还是想自己做点事。”张化桥坦言。

于是他不再在股市飞蛾扑火,而是选择进入了小额贷款行业,成为这一“中国本世纪初最有前景的细分的金融市场”的一名新兵。

对这个行业的这一乐观的概括是张化桥在五道口的一位师弟告诉本报记者的,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也是从浸淫了10年的证券市场退出投身于小额贷款行业。

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项目开发中心副总经理赖金昌也肯定了这个行业的巨大发展前景:“任何一个经济中都有信贷需求,不是所有的需求都是存款类机构来满足,这是不可能的、也不应该这么做的、也是有风险的;有一部分需求必须有非存款类的放贷机构来满足,所以必须有非存款类放贷行业。”

此前一些投资人并不看好小额贷款行业的投资价值。伦敦城市大学全球 政 策 研 究 所 的 研 究 员MicheleGeraci曾表示,在现有制度体系内,中国的小额贷款公司无法给投资者、尤其是要求有较高的资本回报率的风险投资人带来超额收益。

但和中国所有因为政策的放开而带来发展的行业一样,政策可能的空间会带来溢价,所有进入这个行业的投资人和职业经理人都抱着对政策空间的乐观所产生的信心,当然还有帮助小微企业和农民解决金融问题的理想主义。

张化桥便是其中之一,他坚信小额贷款目前面临的资金来源问题,随着行业的不断健康发展,政策上会有进一步放开的可能,而且也会有其他的创新解决方法出现。

但也有声音说,“在证券市场中忽悠惯了的人”不适合做传统的、运用小贷技术细致考察信贷风险的小额贷款行业。“这完全是两个行业,两种玩法,不同的理念和不同价值观的人的不同选择。他是做经济分析研究的,和我们做的东西不是一码事,他不一定能玩转。”批评者说。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党组书记、部务委员会副主席、小额信贷研究专家焦瑾璞则对本报记者表示:“这说明张化桥看好小额贷款公司的投资潜力,而且能帮助小额贷款公司插上资本的翅膀,是有利于微小企业和三农发展的事情,是有社会价值的事情。目前这块的金融服务还是空白,需要更多的高水平的人投入到这个行业中来,我们应该表示欢迎。”

焦瑾璞是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张化桥在央行的前同事,他们曾经一起住在北京北洼路的单身宿舍中。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